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孔荀兩大思想巨擘對"義利"話題的分歧,義利之争,誰主浮沉?

作者:亨克的孤獨

做人處世,最糾結最棘手的問題莫過于"義"與"利"的抉擇了。當義與利發生沖突,到底該聽從内心的道德呼喚,還是拿捏分毫算計利弊,實在讓人猶豫。

幸虧我們有兩位祖師爺級大人物孔子和荀子,幾千年前就為我們指點迷津,隻是他們的觀點也有些分歧。

這兩位被後人尊奉為"至聖先師"的思想巨擘,在"義利"這個世紀難題上可沒有絕對的統一标準答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孔荀兩大思想巨擘對"義利"話題的分歧,義利之争,誰主浮沉?

孔子:見利思義、義以為上

“義”是孔子思想中重要的道德範疇,孔子所言“義”,是指人們的思想和言行能夠符合社會所公認的道德原則,即思想和言行是否适宜、合宜。

孔子認為,“義”是言行之原則,是修德之途徑。他曾說:“隐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

“行義”是指做符合道義的事情,其目的是達其仁道,隐居的目的是以求保全自己志向,這都是自身修德的展現。

孔荀兩大思想巨擘對"義利"話題的分歧,義利之争,誰主浮沉?

雖然孔子說“吾聞其語也,未見其人也”,但也可以看出行義對于修德的重要性。行為合于“義” 固然重要,言語合于“義”也十分重要。

孔子言“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朱熹對此解釋說“言不及義,則放辟邪侈之心滋”。

可見,孔子在言行上非常重視義的規範。君子作為理想人格,更是将“義”奉為道德标準 和行為規範。

孔荀兩大思想巨擘對"義利"話題的分歧,義利之争,誰主浮沉?

對于天下之事,君子沒有規定說一定要去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其做事的标準便是是否合理,即是否合于“義”,故孔子講“君子 之于天下也,無适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利”是一個與“義”相對的範疇,指物質經濟利益。在古代倫理思想史上,利一般在三個意義上使用:一是泛言有利,二是衆利之利,三是一己之利。

孔子是很少談論“利”的,《論語》中孔子談及的 “利”多指個人利益、自我利益。在義與利的選擇上,孔子是重義輕利的,他主張見利思義。

孔荀兩大思想巨擘對"義利"話題的分歧,義利之争,誰主浮沉?

君子重義輕利,民本為先

每事依據個人利益而行,便會招來很多怨恨。子夏作了莒父宰後問政于孔子,孔子說“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正是由于看到了“利”的弊端,是以當子路問孔子何以成人時,孔子提到的非常重要的一點便是要做到“見利思義”。

在孔子看來,區分君子和小人的一個重要标準就是“義”與“利”的選擇,君子是好“義”的,而小人是好“利”的。

孔荀兩大思想巨擘對"義利"話題的分歧,義利之争,誰主浮沉?

君子能夠成為君子,其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君子能夠做到好“義”,而小人 被稱之為小人,是因為小人在義與利面前,會選擇個人利益。

孔子的義利觀可以以“重義輕利”一語概之,但是這并不是說孔子隻是重視義,不講利,隻是說在義與利有所沖突時,君子的選擇是“重義輕利”。

孔子也肯定人的個人利益的獲得,可見,在孔子看來,個人利益的獲得是有前提的,必須要合于“義”。

孔荀兩大思想巨擘對"義利"話題的分歧,義利之争,誰主浮沉?

君子不僅用“義”來限制自己的言行以修德,也将之作為其為政的重要原則。

君子是重視民利的,對待百姓不會迫使他們做一些不情願或不合宜的事情,這也是成為君子的重要标準。

孔荀兩大思想巨擘對"義利"話題的分歧,義利之争,誰主浮沉?

荀子:義利兩有、以義制利

在荀子看來,“義”的作用有很多。首先,“義”是束人之規範,是以“義”的作用在于能夠 限制人們的行為,限制人們做一些為非作歹和奸詐之事。

“義”是調節人及萬物之物質,《強國》篇講到:“夫義者,内節于人而外節于萬物者也,上安于主而下調于民者也。内外上下節者,義之情也。”

孔荀兩大思想巨擘對"義利"話題的分歧,義利之争,誰主浮沉?

荀子認為“義”對内能夠調節人,對外可以調解萬事萬物,上可以使君主安定,下可以調節百姓,是能夠使内外上下都能夠調節之存在,這便是“義”的實質。

此外,“義”是“分” 能行的基礎。在荀子看來,人與禽獸的差別在于是否有“義”,牛、馬等禽獸在功用上比人要強,但卻能夠為人所用,其原因在于人的社會性。

人能夠結成社會群體,社會群體的結成是因為“分”的存在,即等級名分的差異性,而“分”能夠實行的原因在于“義”。

孔荀兩大思想巨擘對"義利"話題的分歧,義利之争,誰主浮沉?

