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感統訓練究竟是智商稅還是确有奇效?

作者:星辰白羊
感統訓練究竟是智商稅還是确有奇效?

近年來,但凡有了寶貝的家庭,或多或少都會關注到“感統訓練”這一概念,同時也會或多或少地被感統訓練機構所關注。随着感統失調問題愈發凸顯,感統訓練行業也逐漸興起。感統訓練的費用普遍較高,其課程通常需要上百節,這使得許多家長對其效果心生疑慮,那麼感統訓練到底是不是智商稅呢?

要解答這個問題,在讓孩子接受訓練之前,我們首先需明晰什麼是感統。感統,全稱為感覺統合,指的是大腦與身體互相協調的學習過程。它涵蓋了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等諸多感覺通路,這些感覺通路的發育與整合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

在人類的遺傳基因中,本就具備感覺統合的基本能力。當寶寶誕生時,便擁有了此能力,然而這種本能必須在嬰幼兒時期與環境的互動以及大腦不斷的順應反應中,才能高度健全地發展。一旦缺少了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都難以良好發展。從嬰幼兒到老年的整個生命曆程中,人類幾乎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着感覺統合。倘若大腦對身體感覺器官輸入資訊的統合能力不足,身體感官與大腦的學習便會不夠協調,進而導緻混亂,出現感覺統合失調現象。

盡管有關感統發育的科普日益成熟,但依然有許多人并不知曉感統究竟是什麼,也有部分人雖聽說過這個詞,卻持懷疑态度。感統失調即感覺統合失調的簡稱,屬于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情形,也被稱作學習能力障礙,多發生在成長過程中的嬰幼兒身上。當孩子出現感統失調時,可能會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好動、情緒不穩定以及學習困難等問題。

感統訓練究竟是智商稅還是确有奇效?

一些家長為改善孩子的感統失調問題,會選擇讓孩子參加感統訓練課程。這些課程通常包含依賴于各種專業器材的遊戲和活動,旨在助力孩子提升感覺統合能力。然而,感統訓練的效果并非能立竿見影,而是需要長期堅持方可看到顯著成效。

對于感統訓練的效果,存在着不同觀點。有些家長認為感統訓練極為有效,他們的孩子在參加訓練後,注意力、情緒和學習能力等方面均有了明顯改善。然而,也有部分家長覺得感統訓練并無多大效果,孩子在參加訓練後并未看到明顯變化。

那麼,感統訓練究竟是不是智商稅呢?事實上,感統訓練并非智商稅。早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在歐美、日本等城市化發展較早的國家,由于問題兒童日益嚴重,經數百位專家共同研究,終于在 1972 年由美國南加州大學的愛爾絲博士(J.Ayres)首先提出了感覺統合理論。

感統訓練在中國也已發展了二十餘年,但該項目對每個兒童是否有效,需要家長們理性看待。

首先,感統訓練的效果确實不是短期内就能見到的,需要長時間堅持才能有明顯效果。

其次,感統訓練并非适用于所有孩子,有些孩子可能并不存在嚴重的感統失調問題,或者通過日常的遊戲和活動就可以使情況得到改善,又或者每個孩子感統失調的方向并不相同,比如有的孩子前庭覺率先發展且發展過快。這就需要家長們在選擇感統訓練機構時,務必選擇正規、專業的機構,避免選擇一些不正規的機構,以免浪費時間和金錢。同時,還需要經過專業測評後根據測評結果來判斷孩子是否需要進行感統訓練,或者應該針對性地開展哪些訓練。并且在訓練一段時間後,也需要再次測評以觀察感統訓練的效果。

感統訓練究竟是智商稅還是确有奇效?

總之,感統訓練并非智商稅,但需要家長們理性對待。如果孩子存在感統失調問題,可以考慮讓孩子參加感統訓練課程,但需選擇正規、專業的機構,并長期堅持。同時,家長們也可通過日常的遊戲和活動來幫助孩子提升感覺統合能力。

#感統訓練##感統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