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維為在大馬被學生追問瑞士永居,為什麼網上有那麼多人嘲諷他?

作者:以史為鑒

最近這幾天刷社交網站,有各種不同領域的部落客都在批量複制粘貼同樣的文案,釋出同樣的視訊。

張維為在大馬被學生追問瑞士永居,為什麼網上有那麼多人嘲諷他?

釋出的内容都是“馬來西亞學生請教張維為,如何獲得瑞士永居權?”

視訊裡是一個男生拿着手機向張維為提問:張維為老師,我想辦瑞士永居,你作為過來人,能提一點建議嗎?然後視訊中一片笑聲。

這個視訊據我本人粗略統計,至少有超過30個金V釋出了,這些金v分布在财經、法律、時事、電影等等衆多領域,感覺這條視訊好像捅了馬蜂窩一樣,這些人又找到一個點,紛紛一擁而上,瘋狂攻擊張維為。

張維為在大馬被學生追問瑞士永居,為什麼網上有那麼多人嘲諷他?

其實張維為被攻擊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瑞士永居的事情也并不是今天才爆出來,早在前幾年就一直有人用瑞士永居的事情攻擊張維為。

而且張維為本人早在2021年,就公開在自己的社交賬号上解釋過這件事情了。但是還是架不住有些人明知道是假的也要故意說這事。

張維為在大馬被學生追問瑞士永居,為什麼網上有那麼多人嘲諷他?

其實作為網際網路時代的網民,經曆過大量的飽和式資訊轟炸,一個普通人擷取資訊的管道不見得比局限在某一領域研究的專家少;

網友不同意某一個專家的觀點很正常,我們的輿論環境允許觀點的交鋒,允許不同意見的争論。但是争論不過,就用私生活去抹黑對方,給對方扣大帽子,這就不對了。

而且哪怕張維為拿了瑞士永居又如何?

根據複旦大學公開的張維為的履歷。

張維為在大馬被學生追問瑞士永居,為什麼網上有那麼多人嘲諷他?

張維為1983年進入外交部當翻譯,1988年在瑞士聯合國日内瓦辦事處擔任同聲傳譯譯員;

1994年,獲日内瓦大學國際關系博士學位之後在日内瓦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從事研究工作。

一直到2012年,在瑞士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張維為回中國在複旦大學特聘教授。

一個博士在瑞士工作二十多年,為了工作和學習友善,拿到瑞士的永居很不可思議嗎?

永居又不是改變國籍,張維為一直是中國國籍啊。

張維為在大馬被學生追問瑞士永居,為什麼網上有那麼多人嘲諷他?

其實網上這些人抨擊張維為,從根本上講,他們抨擊的不是張維為,而是以張維為為代表的愛國者。

張維為之是以挨噴,就是他老在講座中講——中國要赢了!中國人,你要自信!中國是一個文明型的國家!中國要崛起了!

對于一些人來說:中國怎麼能崛起呢?中國怎麼能赢呢?中國人就該被奴役,就該被殖民,怎麼敢說洋大人的不是呢?

于是,他們就瘋狂給愛國者潑髒水,污名化愛國者!誰愛國就抨擊誰!誰愛國他們就要挑出你身上的各種問題來!

張維為在大馬被學生追問瑞士永居,為什麼網上有那麼多人嘲諷他?

普通人說了愛國的話,他們就紛紛嘲諷:這是你月薪三千該考慮的事?你是個五毛。

旅外學者說了愛國的話,他們就紛紛嘲諷:你看看你,都拿永居了、都在外國買房了,故意打着愛國的旗号騙國内的粉絲。

留學生說了愛國的話,他們就紛紛嘲諷:這是花家裡錢去鍍金的。

要是國内自媒體說愛國了,就各種盯着你,衣服穿的好一點,生活稍微好一點,馬上就說這是割粉絲韭菜來的;

你的言論稍有一點瑕疵,對方就馬上污名化,擴大化,說:大家快來看,所謂愛國者都有這樣的毛病……

張維為在大馬被學生追問瑞士永居,為什麼網上有那麼多人嘲諷他?

其實不要以為他們的這些套路是很新鮮的,早在一百年前,國民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去世後,就有軍閥的禦用文人寫了一篇《孫大炮放不響了》,嘲諷以孫先生為首的革命者。

當時魯迅先生在看到這篇文章之後,大筆一揮,寫下了著名的名篇——《戰士和蒼蠅》。1925年3月24日發表于北京《京報》附刊《群眾文藝周刊》第14号上。

張維為在大馬被學生追問瑞士永居,為什麼網上有那麼多人嘲諷他?

魯迅在文章中說:

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去罷,蒼蠅們!雖然生着翅子,還能營營,總不會超過戰士的。你們這些蟲豸們!

一百年過去了,還是這些老套路,就問能不能稍微與時俱進一下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