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南“太陽鳥”:跨越30餘年講述生物多樣性故事

作者:MtimeTime.com
雲南“太陽鳥”:跨越30餘年講述生物多樣性故事

作家陳友宏在雲南比羅雪山。用于繪圖

雲南"太陽鳥":講述生物多樣性30年的故事

中國北京,昆明,10月10日,期:雲南"太陽鳥":跨越30多年講述生物多樣性的故事

作者:劉麗輝

國慶節前夕,第十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雲南作家陳奕鴻的《想長成樹》是唯一獲得該獎項的散文作品。這是繼著名作家吳然之後,雲南作家近10年來榮獲中國兒童文學創作的最高榮譽。

出生于1953年,陳先生小時候随父母從湖南到雲南生活。"我在雲南的美麗和魔力中長大,幾十年來,我幾乎把所有的努力都花在了寫雲南的自然生态上。深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屆會議在昆明舉行,獲獎歸來的陳永紅告訴新華社,雲南的"動植物王國"不僅給各族人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環境,也為許多作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作源泉, 包括她,而作者的創作卻為雲南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提供了回饋。

雲南“太陽鳥”:跨越30餘年講述生物多樣性故事

作家吳然向記者介紹了創作經曆。攝影:劉麗輝

作為雲南太陽鳥作家集團的領軍人物之一,陳光誠獲獎的消息給創作者們帶來了極大的鼓舞。"這表明太陽鳥作家的創作理念持續了三四十年,并将繼續發揚光大。"75歲的作家吳然被譽為雲南兒童文學的"輕裝小子",他高興地說。

20世紀80年代的雲南,太陽鳥作家們蜂擁而至,被譽為中國兒童文學的"一座冉冉升起的新山脈"——在生物多樣性概念出現之前,這群沐浴在高原陽光下的老中青年作家開始關注生态和諧的主題,創作了一批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

"比如,喬的《森林》、動物散文、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沈世曦的動物小說,人類世界與動物世界在同一條水準線上審視,啟發人們思考......"吳然介紹,那段時期,在探索生态和諧,雲南太陽鳥作家與世界兒童文學作家已經同步。

為什麼一個由幾十位作家組成的創意團體,能夠有如此富有創作性的共識和審美的統一性呢?吳然說,這與當時環境的現實無關。

1985年,第一次前往德洪曼市參加文藝活動的吳然,從瑞麗出發,走邊,到達怒江廟馬,走遍各地民族國小。"在這些國小裡,各族兒童一起上課,和睦相處。下課時,孩子們和跑進學校的小動物們一起玩。那些開屏的孔雀,頑皮的小猴子,他們一點也不怕人。吳然說,雖然生态保護正在從官方向私營部門推進,但繁華城市中的孩子們很難看到這樣的畫面。雲南的自然資源獨樹一幟,幫助兒童了解、熱愛和保護自然生态,兒童文學具有其他文學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這次邊境之行,吳然寫進了散文《國立國小》,後來改編成《大綠樹下的國小》,被教育部選編國小語言教材。時至今日,吳然的散文已被選入不同版本的教科書,他也被稱為"教科書中的愛豆"。

30多年後,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得到了世人的認可,喬川、沈世喜、吳然、陳亦宏、于磊、沈濤、唐平、劉家忱......這些來自太陽鳥的作家的名字也散布在全國各地。"時至今日,這個群體中的許多作家仍在努力講述雲南生物多樣性的故事,為兒童對自然生态的了解和保護做出貢獻。"吳然說。

"現在的兒童文學作品,不再停留在感受自然之美或傳播膚淺知識上。陳說,通過文學的形式,隐性地培養了兒童和青少年的生态意識,引導小讀者思考,探索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将成為更多兒童文學作家的方向。(完整)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