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讓重症監護室「複活」的危重病人「活得好」?

作者:醫學顧事紅藍融合
如何讓重症監護室「複活」的危重病人「活得好」?

曾經我們認為,從ICU順利出來,就意味着逃離了鬼門關,可是,那些從生死線上曆劫歸來的ICU幸存者中,80%的人并沒有過上正常人的生活,谵妄、抑郁、焦慮、腦霧……各種重症綜合征伴随着他們的劫後餘生。

顯然,危重病的發展并不是在患者走出ICU時就結束了,他們的治療也不僅僅局限在醫院,而應延伸到家庭和社群之中。

重症的成功不能僅僅通過生存率的統計資料來衡量,應該将是否保持或恢複患者的生活品質納入衡量标準。

關注重症康複者的生活品質迫在眉睫。

在漫長而豐富的醫學發展史中,重症醫學是一門新興學科,可追溯的曆史僅150多年。

在那個被舊式重症監護理念支配的年代,醫生的目标是不惜一切代價挽救生命。他們用機械通氣讓患者保持深度鎮靜,用藥物使他們保持肌松狀态。病人被固定在病床上,與家人和朋友隔絕,常常陷入谵妄狀态。

而現在,更多的ICU醫生意識到,他們的職責不僅僅是救治生命,更應關注生命的品質。

有的重症患者在住院期間,感覺自己像一個被戴上了鐐铐的囚犯,“我沒有犯罪,我隻是請你們來幫助我康複。”

還有患者在實施機械通氣時,感到恐懼和極度的孤獨,同時有一種被囚禁感。“就像被單獨監禁一樣。”

對于很多重症病患者來說,離開ICU并不意味着治療的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他們在走出了醫院之後,依舊帶着無法完全治愈的疾病,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他們需要醫生的幫助,需要家人和朋友的了解和支援。

關注重症康複者的生活品質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醫生和病人家屬都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探索新的方法,給予他們關愛和支援,更好地滿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如何讓重症監護室「複活」的危重病人「活得好」?

正如《每一次深重的呼吸》作者韋斯·埃利所說:“醫生需要面對患者面臨的所有問題。”

在殘酷的現實背後,埃利醫生徹悟了工作的意義:不僅可以見證、指導患者治療疾病,也為每一刻融入更多延伸到自己身上的憐憫之情,讓病患作為“完整的人”被尊重。

這本書不僅講透了生命的脆弱,也關乎人性與希望。本書是肺病、危重症專家韋斯利·埃利25年ICU護理變革凝華之作,将完全改變重症監護以“搶救率”為首要遵旨的現狀。

當醫生成為重症患者家屬

《每一次深重的呼吸》這本書真實得有些殘酷:作為長期在重症監護一線工作的醫生,埃利卻不得不眼看着女兒被送進自己最熟悉的病房……

“我坐在高高的跳闆附近,看着她在水裡進進出出,爬上梯子,走上跳闆,然後又跳回水池,動作流暢得像一隻水獺,讓人看得入迷……我的孩子從跳闆上掉了下來,跳闆距地面近5米高。砰的一聲,我看見她的頭撞在水泥地上,鮮血四濺,她的身體蜷縮着,從池邊滑入了池裡……”

這是韋斯利·埃利生命中灰暗的一天,他在書裡揭開傷疤,回憶自己把女兒送進ICU的細節——

乘救護車到醫院這8千米的路程似乎沒有盡頭。急救人員向醫院回報資訊:“我們這裡有一個6歲的女孩正在前往急診室,目前診斷為頭部外傷伴有抽搐。”

當到達醫院時,一切都如此熟悉。雖然他之前每天都看到這種場景,但這次不一樣。埃利以家長的身份進入ICU,看到女兒躺在床上,“她穿着一件超大号的藍色病号服,顯得如此瘦小,無助地連接配接着心髒監測器和很多條靜脈打點滴管”。

埃利在腦海中一遍遍地重演着當天的細節,一遍又一遍地聽到“砰”的墜地聲,每一次,都讓他因後悔和痛苦而恐懼萬分。

“我意識到我完全無力掌控事情的發展。這摧毀了我。”

角色互換之後

與“害怕醫生”的人達成了共情

第一次作為患者家屬而不是醫生進入ICU病房,颠覆了埃利關于醫療、生命、醫患關系的一切認知——

“當我的患者和他們的親人進入ICU時,我以為自己足夠了解他們所經曆的一切,但現在我才明白我的了解還遠遠不夠。患者的家人需要我來維持所愛的人的生命。他們确實如此,就像我祈盼我的女兒活着一樣。”

當角色互換之後,埃利與“害怕醫生”的人達成了共情,嘗試着從患者家屬的角度來看問題。

這種共情讓他找回了自己,找回了自己想成為一名醫生的初心。

醫生每天在ICU中經常會目睹令人痛苦的事,很難消除恐懼造成的沖擊。

但他努力使自己銘記:即使籠罩在恐懼之中,依然可以看到閃爍的希望。“人類的精神比任何藥物都更強大,而那是我們需要通過工作、遊戲、友誼、家庭來滋養的東西。”

如何讓重症監護室「複活」的危重病人「活得好」?

如何解決現代醫學面臨的最大困境?

随着現代醫療的發展,人類壽命延長,疾病治愈率上升,造就了許多瀕死複活的生命奇迹。

但醫療的高度科技化也啟發我們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是否忽略了患者作為活生生的“人”的感受?重症醫學是改變了生活,還是摧毀了生活?

在《每一次深重的呼吸》中,埃利醫生收錄了過去25年他在重症監護室見證的一個個真實故事,以及這個領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在他眼中,現代醫學面臨的最大困境不再是醫療技術,而是如何更加人性化的待每一個“人”。在高度科技化的世界中,更需要呼喚人文關懷與同情心。

真實的人生并不是永遠都像想象中那般美好,生命中本就有許多無可奈何的悲哀和痛苦。當展現在意外、疾病與谵妄時,更讓人唏噓不已。

讀一本談論生死的書,能帶給我們什麼?

也許是幫我們建立起“人生除此無大事”的生死觀,不在遇到挫折時因為心灰意冷而喪氣。

最終,我們會徹悟生命的意義——生命誠可貴,也許保持生命終會終結的意識,我們就可以更好地欣賞“活着”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