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榮耀 Magic6 系列的設計,和蘋果三星華為旗艦機有什麼不同?

作者:第一條消息
榮耀 Magic6 系列的設計,和蘋果三星華為旗艦機有什麼不同?

榮耀 Magic6 系列在主流手機品牌旗艦系列裡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無論是華為 Mate 或是 Pura,小米數字系列,還是 vivo X 系列,OPPO Find 系列,每一代旗艦系列的設計主題幾乎隻有 1 個,頂多就是小米的 Ultra 線以數字系列之名獨立推出。但這一代的榮耀 Magic6 系列,4 款機型,卻出現了 3 種設計主題。

大規模工業制成品的規律就是 SKU 越少,供應鍊管理和生産成本越低,4 款機型,3 種設計,怎麼看都有點反主流,但對于榮耀而言,卻有一個重大的議題,需要通過設計來實作。

榮耀 Magic6 系列的設計,和蘋果三星華為旗艦機有什麼不同?

榮耀獨立,需要設計的獨立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前三甲,影響了整個行業的設計風格取向。

這三家企業分别是三星,蘋果和華為。

在旗艦上,我們看到的大部分設計風格,都可以歸到這三類:三星風格,蘋果風格和華為風格。

榮耀 Magic6 系列的設計,和蘋果三星華為旗艦機有什麼不同?

三星 S24 Ultra

三星旗艦手機的攝像頭模組的「紐扣式」排布風格如今在用的主要是三星自己,和三星曾經的堅定盟友:魅族。

而小米這幾年的數字系列(不包括 Ultra)背部攝像頭模組的處理,以及邊框直角化,螢幕直屏化的改變,則明顯和 iPhone 在趨同。

榮耀 Magic6 系列的設計,和蘋果三星華為旗艦機有什麼不同?

小米 13 系列

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在背部放一個「麻将塊」又是通用解決方案,無論是「二餅」、「三筒」或者「浴霸」,都是殊途同歸,當時大多數 Android 手機采用了這種方案。

至于 OPPO 和 vivo 的旗艦機,在這兩年也紛紛改為「天圓地方」的設計風格,背部碩大的圓形攝像頭子產品居中,主力機型輔以素皮材質,突出機身質感和拍攝能力。

榮耀 Magic6 系列的設計,和蘋果三星華為旗艦機有什麼不同?

華為 Mate 60 Pro

而把這一風格發揚光大的,自然是華為 Mate 系列。

注意,這裡并不讨論模仿與否的話題,比如「天圓地方」的設計風格的顯要元素,就是居中且凸起的超大圓形攝像頭模組,這也不是華為首創,更早可以追溯到諾基亞 Lumia 1020,當時人們把這個子產品稱之為「奧利奧」。

這裡讨論的是,哪個品牌對消費者的影響力更大,對行業的影響力更大,進而能夠驅動行業在設計和審美上進行轉向。

比如慣常認知裡蘋果對設計有很大追求,但在 iPhone 6 和 iPhone 6 Plus 這一代,消費者對大屏的需求遠遠超過了對背後那幾條「注塑帶」的抵觸,是以蘋果才有底氣推出這一代設計難言好看的 iPhone。

但在當時,一體金屬機身又是相當先進的,于是我們就看到了魅族 PRO 6 和錘子 smartisan T2 手機的繼承和改良,分别砍掉了兩條注塑帶,以及消滅了金屬中框的注塑斷點。

榮耀 Magic6 系列的設計,和蘋果三星華為旗艦機有什麼不同?

iPhone 15 Pro

準确來說,蘋果和三星都是遵循「形式追随功能」的準則,沒有對攝像頭模組進行更多的美學遮掩,也沒有考慮太多攝像頭模組與機身背部之間的關系,是以就能看到紐扣越擺越多,方框越過中線的現象。

銷售主陣地在中國的品牌傾向于講述更多的設計故事,融入更多的設計理念,以及把手機和個人審美,以及個人生活工作聯系在一起。

就好像「天圓地方」帶來的穩重感,素皮材質帶來的輕奢感,更符合商務人士的需求。

在這場潛移默化的設計趨同潮流,大家一起尋找設計和大衆認同最優解的過程中,想要推陳出新,又被大衆接受,其實是一件極難的事情。

榮耀在 2020 年年底獨立之後,經曆了非常長時間的低谷,尤其是在 2021 年上半年,月出貨量常常隻有幾十萬台,已經是市場裡面的 Others 一員了,已然是風雨飄搖的景象了。

解決了供應鍊問題之後的榮耀又迅速拉起了出貨量,在國内穩定在了前五的位置,時常還能當一下季度出貨量第一或者第二。

也是獨立之後,榮耀在競争層面的主要任務變了。

之前在華為體系内的時候,榮耀的主要任務是走線上管道,布局中低端,以及和小米競争,是以很長一段時間裡,小米以及 Redmi 和榮耀品牌之間的輿論交鋒很多。

但是這兩年榮耀對外發聲,就絕口不提小米和 Redmi,而是把對标對象換成了蘋果和三星,甚至華為也被列為了直接競争對手。

不過在榮耀品牌獨立後的兩代産品上,我們還是在設計上看到了與華為設計的趨同。

榮耀 Magic6 系列的設計,和蘋果三星華為旗艦機有什麼不同?