調節人性

“義”是劃定等級名分的根據,正是因為“義”來确定“分”, 人們才能和睦相處,進而能夠團結一緻、力量強大、戰勝外物、得以安居。

人們能夠安排好四季、管理好萬事萬物、使天下都獲得利益,都是得益于“分”和“義”。 正是由于“義”的限制性、調節性以及在差等秩序中的作用,荀子非常重視“義”。

荀子對“利”的了解是建立在其人性論的了解基礎之上,荀子講:凡人有所一同,饑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孔荀兩大思想巨擘對"義利"話題的分歧,義利之争,誰主浮沉?

可見,在荀子看來,對于利的追求是人的本性。人們生而具有逐利的欲望, 但是如果不加以限制和制約,順從這種欲望的發展,就會産生争搶掠奪,就不會有推辭謙讓之心。

如果一切順從人的本性,放縱人的欲望,便會有争奪,出現“犯分亂理”的行為,這樣便會産生暴亂。

孔荀兩大思想巨擘對"義利"話題的分歧,義利之争,誰主浮沉?

正是在此意義上,荀子才言“人性惡”。 是以,荀子才會講“故必将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于辭讓,合于文理,而歸于治”。

可見,出于“治”的需要,必須要有“師法教化”、“禮”、“義” 對人進行限制。荀子從人性的角度講了“利”存在的合理性,也從社會治理的角度言及了“義”的必要性。

可以說,荀子的義利觀在某種意義上是對性惡論的補充和修正,也是對性善說的退讓和妥協。

孔荀兩大思想巨擘對"義利"話題的分歧,義利之争,誰主浮沉?

本性中都有好義

孔子認為“義”與“利”擁有的主體要根據人來進行區分,君子是“喻于義”的,而小人則是“喻于利”的。

荀子則打破了這種觀點,他認為無論是君子還是小人,其本性中都有好義的一面,也有重利的一面。他主張人都是義利兩有的,君子如是,小人亦是。

孔荀兩大思想巨擘對"義利"話題的分歧,義利之争,誰主浮沉?

荀子認為士君子的勇敢展現在,道義所在之處,他們不會傾向于權勢,不會顧及自身利益,既使把整個國家贈予他也不能讓他改變觀點,雖然他們看中生命,但仍會不屈不撓的堅持道義。荀子反對“重利輕義”之行為,是以他說“保利棄義謂之至賊”。

他主張君子以義制利,堯、舜這樣的賢明之君雖然不能去除百姓追求私利之欲望,但是可以引導百姓以義制利,使其心中之道義勝于自身之私利。

孔荀兩大思想巨擘對"義利"話題的分歧,義利之争,誰主浮沉?

桀、纣這樣的殘暴之君雖然不能去除百姓對義的喜愛,但卻能導緻百姓對利益的追求超過對道義的愛好。

是以當大衆對義的注重超過利的追求時,就會出現治世,當大衆對利的追求超過了對義的敬重時,社會就會混亂。

是以,荀子承認百姓追求利益的合理性,也肯定其對“義”的喜愛,但是 要想社會得到良好的治理則需要像堯、舜這樣的君子引導人們以義制利。

孔荀兩大思想巨擘對"義利"話題的分歧,義利之争,誰主浮沉?

在荀子眼中,作為“治之始”之君子更是要做到以義制利。也即是說,君子能夠做到公義戰勝私利。

可見,君子對于物質利益的追求并不是堅定執着的,而是漫不經心的。他們的處境。即使貧窮困窘也會有遠大的志向,即使生活富裕也會體态恭敬。

他們能夠用合于公共利益之“義”來戰勝自身的欲望,做到不放縱自身愛好,遵循先王之 道,不任憑個人厭惡,遵循先王所确定的正路。

孔荀兩大思想巨擘對"義利"話題的分歧,義利之争,誰主浮沉?

荀子在講“義”時往往都是與“禮”合用,“禮義”是君子所遵循的原則, 常常積禮義才能夠成為君子。

孔子講的義更加側重于内心的道德限制,而荀子講的義側重于禮的制約,如 果說孔子所言的君子是仁德君子的話,荀子所言的君子則是禮義君子。

孔荀兩大思想巨擘對"義利"話題的分歧,義利之争,誰主浮沉?

結語

如果說孔子所講的"義"更多是強調做人處事要合乎道德準則,那麼荀子所說的"義"則不隻局限于個人品德修養,更側重于如何在社會治理中貫徹正義。

總的來說,無論是孔子還是荀子,他們都很實在地認識到人性中存在着追求利益的一面,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不過,在義利發生沖突時,這兩位大師都主張君子應當堅持做正确的事。

孔荀兩大思想巨擘對"義利"話題的分歧,義利之争,誰主浮沉?

孔子教導說,君子應該對利益保持理性态度,時刻思考它是否合乎義理,孔孟們并不是要人抛棄對利益的追求。

而是希望我們在追求利益時,能夠堅守操守底線,給自己樹立一個正确的航向。而不是為了一時一利的小利而喪失了應有的操守和底線。

參考資料:

楊伯峻:《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何晏注、邢昺疏,朱漢民整理,張豈之審定:《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焦國成:《中國倫理學通論》上,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荀子·大略》篇載:“義與利者,人之所兩有也。雖堯、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好義不勝 其欲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