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不用反複試探,看這4個地方就知道了,很準

作者:藝境

在這個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像是一張無形的網,事事交叉、時時牽絆。

如果能夠擁有一段親密關系,在互幫互助的默契裡,對抗現實中的風雨,确實是彌足珍貴的。

為了呵護這份難得,我們有必要學會避開這4種“隐形攻擊”。

否則,就真像陳奕迅歌詞裡唱的:

“來年陌生的,是昨日最親的某某。”

關系破裂,肯定是大家都不喜歡的結局。

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不用反複試探,看這4個地方就知道了,很準

冷漠敷衍

弗洛伊德有句名言:

“無回應之地,即是絕境。”

與人相處,如果一個人的主動和熱情,換來的是對方的敷衍和冷落。

時間一久,這段關系必然陷入困頓,再也繼續不下去了。

雖然我們不能要求在每一段感情裡面的付出都得到同等的回報,但是那種石沉大海的感覺真的讓人崩潰。

NightCaroline曾講過她閨蜜林林的故事:

林林決定和相戀5年的男友分手。

剛在一起的時候,林林的男友總會買很多好吃的在宿舍樓下等她,會鞍前馬後地貼心服務。

可随着時間慢慢流走,好像也把這份熱情和關心帶走了。

約定一起考研,男友卻一連好幾天聯系不到;

說好一起吃晚飯,男友也總是各種理由消失不見。

更别說平時回複資訊時的“嗯”“哦”“啊”了。

上個月,是男友的生日,林林準備了很久,買好蛋糕和禮物為他慶祝。

可他一聲不吭,隻顧着自己一個人打遊戲。

林林在電話裡哭訴道:

“我滿心期待地為他制造驚喜,他卻視而不見、毫不在意。”

确實,如果敷衍成了習慣,愛又該何處安放?

正如作家朱聿欣說過這麼一段話:

“人心都是慢慢冷卻的,哪有頃刻之間的心灰意冷,有的,隻有日積月累的看透罷了。”

一方興緻勃勃、一方惜字如金;

一方激情高昂、一方趣味索然;

到最後,變成了一方沉默不語、一方悄然無聲,歸于一片死寂。

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不用反複試探,看這4個地方就知道了,很準

少了分享,就多了隔閡,一種關系從此日益生疏;

多點回應,就少了誤解, 雙邊互動更能時刻保鮮。

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不用反複試探,看這4個地方就知道了,很準

精于算計

奈及利亞哈吉曾說:

“人與人之間,隻有真誠相待,才會是真正的朋友。

誰要是算計朋友,等于自己欺騙自己。”

得千金易,得人心難。

與人相處,貴在實誠;

沒有人是傻子,在被算計和欺騙後,隻會漸行漸遠。

雖然算計的一方暫時貪得便宜,但結果往往得不償失。

想起了電影《飛馳人生2》中的葉經理:

他與張弛本是好朋友,在下崗生活不如意時,受聘于另一車隊。

張馳初心不改,每次見到葉經理依然如故。

隻是張弛沒想到這位昔日“并肩作戰”“出生入死”的好友已經在金錢與利益面前變得“面目全非”。

他表面上對張弛客客氣氣,背地裡卻十分狠心,算計張馳。

為了逼退張弛參賽,他收買組委會的亮哥,讓他先把張弛和自己的車隊故意安排在一起。

然後他縱容車隊改車,目标是為了撞壞張弛的測試車,讓他無緣拉力賽。

沒想到張弛等人拿到車輛中的違規裝置證據,争回了入場資格。

接着,在賽場上,葉經理還是繼續給張弛使絆子。

葉經理直接找人切斷了張弛的直播螢幕,讓光刻車隊成員故意在半路停下修車,等待張弛車輛追上來時進行幹擾。

因為算計,曾經的友情成為了笑話。

确實,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像是一張信用卡,算計越多,透支就越多,最終卡被當機的速度也就越快。

等到真相大白的時候,耍心眼的那個十有八九會被疏遠,尴尬着曾經的情誼。

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不用反複試探,看這4個地方就知道了,很準

人品拼到最後,厚德載物才是真智慧。

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不用反複試探,看這4個地方就知道了,很準

逾越邊界

喬治▪戴德在《自我邊界》一書中提出:

