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研究|新形勢下“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路徑思考

作者:華地行集團

編者注:鄉村振興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其主要目标是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實作城鄉間資源、環境、社會和經濟互動共享。村莊規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應嚴格落實“多規合一”及展現實用性,是以創新村莊規劃編制路徑對鄉村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研究|新形勢下“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路徑思考

一、“多規合一”理念及意義

日前,自然資源部、中央農村工作上司小組辦公室聯合發出了《關于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提高村莊規劃編制品質和實效的通知》,村莊規劃作為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五級三類”的組成部分,具有最接地氣和基層規劃的基本特征,落實“多規合一”、展現實用性自然成為村莊規劃的主要目标。

“多規合一”是指在城市化程序中,結合目前各種規劃體系,将原本獨立的規劃名額、規劃内容進行整合,實作協調城鄉發展、優化土地利用結構、提高資源使用率等多重目标。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中,村莊規劃應該以“多規合一”的理念為主導,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為基礎,圍繞經濟社會、民生服務、生态環境等領域進行科學合理的村莊規劃。

“多規合一”的應用不僅能夠打破各自獨立的規劃體系,提高規劃的整體性和實施效果,還能夠減少重複建設,避免資源浪費,同時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生活環境。

二、村莊規劃編制存在的問題

①村莊規劃“重城市、輕農村”

因曆史因素的影響,一般城市規劃優先級高于村莊,這對鄉村的發展造成巨大的阻礙。許多村莊規劃重視城市、忽視鄉村,鄉村的資源被城市優先利用,導緻農村的發展相對滞後,生産力、生活品質、人居環境以及建設面貌等方面都遠不及城市,而且進一步拉大了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差距。

②規劃用地不明、類型不準确

随着社會經濟水準的不斷提高,許多村莊規劃指導檔案已無法滿足新時代的發展要求,村莊的用地規劃分類标準不夠準确,導緻土地編制類型混亂,尤其是經濟用地和建設用地界線模糊。例如村莊中的學校、診所、公共設施等被分為公共服務用地,但沒有具體分類,導緻鄉國土規劃不合理,造成大量土地資源浪費。

③生态及文化建設有待加強

受到傳統農耕作業的影響,許多鄉村因農業過度開發,造成原始風貌不斷消失,生态文明建設造成嚴重阻礙。在文化軟實力方面,雖然大陸許多村莊保留了大量的傳統文物和古代建築,但為了發展經濟造成許多曆史古迹被破壞,而且村民的文化意識不強,對珍貴的曆史文物缺乏完善的保護管理措施。

④部分村莊規劃編制待完善

根據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要求,上位規劃編制村莊規劃時需要落實關于發展定位、目标、三區三線、土地名額、村莊分類等内容,部分村莊規劃缺乏上位規劃指引,規劃編制内容較為片面,未通盤考慮土地利用、産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等核心要素,而且受技術力量、資金投入、站位不高等因素的限制,規劃方案編制水準較低。

⑤激勵政策不足及執行困難

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專業技術人員的待遇和優惠政策落實不夠,難以吸引相應的技術人才,而且許多鄉鎮沒有設立專門的規劃管理機構,基本上由村鎮管理服務中心的人員兼管,村莊建設監管基本處于空白。

在村莊規劃具體執行過程中,受傳統觀念和土地政策限制等因素影響,相關人員在實際操作中難以按規劃要求落實到位。在實施過程中,由于編制的村莊規劃中的房屋戶型、間距、層高、建築占地面積等與農村實際需求不符,可能導緻農民無法接受,進一步阻礙規劃實施。

三、村莊規劃編制政策

①建立城鄉同等的規劃體系

促進城鄉共同發展、創新“多規合一”的背景下,解決城鄉空間分布不均衡的問題,是以需要加強對村莊規劃的重視,確定村莊規劃實作統一,可通過對每一個地區進行分類,劃分不同的功能區,使城鄉之間的土地規劃互相融合。保障城鄉區域規劃實作全面管控。

②落實上位國土空間規劃

落實上位國土空間規劃的各項控制性名額,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生态保護紅線、各類自然保護地、生态公益林、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禁止或限制開發建設的區域,對接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糧食生産功能區和重要農産品生産保護區、曆史文化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風景名勝區規劃等成果,科學指導村莊規劃編制。

同時做好村莊分類引導,整合現有村莊規劃,統籌村域“三生”空間,明确鄉村建設空間優化調整、資源要素整合、生态保護利用的要求,延續村莊傳統空間格局、街巷肌理和建築布局,防止鄉村景觀城市化。

③多方參與及強化教育訓練宣傳

多方參與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增強村莊規劃實用程度,由政府相關部門、規劃設計機關、村民代表等共同組成村莊規劃編制小組,深入開展村莊調研,詳細了解村莊發展曆史脈絡、文化背景和人文風情等基礎工作,讓村民參與資料收集、方案比選、公告公示等規劃編制的各個環節。

另外,需要提升基層人員業務能力,探索組建鄉村規劃專家庫,實施規劃專家及相關設計院聯村制度,加強技術咨詢和規劃審查,定期組織縣鄉、基層所負責人等參加規劃教育訓練,使基層幹部系統掌握村莊規劃編制及管理的相關知識。

④建立土地分類标準體系

村莊土地規劃編制必須建立符合新時代發展的分類标準制度體系,按照建設用地、環境用地、農耕用地等分類進行劃分,確定不同層次用地規劃空間協調發展。結合最新的三調資料,保證土地資源分類得以有效落實,做到規劃土地分類明确、标準完善,編制統一等,高效提升村莊規劃品質和水準,紮實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

⑤強化技術支援及督查機制

搭建“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綜合服務平台,引導院校、規劃設計機關等專業人才下鄉開展村莊規劃編制服務,強化技術支援,同時調動社會各界投身鄉村建設的積極性,綜合各方力量,了解鄉村具體實情,合力編制高效科學的村莊規劃方案。

把“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工作作為相應年度對鄉鎮村莊建設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采取實地督查和随機抽查等形式開展考評檢查。對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完成較好的鄉鎮給予表彰獎勵,對未按時完成的鄉鎮,予以通報批評,嚴格落實督查及獎懲機制,為做好村莊規劃工作保駕護航。

總結

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充分發揮規劃對鄉村的綜合調控作用,遵循“規劃先行、建設有序、管理規範”的原則,全面開展“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工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奠定堅實的規劃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