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歐洲人來說,橄榄是地中海地區極為重要的經濟作物,不僅營養價值高,更在當地料理中被大量使用。除此之外,原來橄榄還有自己的神話寓意、常見的綠與黑橄榄各有什麼特色?怎麼烹調入菜最好吃?或許料理下一餐的風味靈感,就在其中也說不定!
橄榄,學名為木犀榄(Olea),原産于氣候較溫暖的南歐地中海地區,非常耐暑、抗鹽、抗旱,加上生命力強盛的特性,是地中海地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地中海各主要産區,如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希臘等皆有當地特色品種,用途、吃法也各有不同。經典且較知名的品種有:法國朗多克(Languedoc)的綠橄榄(Picholine),外觀鮮綠飽滿,口感脆而多汁,非常适合腌漬後作為下酒小食,或者制成橄榄醬。西班牙安達魯西亞區的戈達爾橄榄(Gordal ),果肉較豐腴,常跟着冷盤的火腿、起司一起出現。來自希臘的安菲薩橄榄(Amfissa),受到産地認證保護,當地常以鹽水腌制後,入菜并與肉類一起炖煮料理。
橄榄的由來及象征
橄榄樹,在古希臘羅馬帝國時也有個象征和平的故事,據傳雅典這座山城當時為了命名,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與海神波塞冬(Poseidon)相争。衆神提議:誰能給人類最有價值的東西,就能成為保護神,并加以命名。海神波塞冬用他的神通法力及三叉戟造了一泉池,将海水從井裡湧出。相較之下雅典隻在井旁栽種了一棵橄榄樹,說到人類需要的是和平,不是戰争更不是神力,于是衆神覺得雅典才是能帶給人類最有價值的,此城也就命為雅典。人類對于橄榄也在當時有了巨大的重要性,每當孩子成年禮時都會種下一顆橄榄,作為成年的象征習俗;也有父母會将生病小孩的衣服挂在橄榄樹上以祈求平安!
黑橄榄 vs. 綠橄榄差在哪?
其實,橄榄的綠與黑,并非種類的差異,而是「成熟度」。綠橄榄是還沒成熟的橄榄果實,口感緊實、清脆,風味也較清淡,因尚未成熟,是以仍有苦味,不過市面上常見的腌漬橄榄,通常會在腌制過程中加入鹽巴來去除苦味,讓腌漬後的綠橄榄保留獨特的回甘清香,又不至于太苦。容易準備且愈吃愈涮嘴的特性,遂成為許多歐洲小酒館常見的招待下酒小食。
黑橄榄則是已經完全成熟的橄榄,質地柔軟,風味相比綠橄榄更為圓潤醇厚,香氣更濃郁,帶一點點酸,非常适合料理。在意大利和西班牙料理中最常出現,通常會先去籽後切片或整顆入菜。
橄榄怎麼吃?
綠橄榄跟黑橄榄因熟度不同吃法也不同,綠橄榄因尚未成熟,以鹽水腌漬後,帶出橄榄本身的果香與甘甜,用來盤飾,或者正餐前的開胃小零嘴,再适合不過了!另外,在調酒中也少不了綠橄榄的出場,如經典調酒馬丁尼(Martini),杯中通常會附上一串的腌漬綠橄榄,當濃烈的琴酒與帶草本氣息的不甜苦艾酒(Dry Vermouth),配上同樣帶清香的綠橄榄,橄榄的鹹酸風味,與烈酒達到的味覺平衡,非常對味。喜歡酸感多一點的客人,甚至會請調酒師多加一點腌漬的酸橄榄汁,調成一杯 Dirty Martini。
而成熟的黑橄榄,擁有味道溫順不苦的甘甜感、果肉飽滿且口感柔軟,加上更濃烈豐富的風味與香氣,使用上大多會直接入菜。
最經典知名的料理,絕對是來自法國蔚藍海岸的「尼斯色拉」,以新鮮色拉、蕃茄等蔬果為底,放入當地特産油漬鯷魚與鲔魚,最後再豪氣撒上滿滿的黑橄榄。橄榄的鹹鮮與油漬後的鯷魚、鲔魚,跟着清爽生菜一起吃,味道雖重,卻意外的适合尼斯夏天炎熱的天氣,非常開胃。
除此之外,盛産橄榄的意大利,國寶美食披薩當然也少不了黑橄榄,披薩上頭的配料組合可能有千百種,但黑橄榄靠着與披薩餅皮、各種起司都百搭的特性,成為其中少一味就不對味的靈魂配料。
經典中的經典-橄榄醬tapenade
在法國南部還會将橄榄制成橄榄醬,很受歡迎的tapenade橄榄醬,大多在前菜時會看到它,塗抹在面包、餅幹上直接食用,可以感受到橄榄最純粹濃郁的味道,拌入色拉中增添風味。也有法國鄉村人家會拿來填充進主菜中,例如烤雞、烤鴨等等,而這個tapenade橄榄醬做法其實有很多種,制作起來相當簡單。有混入多種橄榄的作法,也有加入刺山柑及鳳尾魚的作法,但不論哪種作法都相當美味,都讓菜肴多增添風味!
歐洲人對橄榄的喜愛與習慣完全可以從這些日常飲食中看到,而我想之是以會那麼喜愛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吃橄榄好處真的很多呀!
橄榄的好處
1.滿滿水分及維生素
含水量多的橄榄有豐富的礦物質及維生素A、鎂、鈣,除了可以補水之外,礦物質與維生素也是對身體很好的成分,鎂及鈣更能維持骨骼、牙齒的健康。
2.促進腸胃消化
富有膳食纖維的橄榄有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進而排便順暢。
3.養顔美容
在橄榄的維生素中還含有C、E及橄榄苦苷、槲皮素,都是對肌膚很好的成分,其中維生素E更能減少環境造成的自由基産生,有助于抗氧化,更能促進膠原蛋白的活化生成。
難怪在法國很多人都稱橄榄為綠寶石及黑寶石,我想這麼多好處的橄榄,真的就像閃亮亮的寶石一樣,讓人很難不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