榮耀 Magic3 Pro

比如榮耀 50 系列就和華為 P50 系列在攝像頭模組處理上非常相似,均采用了「雙環」設計,而 Magic3 系列和 Magic4 系列,則和華為 Mate40 系列的風格頗為相似。

這個做法不難了解,「獨立」是一個狀态,更是一個過程。剛剛從華為體系内走出來的榮耀,在大衆認知裡實際上也沒有馬上和華為彼此忘卻,這種認知慣性下,二者的相似性,其實有利于榮耀在消費端的表現。

另外,榮耀内部也有兩句話廣為流傳:「永遠不要忘記,你曾經是華為人」,「要時刻記住,你已經不是華為人了」。

但認知慣性總有消失的一天,榮耀的獨立,除了品牌的獨立,經營的獨立,供應鍊的獨立,也要包含設計上的獨立。

榮耀 Magic6 系列的設計,和蘋果三星華為旗艦機有什麼不同?

榮耀 Magic6 Pro

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側面,來看待這種獨立。

小米,是國内所有消費品牌不能忽略的對手,無論是手機、電視還是汽車,對标小米,綁定小米,是一種獲得輿論熱度和關注度的捷徑,簡言之,小米自帶流量,對标小米就能分得流量。

在一加和極氪之前,和小米貼身肉搏的品牌,正是榮耀。

但榮耀獨立之後,就幾乎不再提及小米,把對手假定在了蘋果三星和華為。

如前面所言,這三家恰好是對手機設計影響最大的三個品牌,是以榮耀如若真如所言那樣,以這三家為對手,那麼設計上也必須跳脫出這三家的窠臼。

榮耀 Magic6 系列的設計,和蘋果三星華為旗艦機有什麼不同?

點,線,與面

歸納當下手機設計的風格,正面已經沒什麼可以說道的了,無非就是曲面屏和直屏的選擇,邊框能做得多窄,四邊能否等寬,正面玻璃是否采用 2.5D 或者 3D 玻璃等等。

手機正面設計的沖突,一度是追求高屏占比,與生物識别硬體必需占用正面空間的沖突,比如指紋識别子產品,3D 結構光面部識别子產品,以及前置攝像頭。于是乎,我們就看到了屏下指紋,靈動島,屏下攝像頭和微孔攝像頭等解決方案。

手機背部留給設計發揮的空間則要更大一些,圍繞着 CMF 三要素展開,于是我們看到了層出不窮的新配色,金屬,玻璃,素皮、竹、木、塑膠等材質百花齊放,還有 AG 玻璃,陽極氧化鋁,閃光砂,微晶陶瓷等等針對特定材質的具體處理工藝。

但越往後,背部設計的主要沖突,就變成了如何處理越來越多的攝像頭和怎麼讓背部看起來美觀之間的沖突。

解決沖突的方法論,我們可以大道至簡地歸納為「點」和「面」的區分。

榮耀 Magic6 系列的設計,和蘋果三星華為旗艦機有什麼不同?

魅族 21 Pro

三星把攝像頭當做「點」,毗鄰排布,魅族更進一步,把環狀閃光燈子產品也作為「點」,串成「糖葫蘆」。

而蘋果和小米旗艦機的風格是把攝像頭納入到方形之中,華為 Mate、 OPPO Find 和 vivo X 的旗艦機背部則是圓形,而華為 Pura 自我革新,把模組變為了三角形。

國小知識來了,三角形,四邊形和圓形,就是三種最基本的「面」。

前面提到的,三星旗艦背部「紐扣」越來越多,iPhone 背部方塊越來越大,其實也可以用「點」越來越多,「面」越來越大來概括。

我們之前聊華為 Pura70 的設計的自我突破,是選擇了方與圓之外的三角形,并且把三角形處理得很好。

榮耀 Magic6 系列的設計,和蘋果三星華為旗艦機有什麼不同?

榮耀 Magic6 系列的設計突破,理念又不一樣,而是在「點」和「面」之外,選擇了「線」作為破局點。

手機廠商之是以把心思都花在攝像頭子產品上,是因為這個子產品幾乎就是使用者的第一視覺重點,于是,不少設計師也想過制造第二視覺重點來增加背部的辨識度和趣味性。比如早先 OPPO Reno 4 上的大字母,華為 Mate50 Pro+ 上的「一筆丹青」,vivo X90 系列的「緞帶雲階」,OPPO Find X5 和 X6 系列大漠銀月配色的撞色設計等等。

榮耀 Magic6 系列 4 款機型實際上做出設計突破嘗試,是 Magic6 至臻版和 Magic RSR 版(保時捷設計版),而 Magic6 和 Magic Pro 實際上還是在承續此前 Magic 5 系列的風格。

榮耀 Magic6 系列的設計,和蘋果三星華為旗艦機有什麼不同?

