天天看點

亞太的“三絕”

作者:雲朵想要霓虹燈
亞太的“三絕”

民營經濟是蕭山發展的壓艙石,民企是蕭山發展的主力軍。“奔競不息 勇立潮頭”,新時代,新征程,蕭山再次奏響“沖鋒号”。蕭山釋出、蕭山日報《今日視點》推出“經濟向新行”系列深度報道,聚焦蕭山民企新質生産力實踐探索,剖析民企發展樣本,探索企與城的共榮共生。今天推出第五篇《亞太的“三絕”》,解讀中國汽車制動器龍頭企業亞太機電,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社隊企業出發,用了48年時間,以一種對實業的專注主義、對科技的專緻主義、對産品的極緻主義,在時代浪潮中沖向“百年老廠,世界品牌”。

亞太的“三絕”

在蕭山,第一批以企業命名的路有兩條,一條是萬向路,一條是亞太路。在蕭山,将鷹做成辨別的企業有兩家,一家叫萬向,一家叫亞太。在蕭山百強企業中,從汽配行業起家且做得風生水起的老哥倆,就是萬向集團和浙江亞太機電集團。

萬向,蕭山的“三張金名片”之一,中國鄉鎮企業的一面旗幟。與萬向“如日中天”的盛名相比,出身“社辦企業”的亞太低調卻顯不俗,中國汽車制動器行業的絕對“統治者”,蕭山最“專注”的民企。有人說,一部48年的亞太史,半部蕭山民企史,不無道理。

01

亞太的路

亞太路,與蕭山湘湖毗鄰,自東向西,全長4公裡,雙向6車道,車來人往,是蕭山一條經濟主幹道路。

當年,出資20萬元買下了亞太路20年冠名權的黃來興,今年80虛歲,身體硬朗。每天一早,司機開車送他從亞太路駛入亞太集團總部大樓上班。

亞太的“三絕”

黃來興,亞太集團創始人,是蕭山“元老級”的民營企業家。

敲開黃來興辦公室門,碩大的世界地圖映入眼簾,在亞洲、歐洲、非洲、美洲的版圖上,鑲嵌着星星點點的黃色小磁鐵,黃來興向我們介紹說,這就是亞太汽車制動器産品覆寫的區域,亞太布局投資建廠的地方。亞太的産品,從這裡走出“石岩鄉”,走進“大上海”,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就像面前的亞太路,通達四方。

2023年,中國汽車産銷首次突破3000萬輛,同比實作11.6%—12%的增長。在這一波“紅利”中,主營為整車廠配套制動系統的亞太集團,憑借中國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實力,成為汽車零部件行業中的佼佼者。2023年,亞太集團實作營收74億元,業績喜人。

亞太的路,越走越順了。21年前的2003年3月,黃來興站在上海黃浦江邊第一次有了真切的感受。這一年,也是亞太的高光時刻。2002年,蕭山工業經濟總量首次力壓江蘇的江陰市,成為中國縣域的“老大”,2003年,蕭山“工業沖千億,寶馬贈英雄”,亞太是排名第十的功臣。

這一年的3月,在上海,黃來興以亞太集團董事長的身份與德國FTE公司副總裁傑士勒先生就轎車制動系統技術合作達成協定,德國FTE公司在上海的市場佔有率轉讓給亞太。

德國FTE公司掌握着世界最先進的制動系統核心技術,為頂級的寶馬、奔馳、大衆等整車廠配套制動器。大衆、通用公司在上海生産的各類轎車大多選用了FTE公司生産的制動器。

亞太與德國FTE此番牽手,宣告亞太生産的制動器堂堂正正進入中國最頂端的上海汽車市場。為了這一天,黃來興足足等了23年。

1976年,接手社辦農機廠的黃來興,在滬邂逅了上海第二汽車底盤廠的一位姓許的工程師。這次偶遇,成全了黃來興和他的亞太。在許工程師的指導下,1979年,黃來興和夥伴們生産出了第一台汽車制動器,并成為上海“581”三卡汽車廠的制動器供應商。

1980年,上海“581”三卡生産廠與德國大衆公司合資,生産桑塔納轎車,其制動器改由國外公司配套。無奈中,“亞太”退出上海市場。

黃來興二進“上海灘”時,亞太公司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制動系統生産廠家。而黃來興,也已成為中國汽車制動器行業的風雲人物。這一天,亞太迎來了第一次大飛躍。

此後的又一個二十年間,亞太的當家産品汽車制動器,已延伸出基礎制動器、電子制動器、智能駕駛三大系列。以鼓式制動器、盤式制動器、真空制動器為主打的基礎制動器,國産汽車客戶擁有率90%,産品占有率25%。像紅旗車的制動器100%來自亞太。第二代的電子制動器,是當下最火爆新能源車的“寵兒”。更可喜的是随着智能駕駛産業鍊完成布局,世界領先的輪毂電機驅動系統引入國内,第三代智能駕駛已量産。