“所謂邊界,就是讓你的事歸你,我的事歸我。”

邊界感,不僅僅是針對于陌生人,即使再親密的人,也是需要喘息的空間的,在舒适區中,幸福指數才更高。

如果萬一有人突破界限,那麼壓迫逼仄的感覺就不僅僅出現在生活中,也會出現在關系中,讓一段感情走向消亡。

墨墨與朋友曾一起合租過一套房。

起初,兩個人相處還算融洽。

朋友下班晚,總是讓墨墨幫她取快遞,墨墨覺得順手的事,也沒太計較。

漸漸地,墨墨發現朋友完全不把自己當外人。

每天下班前都把取件碼發給她,趕上節日大促,墨墨還要跑兩趟才能搬完。

不僅如此,朋友還經常和她拼單,卻不提付錢的事。

最生氣的是有一天下班,墨墨一進門就看見一個陌生女孩穿着自己新買的裙子在照鏡子,而朋友還在她衣櫃裡翻騰……

原來,是朋友的表妹來玩,朋友竟然毫不見外地在墨墨的衣櫃裡給表妹找衣服試。

墨墨差點氣到暈厥,選擇和朋友一刀兩斷,當周周末就搬走。

邊界感模糊,隻會給他人帶來煩惱和傷害;逾越邊界,就是在侵犯别人的正當權利。

人生如尺,必須有度,關系再好,也需方寸。

如同曾國藩那樣:

“與人交往,疏疏落落。”

有點距離,才能進退自如;過于親密,反而嫌隙頻生;

很多關系,往往毀于不知遠近,邊界清晰,才能綿長持久。

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不用反複試探,看這4個地方就知道了,很準

否定貶低

劉慈欣在《三體》中說道: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不用反複試探,看這4個地方就知道了,很準

傲慢的人,傾向于自以為是,經常會否定貶低别人,讓親密關系跌至冰點。

日劇《坡道上的家》中,女主沙子結婚後,便不斷地被丈夫否定和貶低。

她進入職場,被選上當陪審員,高興地和丈夫分享這個好消息時,丈夫卻不以為然:

“你隻不過是個陪審員,别說得自己像是執行重大任務一樣。”

她希望丈夫下班如果不回家吃飯可以提前告訴自己,以免白做了晚飯,丈夫卻是冷漠地告訴她沒有這個必要,是她自己多事。

平時丈夫也經常說一些習慣性的口頭禅,比如:

“你做什麼都不行”“你怎麼這麼簡單都不會”“都太讓我失望了”“你是不是不正常啊”……

這些無情的否定、貶損的話語,充斥着她的生活,讓她臨近崩潰,最後提出離婚。

愛否定的行為,本質上是種語言暴力。

一個家庭,如果反複充斥着這樣的話語,就是家暴,它的傷害不亞于身體的傷害。

是以,人們常說,語言的力量是巨大的。

它可以給人帶來支援、安慰和祝福;

也可以給人帶來打壓、傷害和毀滅;

學會欣賞和尊重他人,口中積德、舌下饒人;

正如布克▪T▪華盛頓所說:

“貶低别人,同時也貶低自己。”

如果别人做錯了,則适合循循善誘;如果是自己苛求了,則應該閉合自責。

一味否定貶低别人,其實也是自身修行不夠,

多點贊賞和鼓勵,于人于己,幸福指數才會更高。

網絡上有這樣的一句話:

“和諧的人際關系是一個人最大的資本。”

有時候,一方的隐形攻擊,另一方不點破,隻是因為他太過珍惜這份情感;

但如果接二連三地受到傷害,後者也會累了倦了,可能最終選擇了疏而遠之。

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人際交往都是互相的;

你不重視,别人也不屑;你對别人好,别人才會對你好;

彼此用心,才能維系感情;

互相重視,才能穩固關系。

願餘生,你能與諸多知己共賞春風追雲煙,共攜秋水攬星河,美哉幸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