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00餘幅曆史圖檔展現新中國第一所師範大學的“前身”

作者:文彙
500餘幅曆史圖檔展現新中國第一所師範大學的“前身”

今天(5月13日),為紀念華東師範大學前身之一大夏大學建校100周年,華東師範大學舉行《圖說大夏大學》新書出版研讨會。該書通過搜集整理館藏大夏大學相關曆史檔案、圖書資料等,以500餘幅曆史圖檔的形式全面系統地展現了大夏大學的辦學曆程。這是該校檔案館繼2021年出版《圖說華東師大》之後,在“圖像證史”理念指導下編撰完成的又一成果。

《圖說大夏大學》全書根據大夏大學的曆史發展階段,共分為四篇。第一篇“師生合作,大夏肇建(1924-1927)”,展現1924年廈大學潮發生以後,離校師生在上海以“教師苦教、職員苦幹、學生苦學”的“三苦”精神為引領,師生合作創辦大夏大學的艱辛曆程;第二篇“複興民族,學府之雄(1927-1937)”,反映大夏大學在校長王伯群帶領下建設中山北路新校園,以及在民族危機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實施民族複興教育的奮鬥圖景;第三篇“教育救國,弦歌不辍(1937-1946)”,呈現大夏大學師生在抗戰中先後内遷江西廬山以及貴州貴陽、赤水等地,于颠沛流離中堅持教育救國的壯麗篇章;第四篇“複員申江,教育強國(1946-1951)”,講述抗戰勝利後大夏大學重返上海辦學,并最終參與合并組建華東師範大學的曆史抉擇。

書中介紹,1924年9月20日,大夏大學首次開學典禮在槟榔路(今安遠路)潘家花園舉行,一所孕育于石庫門的大學正式誕生。它是大陸最早實施導師制的大學,初衷是為改善當時師生關系淡漠的現狀,對學生學習、生活、就業等方面進行指導,提高辦學水準。大夏大學建校27年,培養2萬餘名學生,其中包括兩院院士(學部委員)劉思職、郭大力、周揚、胡和生、陳子元、李瑞麟、劉伯裡,著名學者王元化、馬承源、陳旭麓,兒童文學家陳伯吹、黃衣青、任溶溶,翻譯家戈寶權、羅玉君,政治活動家吳亮平、馮白駒、杜星垣、葉公琦、華聯奎、徐惟誠,教育名家孫亢曾、林迪生、吳覺、江景波,戲劇家陳鯉庭、歐陽山尊等等。

500餘幅曆史圖檔展現新中國第一所師範大學的“前身”

即使在戰争年代,這所大學弦歌不辍,貢獻西南。1937年11月至1946年6月,大夏大學在貴州辦學近9年,是抗戰時期遷黔時間最早、辦學時間最長的大學,對貴州乃至西南地區的教育、社會經濟和文化事業做出了獨特貢獻。這所大學有着光榮的革命傳統。1930年,大夏大學1924級學生吳亮平翻譯了恩格斯的《反杜林論》,被毛澤東主席譽為“功不下于大禹治水”。1935年,現代中國話劇的開拓者、大夏大學教授田漢創作了《義勇軍進行曲》。1951年夏,中央教育部準許以大夏大學、光華大學兩所私立大學為基礎,在大夏大學原址組建華東師範大學。同年10月16日,華東師範大學成立暨開學典禮舉行,華東教育部部長孟憲承宣布華東師範大學正式成立。

500餘幅曆史圖檔展現新中國第一所師範大學的“前身”

“這本《圖說大夏大學》便是繼《圖說華東師大》之後,華東師範大學檔案館運用圖像證史于校史工作後取得的又一新成果。”華東師範大學檔案館館長、該書主編湯濤介紹,圖像證史是了解與重構曆史的一種研究方法。目前國内高校的校史研究者同樣在嘗試運用圖像表達曆史,“但總體來看,這種直覺、生動、有溫度的圖像證史方法,對大陸絕大部分高校而言還是新課題、新方法。”為此,華東師範大學檔案館曾在2023年6月召開“圖像證史:大學史的可視化叙事暨《圖說華東師大》出版研讨會”,與全國各地校史專家就圖像證史在校史研究中的運用問題進行探讨,以促進校史文化傳播工作。

華東師範大學曆來非常重視校史的發掘整理工作。近年來,該校檔案館相繼編撰出版了《大夏大學編年事輯》《大夏大學與赤水》《大夏大學:90年90人》《王伯群與大夏大學》等十數部關于大夏大學校史和人物的著作,同時積極開拓校地文化合作。

華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梅兵、副校長戴立益、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總編輯邱孟瑜,以及上海市檔案館、中國科技大學、浙江大學、複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機關的15位專家出席研讨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