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路政宣傳月|宣傳“零”距離,“走心”更“入心”

作者:廣西交通

2024年5月

是第十個全國“路政宣傳月”

緊扣“公路人人護,路暢心舒暢”主題

廣西交通運輸部門

走進鄉鎮、走進企業、走進學校

積極開展路政宣傳活動

引導廣大群衆同心共護安全路

宣傳進校園

近日,橫縣公路養護中心聯合橫州市警察局交通管理大隊和橫州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進學校、進企業,開展“路政宣傳月”及“安全生産公益宣傳”活動。

路政宣傳月|宣傳“零”距離,“走心”更“入心”

橫縣公路養護中心從業人員向橫州市蓮塘鎮六香村委國小的學生們發放普法宣傳單。

活動人員到橫州市蓮塘鎮六香村委國小,通過播放圖文案例、公路安全知識卡通視訊、路政宣傳片PPT課件和發放愛路護路宣傳小手冊等方式,向學生講解公路相關法律法規、公路路面防灑落治理等交通安全知識。同時,通過設定國省幹線公路行車安全知識有獎問答環節,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增強課堂趣味性,進一步提升廣大師生的交通安全意識。

路政宣傳月|宣傳“零”距離,“走心”更“入心”

橫縣公路養護中心從業人員到國道324線沿線企業開展普法宣傳。

随後,該養護中心從業人員還到國道324線沿線企業開展普法宣傳,通過發放宣傳小手冊、以案說法等形式,向貨運業主、司機宣講違法超限超載和路面灑落物的危害,并提醒源頭企業增強守法經營意識,加大對貨運車輛及駕駛員的安全管理,共同營造“不能超、不敢超、不想超”的良好氛圍。

據統計,此次活動共派發宣傳資料50餘冊,宣傳物品50餘份。

(圖文/周可麗)

宣傳上公路

5月8日,甯明公路養護中心聯合甯明縣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開展“路政宣傳月”活動。

路政宣傳月|宣傳“零”距離,“走心”更“入心”

甯明公路養護中心聯合甯明縣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到沿線村委開展“路政宣傳月”活動。

活動中,該養護中心從業人員到國道322線,向沿線群衆、村委發放宣傳資料,宣傳公路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安全生産知識等内容,深入解讀侵占公路用地、公路建築控制區和損壞公路附屬設施等違法行為的危害和相應的法律責任,并現場解答群衆提出的相關問題。

路政宣傳月|宣傳“零”距離,“走心”更“入心”

甯明公路養護中心從業人員對在公路用地範圍内擺攤設點販賣西瓜的群衆進行勸導。

此外,該養護中心從業人員對在公路用地範圍内擺攤設點販賣西瓜的群衆進行勸導,告知其行為不僅影響公路安全暢通,還會危害群衆自身安全。經過從業人員的耐心宣傳教育,經營者認識到了自身行為的不妥,主動配合從業人員将攤位移至安全線内,并表示今後将自覺遵守公路相關法律法規,主動提高愛路護路意識,維護道路交通安全。

此次活動共發放宣傳資料50餘份,整治沿線違規擺攤設點5處,為打造平安、暢通、有序的公路通行環境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圖文/陸彩玉)

宣傳進企業

近日,自治區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局第九支隊第四大隊深入轄區重點企業開展“路政宣傳月”暨執法服務大走訪活動。

路政宣傳月|宣傳“零”距離,“走心”更“入心”

執法人員向企業負責人開展普法宣傳。

該大隊聯合北海市鐵山港區交通運輸局、鐵山港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及北海市警察局交警支隊第三大隊等機關深入轄區源頭企業和運輸企業,通過講解政策法規、座談交流等方式,重點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公路安全保護條例》《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向企業詳細講解超限超載的嚴重危害、大件運輸網上審批辦理流程等,要求交通運輸企業和從業人員牢固樹立安全生産意識,落實安全生産主體責任,加強在崗人員教育訓練教育,做到合法經營、規範裝運,提高公衆知法、懂法、守法意識,營造愛路護路的社會氛圍。

路政宣傳月|宣傳“零”距離,“走心”更“入心”

執法人員向運輸企業從業人員開展普法宣傳。

據統計,此次宣傳活動共走訪企業4家,發放宣傳資料150餘份。

(圖文/張華燕)

宣傳到鄉鎮

5月8日,自治區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局第六支隊第三大隊深入轄區S79玉湛高速公路(廣西段)沿線大橋鎮、烏石鎮開展“路政宣傳月”活動。

路政宣傳月|宣傳“零”距離,“走心”更“入心”

執法人員向群衆講解公路相關法律法規。

活動中,執法人員通過發放宣傳單、現場宣講等形式,向群衆和貨運從業人員宣傳公路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要求及便民利民措施,講解涉路違法行為對公路和橋梁帶來的影響和危害。同時,廣泛聽取并收叢集衆意見,面對面解答群衆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将“路政宣傳月”活動作為吸收社會意見、查找自身問題的重要途徑,不斷促進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工作從“管理型執法”向“服務型執法”轉變,切實提升人民群衆的滿意度。

路政宣傳月|宣傳“零”距離,“走心”更“入心”

執法人員向群衆講解公路相關法律法規。

此次活動共發放宣傳資料200餘份,解答群衆咨詢10餘次,增進了群衆對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工作的了解與支援,營造人人了解公路、愛護公路的良好氛圍。

(圖文/陶俊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