榮耀 Magic6 至臻版

在 Magic6 至臻版上,素皮材質之中,豎置上下兩條「金屬飾帶」,線狀飾帶各自延伸之後,又與攝像頭模組的邊框交彙,形成一種「面是線的交集,線是面的延展」的觀感。

雖然榮耀說它的設計靈感來源于「祁連天池」,線條展現的是山和湖的綿延至美,但這屬于你不說,使用者很難去想到的意象。不過以我而言,它給我第一眼的視覺重點,就是兩條線,和一個面,至于位于面中間的三個攝像頭,則被完全忽略。

榮耀 Magic6 系列的設計,和蘋果三星華為旗艦機有什麼不同?

Porsche Design 的 logo,由 P 和 D 兩個字母結合而來

在第一次看到榮耀 Magic6 至臻版,我還直接把它當做了保時捷設計版,原因是背部線條的輪廓,和保時捷設計(Porsche Design)Logo 的形狀非常類似,讓我以為是把保時捷設計以這種方式融入到了手機之中。

榮耀 Magic6 系列的設計,和蘋果三星華為旗艦機有什麼不同?

榮耀 Magic6 RSR

真正的保時捷設計版是 Magic6 RSR。

榮耀 Magic6 系列的設計,和蘋果三星華為旗艦機有什麼不同?

相比于至臻版,Magic6 RSR 的設計反而更為簡單,作為設計精髓出現的「線」,也僅有一條。

在設計裡,做簡單反而是件複雜的事情。

實際上,榮耀設計着重強調「線」,并不是從 Magic6 系列開始,而是在榮耀 100 Pro 就已有嘗試。

榮耀 Magic6 系列的設計,和蘋果三星華為旗艦機有什麼不同?

榮耀 100 Pro

在榮耀 100 Pro 的藍色和紫色版本上,榮耀設計師用一條曲線,把後蓋分割成了兩部分,分别是覆寫上了玻璃和素皮,其中紫色版本還是壓花素皮。

我會認為這樣的設計略微繁複,玻璃和素皮的處理方式也有待商榷,不過榮耀 100 Pro 主打時尚輕薄,設計上往輕奢風靠近也是合理選擇。

誠然,在生産制造環節,制造曲線的難度,總是要大于直線,以至于「直線屬于人類,曲線屬于上帝」都快被引用爛了。

不過,直也有直的好。

榮耀 Magic6 系列的設計,和蘋果三星華為旗艦機有什麼不同?

Magic6 RSR 化用了保時捷跑車上經典的「飛線」設計,所謂「飛線」就是用來在車身側面呈現向車尾下行的溜背式造型的線條。這款手機機身背部中間的棱線自攝像頭子產品下方而起,往下延伸,因為棱線略微凸起,就把機身背部兩邊分為了兩個斜面,這樣即便背部玻璃是極細磨砂質感,但也能借助光線,呈現出含蓄但明确的一線兩面。

榮耀 Magic6 系列的設計,和蘋果三星華為旗艦機有什麼不同?

随着中間棱線繼續往下,末端凸起消失,線條有歸于無,至此,在 Magic6 RSR 上,設計師用一條線撬動了面,加上攝像頭模組以黑色呈現,以啞光钛合金做框,雖然是特立獨行的六邊形,但還是刻意降低了存在感。是以,視覺重點所屬,還是這條簡單的「流雲飛線」。

榮耀 Magic6 系列的設計,和蘋果三星華為旗艦機有什麼不同?

榮耀折疊屏手機 Magic V2s RSR

更早的榮耀折疊屏手機 Magic V2s RSR 保時捷設計版上,也有類似的「飛線」元素,而且這款手機的攝像頭子產品也标新立異地用了不規則的梯形,而非方圓。

至此,我們可以看到,榮耀開始大規模地在高端系列裡融入「線」的元素,并把這個元素在視覺和理念上的優先級提到了更高的位置。

與保時捷設計的聯名合作,也讓「線」變得師出有名,且理念高遠。

榮耀 Magic6 系列的設計,和蘋果三星華為旗艦機有什麼不同?

之是以在前面花了大量篇幅來講述如今手機設計的概況,大緻流派,以及榮耀獨立的背景,也是為了讓榮耀這幾款手機的設計顯得更為合理。

榮耀嘗試在高端系列裡,尤其是保時捷設計聯名款手機裡,以「線」為核心,做到了與蘋果三星華為截然不同設計,也讓榮耀的設計獨立了起來。

這就是榮耀手機目前在設計上的現狀,一方面主力出貨機型設計上還是「穩」字為主,不求别出心裁,但求大衆喜歡,而在最貴的,代表品牌調性和産品設計能力的産品上,榮耀已經盡可能地在做新的嘗試,走出一條設計獨立之路。

這就是為什麼 Magic6 系列 4 款機型,出現了 3 種設計的原因。

劉學文

在命運的塑膠大棚裡,每棵被噴了過多農藥的白菜心中,都曾經有一個成為無公害有機蔬菜的夢想。

郵箱新浪微網誌1

#歡迎關注愛範兒官方微信公衆号:愛範兒(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時間為您奉上。

愛範兒|原文連結· ·新浪微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