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急了,找馮德萊恩監督、挑撥中法會晤?中國有3個突破口

作者:烽火點評

近期,中方上司人将通路法國、塞爾維亞、匈牙利三國。不過在法國進行國事通路的時候有一個小插曲,行程中突然多出了個“中歐法三方會晤”,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突然現身法國參加會晤。這又讓人想到上次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馮德萊恩也是跟過來通路,甚至都沒有蹭上馬克龍的專機,自己打飛的過來的,中國也隻是禮貌性接待。她就好像是專門盯着馬克龍的,去哪裡都跟着,難道是真怕馬克龍私底下搞出什麼名堂?畢竟馬克龍之前曾經說過“北約腦死亡”“歐洲可能消亡”“不應做美國附庸”這種話。而密切監視馬克龍的馮德萊恩,也被調侃為美國派來歐洲的監軍。馮德萊恩曾是馬克龍和德國前總理默克爾一手扶持上來的,用外媒的話來形容就是,這兩人聯手,“馮德萊恩出人意料當上了歐盟委員會主席”,但現在法國、德國改變了态度。

美國急了,找馮德萊恩監督、挑撥中法會晤?中國有3個突破口

就在前不久,馬克龍公開批評馮德萊恩“太政治化”了,歐洲委員會主席的職責是捍衛整體利益,而不是過度政治化。最近多家媒體曝出,馬克龍已經開始和意大利總理梅洛尼等歐洲上司人溝通,準備讓前意大利總理、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替代馮德萊恩的位置。2個月後該職位就要進行選舉了,馮德萊恩在争取下一個五年任期,同時還試圖競選北約秘書長職位。馮德萊恩是德國人,德國是什麼态度?之前美國主動提出希望馮德萊恩接任北約秘書長時,德國總理朔爾茨是強烈反對的。從美國和法德意對她的态度來看,其實就驗證了流傳了很久的說法,她是美國安插在歐洲的“代理人、傀儡”。俄烏沖突期間,她的所作所為已經說明了一切,将美國利益置于歐洲利益之上。讓歐洲失去了廉價的俄羅斯能源,現在還想讓歐洲失去最重要的中國市場,等于自斷雙臂。

美國急了,找馮德萊恩監督、挑撥中法會晤?中國有3個突破口

在這之前,她推動了對中國電動汽車、光伏産業的調查,多次強調擺脫對中國供應鍊的依賴,她的政策全都是跟着美國走。現在美國炒作“産能過剩”問題,她又開始鹦鹉學舌在歐洲販賣這個觀點。這次中法歐三方會晤她也提到了,明顯也是來搗亂的。法國财政部長說歡迎中國電動汽車企業到法國投資建廠,馮德萊恩卻陰陽怪氣指責,“中國電動汽車和鋼鐵充斥歐盟市場,中國應主動減少出口”。而中方的回應也很直接,中國新能源産業在開放競争中練就了真本事,代表先進産能。不僅豐富了全球供給,緩解了全球通脹壓力,也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做出巨大貢獻。不論是從比較優勢還是全球市場需求來看,都不存在所謂“中國産能産能過剩問題”。

美國急了,找馮德萊恩監督、挑撥中法會晤?中國有3個突破口

通俗來說,中國憑本事成為先進生産力的代表,你們落後了還是老老實實接受吧。美國為什麼最近炒作這個概念?是因為急了。如果我們一直提供廉價産品,他們不會說我們産能過剩。現在我們開始摘“工業明珠”的時候,他們就跳出來指責中國生産太多東西了,隻是因為讓它們奇貨可居、技術壟斷躺着賺錢的日子變得不好過了。這不是産能過剩,而是綠色工業革命,這可是你們西方先提出來的概念,中國綠色産業趕上來了,現在歐美玩不過就開始耍賴。美國總想聯合歐洲一起對華“脫鈎斷鍊”,但歐洲内部也有分歧,我們就該從他們的裂縫中發力,是以這次選擇通路的法國、塞爾維亞、匈牙利,都算是比較自主的“刺頭”,他們3個國家就是突破口,也是我們打開歐洲高端市場的鑰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