時下的黃來興有了新的身份,亞太集團黨委書記。亞太集團董事長已由小兒子黃偉潮接棒,上市公司“亞太股份”則由大兒子黃偉中掌管。

退居“二線”的黃來興談起制動器的身世如數家珍。以前,亞太在國内市場與歐洲品牌一争高下,現在,亞太的産品銷售網絡覆寫國内各大知名的整車企業和國際著名的汽車跨國公司,并自營出口到美洲、歐洲、中東、東南亞等地區,已進入通用、大衆、本田、日産、馬自達、Stellantis等國際全球采購平台,産品已國際化了。

按黃來興的話來說,亞太的國際化之路已全面開啟。

02

亞太的花海

2007年,亞太從石岩山腳下的老廠區搬入新廠區。後來,門前的大路開通,以“亞太”命名,2015年,新廠區裡又建起了亞太科創園。

黃來興說,亞太遇上“三個好”,生在一個好地方,趕上一個好時代,進入一個好行業。

亞太的新廠區隔着馬路,是湘湖的最大花海區。春秋兩季,這裡鮮花怒放,遊人如織,是蕭山的打卡地。

亞太集團的展廳,面朝湘湖,正對着這片花海。在展廳,一件件擁有自主技術的汽車制動産品,從基礎制動到電子制動,再到智能制動,整齊擺放着,猶如湘湖花海裡盛開的花朵,生機無限,繁花似錦。

黃偉潮特别向我們推介了亞太制動器的二代——自主研發ABS,亞太制動器的三代——智能駕駛。在黃偉潮眼裡,它們是亞太的兩朵并蒂蓮,與湘湖的花海相映成趣,各自缤紛精彩。

為了這兩朵并蒂蓮的綻放,亞太投入的研發力量和研發資金接近“瘋狂”。

亞太的“三絕”

時間回到2000年,當時全球最好的汽車電子制動系統,大衆熟知的ABS防抱死系統基本被國外車企壟斷,國内汽車市場情況亦是如此。

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ABS!否則,随時可能被别人“卡脖子”,黃來興從危機中看到了最大的商機。

現為亞太機電集團董事長的黃偉潮接過了這一“硬活”。從基礎制動器到電子制動器研發生産,對于亞太來說是第二次飛躍,對黃偉潮來說更像是第一次創業。

黃偉潮1994年入職亞太,當過一線工,幹過銷售,做過管理,摸爬滾打多年,也算是見過世面的了。可他萬萬沒想到,接下來的5年是如此坎坷,亞太幾乎被逼到絕境。在一次次碰壁後,黃偉潮和他的團隊最終鎖定了“産學研+市場”全新的“打法”。

這個時候,清華大學宋健教授率領的軟體程式設計團隊加盟了;北京JEEP成了合作方,雙方商定,一款即将上市的車型上配備亞太研發的ABS防抱死産品,加之亞太在制動器生産良好的硬體基礎,新“三國聯盟”成型,亞太的ABS防抱死産品研發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2004年,曆時5年,亞太成功實作了ABS的産業化。北京JEEP也上市了國内第一款用上國産ABS防抱死産品的車輛。這是亞太發展曆程上的一個重大裡程碑,更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史上的裡程碑,它标志着國内ABS産品由國外企業“一統天下”的格局被成功打破。2005年,亞太自主研發的ABS取得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亞太技術中心被認定為國内制動器行業唯一一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亞太,并沒有止步。

2020年9月的德清,亞太股份,以“引領科技智駕未來”為主題的技術交流會推介會引來業内的高度關注,亞太第三代産品正式釋出。

在汽車智能化的“風口”, 在全球汽車産業從燃油時代的上半場,轉入電動智能時代的下半場,亞太顯然是有備而來的。亞太,完成智能駕駛産業化轉型,率先實作智能駕駛系統的量産,成為國内唯一一家完全自主的ADAS(進階輔助駕駛系統)生産供應商。

當天,在德清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現場,配裝亞太自主研發77GHz毫米波雷達和前視覺的ADAS系統的車輛,低速行駛接近汽模障礙物,駕駛員沒有踩制動踏闆,車子已穩穩停在障礙物前。

試車安全過關。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這樣評價,在智能駕駛産業鍊上,亞太股份是國内少有打通“感覺-決策-控制”體系的企業之一,引領推動産業實作技術的疊代更新。

亞太股份董事長黃偉中現場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亞太ADAS産品已配套奇瑞螞蟻車輛,未來,亞太将與更多整車企業建立合作關系。

亞太打通智能駕駛産業鍊,且多款産品實作量産,亞太迎來了第三次的飛躍。這一波的科技創新,亞太用了6年時間。

2015年,Google無人駕駛車首次被獲準在公路上測試,這是全球汽車行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步。也就是在這一年,亞太開始布局無人駕駛,戰略投資、引進人才、更新裝置,僅研發費用一項就逐年上升。

從2015年到2020年無人駕駛産品尚未産業化期間,亞太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從3.5%上升到5%,年度研發費用從1.11億元上升到1.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