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鄉村振興在行動 | 鄉村蝶變展新顔 幸福生活踏歌來

作者:淮南日報
鄉村振興在行動 | 鄉村蝶變展新顔 幸福生活踏歌來
鄉村振興在行動 | 鄉村蝶變展新顔 幸福生活踏歌來

鄉村蝶變展新顔 幸福生活踏歌來

一座座農家庭院錯落有緻,一條條鄉村道路四通八達,室外的文體活動廣場上三五成群的老人一邊聊着天一邊“舒筋健骨”……在夕陽的映照下,毛集實驗區焦崗湖鎮臧巷村展現出一幅和美鄉村的新畫卷。

臧巷村是我市2023年确定的8個精品示範村之一,2024年我市又申報了10個示範村。為推動“千村引領、萬村更新”工程,壯大富民産業,打造和美鄉村,我市聚焦“千”與“萬”一起抓、“點”與“面”相統籌,狠抓各項政策舉措落地見效,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建設精品示範村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内容。

鄉村振興在行動 | 鄉村蝶變展新顔 幸福生活踏歌來

堅持産業為本,和美鄉村“蓄能”謀發展

鳳台縣大興鎮闫湖村正悄然興起果蔬采摘、農産品加工工藝體驗、農事研學等休閑旅遊項目,緻力于打造一個集吃、住、行、遊、購、娛等為一體的旅遊度假勝地。2023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67.45萬元。大通區九龍崗鎮王樓村依托國家級葡萄合作社和臨高塘湖地域優勢,一二三産融合發展,全村特色種植葡萄約460畝,草莓240餘畝,實作年産值650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近百萬元。

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千萬工程”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堅持以業為基,發展富民興村産業。我市在推進“千萬工程”過程中,始終着眼促進村集體經濟收入和農民收入不斷提升。大力推進以“兩委托兩跟進一托底”為主的農業生産“大托管”模式,全國首個農業生産“大托管”産業服務平台上線運作,“大托管”帶動農戶戶均增收3200元、村集體經濟平均增收31.3萬元。支援鼓勵各地依托自然禀賦和特色資源,因地制宜發展現代農業、特色種養殖、鄉村旅遊等主導産業,形成自己的特色産業。

鄉村振興在行動 | 鄉村蝶變展新顔 幸福生活踏歌來

樹立文明新風,和美鄉村展露新氣象

編制《推廣鄉村治理積分制工作方案》《鄉村治理積分制考核細則》,積分超市投入營運;建立“六尺巷工作室”,成功調解土地糾紛一起,讓出糾紛土地,建設停車場一處;入駐“騰訊為村——村級事務管理平台”,實行積分制、清單制和數字化鄉村治理模式;持續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組織志願者幫扶困難群衆、開展人居環境清理,為老年人提供理發服務和家庭安全排查等,全年累計參加志願活動達2000多人次,受益群衆2000多人,志願服務總時長達18000多小時。在田家庵區安成鎮連崗村,清新文明的民風村風讓大家夥兒贊不絕口。

我市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部署,采取市縣鎮村“四級聯創”模式,以深入建立“美麗庭院”為抓手,奏響和美鄉村文明新樂章。在全市發起建立“美麗庭院”倡議,組建由婦聯幹部牽頭的巾帼清潔志願服務隊、巾帼衛生監督隊等1000餘支。 深入村組廣泛宣傳發動,鼓勵幫帶廣大婦女群衆全面參與村莊淨化、美化、綠化。将“美麗庭院”與家庭文明建設相結合,組織開展《習近平走進百姓家》讀書交流會、“最美家庭”尋找、“家庭美德宣講會”“好媳婦”“好婆婆”評選表彰等活動,塑造文明鄉風,建構和睦安甯的鄉村精神風貌。選樹壽縣保義鎮桃園村等8個村為市級“美麗家園 從家開始”主題實踐活動項目示範點,并以此為重點積極探索建立“積分超市”,通過以“小積分”撬動“大文明”。目前,全市已建成鎮、村“積分超市”136處。

鄉村振興在行動 | 鄉村蝶變展新顔 幸福生活踏歌來

開展環境整治,和美鄉村煥發新顔值

彩虹滑道、蹦蹦雲、網紅大秋千,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水中捉魚、水上闖關、山地車越野,讓遊客們體驗感十足;銀河天幕、銀杏許願樹、戶外草坪婚禮,成為亮麗的新風景……“五一”假期,一波波遊客來到潘集區武廟生态園,打卡這一網紅樂園。為了給到遊客絕佳的遊玩體驗,武廟村把整治人居環境作為和美鄉村建設的重中之重,改造提升不同等級農村公路總長2.4公裡,鋪設污水管網1280米,拆除無功能房屋、畜禽圈舍等50多處,路邊增設花池500米、種植綠化樹600餘棵,完成公共廁所改造3個,完成健身廣場一處200平方米,硬化村部廣場600平方米。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鄉村振興在行動 | 鄉村蝶變展新顔 幸福生活踏歌來

鄉村振興提“顔”增“質”,關鍵看環境。我市以“千萬工程”為總牽引,以整治環境“髒亂差”為先手棋,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三大革命”,于2023年9月部署開展了以清理農村地區生産生活垃圾、開展污水治理和提升村容村貌等為主攻方向的“百日攻堅”行動。從國、省幹道兩側和鄉鎮政府駐地及周邊入手,再到縣、鄉道兩側和行政村村部及周邊,最後整治行政村村莊範圍和群衆房前屋後逐漸推進。通過“拍照交辦+整改回報”的行動機制,全市各級上下關聯,共解決問題27489個,清理生産生活垃圾12.6萬噸、亂搭亂建6210處、無功能建築6010個、河塘溝渠2343處,農村人居環境水準相比以往有了大幅度的轉變。

淮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賈 靜

攝影 柏松等

責編 童飛飛

初審 孫繼奎

終審 沈國冰

鄉村振興在行動 | 鄉村蝶變展新顔 幸福生活踏歌來
鄉村振興在行動 | 鄉村蝶變展新顔 幸福生活踏歌來

點分享

鄉村振興在行動 | 鄉村蝶變展新顔 幸福生活踏歌來
鄉村振興在行動 | 鄉村蝶變展新顔 幸福生活踏歌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