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哪吒汽車不相容當下造車版本

作者:财經無忌

文 | 蕭田

“我昨天才知道,原來鞠躬有那麼多講究。90度鞠躬是罵人的,對人不禮貌。15 度是打招呼,30度表示歡迎,60度表示極度感謝。是以,今天就給大家60度鞠躬”。

5月10日上午9點40分,哪吒汽車首部L系列車型正式開啟傳遞。活動現場,CEO張勇一邊為每位車主打開車門,一邊解釋承諾的90度深鞠躬改成60度的原因。

哪吒汽車不相容當下造車版本

張勇的這些動作據說是向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學習的。但明眼人很容易能看出來,他這是又給自己“加戲”了——因為雷軍為小米su7首批車主親自開車門,同每位車主親切合影,可沒有如此深鞠躬。

從發文進行反思到接受360創始人周鴻祎批評,再到喊話學習、模仿雷軍,哪吒汽車CEO張勇今年是想盡各種辦法博關注。

張勇真的急了。因為哪吒汽車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增長瓶頸。

今年一季度,哪吒汽車僅賣出了2.44萬輛車,同比下滑了6.9%,再往前看,2023年哪吒汽車的全年傳遞量為12.75萬輛,同比下滑了16%,隻完成了25萬輛銷量目标的一半。是造車新勢力中唯一負增長的車企。

與此同時,自2020年傳出上市消息以來,哪吒汽車至今上市遞表一直無果,其也成為了當下造車新勢力唯一還沒有上市的車企。

有意思的是,在今年年初高合汽車大廈将傾之際,湊熱鬧的網友曾發起一場關于“下一個倒閉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的投票,哪吒汽車票數最高。

當下的造車新勢力之間早已經是“紅海競争”,表面上看,哪吒過去一年銷量不佳的原因是過度依賴低端車型、沖擊高端受阻,但更深層次原因卻是哪吒在營銷體系、産品架構和戰略規劃等多方面的欠缺。

2024年的新能源車市仍舊以“地獄”難度開局,哪吒汽車鬧海的資本正變得越來越少。

1、白衣騎士“泥海撲騰”

無論是發視訊表示賣陪伴自己九年的邁巴赫S600,還是在北京車展期間成為熱度最高的“車模”,作為哪吒汽車的第二大股東,360公司的周鴻祎都被視為哪吒的“紅衣救星”。但很多人卻忽略了CEO張勇才是原本那個的“白衣騎士”。

哪吒汽車的營運主體合衆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早在2014年就已經成立,由最早奇瑞“清潔能源汽車專項組”成員之一的方運舟一手創立。

但方運舟雖懂造車并非懂得如何賣車,于是找來了他在奇瑞的前同僚後在北汽新能源實作年銷10萬輛神話的張勇,從此方運舟對内關注汽車的研發,張勇對外關注汽車的銷售。

對市場和品牌一竅不通的方運舟找到了張勇,兩個“老汽車人”聯手的故事在2018年正式開始。後者一手主導了哪吒汽車的命名和此後的品牌和營銷工作。

2019年國漫《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火爆,讓方運舟和張勇的“哪吒”也再度出圈。随後,哪吒在對外宣傳上,也将公司的slogan換成了哪吒電影的出圈台詞,“我命由我不由天”。

事實證明,這位白衣騎士的決策也為哪吒埋下了被消費者诟病的伏筆。

哪吒汽車營銷史幾乎也是一部張勇的翻車史:從最早公關負責人試圖邀請劣迹藝人吳亦凡代言,到釋出會标榜自己是油電同價的先行者并調侃同行,再到直播間因坐姿問題怼網友是舔狗......這位白衣騎士不斷在營銷上放飛自我,在哪吒汽車真正鬧海前,自己先鬧起了海。

回顧 2023年,哪吒汽車不僅沒能完成此前定下的全年傳遞目标,還是造車新勢力前5強選手中唯一一個銷量“開倒車”的選手。

在新年剛剛開始的第二天,當各家造車新勢力紛紛慶祝過去一年的收獲之際,張勇卻在微網誌“線上檢讨”,“謝謝諸位關心,諸位善意的批評都看到了”。随後,一份哪吒汽車營銷團隊人事任命檔案在網上流傳。

哪吒汽車不相容當下造車版本

哪吒汽車有沒有痛定思痛還要打個問号。但這麼長時間都沒做好營銷的背後,是張勇一開始就不會營銷。甚至可以說,張勇過去五年裡幾乎在營銷上毫無建樹。

一個例子是,造車新勢力中的每一家都極具标簽。譬如,理想汽車是奶爸車首選,小鵬主打智能駕駛,蔚來突出服務。但是,當提起哪吒汽車時,很少有消費者說清楚它的定位是什麼。

換句話說,當新勢力造車的營銷已經進階到2.0版本,張勇的營銷思維仍停留在beta版本。結合種種敗壞路人緣的營銷,黑紅不是紅,自然也無法給哪吒汽車銷量上“做加法”。

2、被催熟的“魔童”

有人把方運舟和張勇的關系,比作是新能源界的“宿華和程一笑”。一個負責戰略的從0到1,一個負責戰術的從1到10。

張勇的營銷固然存在很大問題,但最多隻是沒有做好從1到10,真正的問題其實出現在了從0到1上。更确切的說,是出在了方運舟身上,即從0到1的戰略制定上。

2014年,特斯拉進入中國。随後,蔚來、小鵬等後來被稱為“新勢力”的車企紛紛成立,哪吒汽車的前身合衆新能源也身處其中。

但不同于蔚小理三位創始人的網際網路創業背景,因為方運舟到清華進修過,當時頂着的頭銜是清華大學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中心副主任,以“由清華大學研發人員主導的初創造車新勢力”而聞名。

方運舟的最初計劃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供應商,後來随着清華資源進入、新能源政策及市場風口突然起來了,這才順勢轉為整車制造商。

2014年-2017年,找錢、搞産品研發是方運舟團隊的主要任務。在當時,除了拿到新能源車牌照和生産資質“雙準生證”外,這家企業幾乎沒有存在感,直到首款車型哪吒N01的問世。

哪吒汽車不相容當下造車版本

一般來說,從建廠到最終傳遞需要四到五年,而哪吒僅僅用了不到三年。 更重要的是,催生出來的哪吒“産品力”不夠好。 不敢賣給普通消費者。大部分售向B端市場。to B的銷量占到總銷量的50%左右。從新車釋出到年底,N01僅賣出1000台。

屬于哪吒的開局是落寞的,這或許也讓方運舟意識到造車和賣車都不容易,随即為哪吒制定了兩張牌,一張是奇瑞牌,一張是北汽牌——奇瑞牌,即從最低處起,在下沉市場鋪開銷量;北汽牌,占領對公銷售高地。

事實證明,這一打法在當時是有效的。

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哪吒完成了哪吒U和哪吒V的開發。這兩款車的補貼後價格分别在12.98萬—20.18萬、7.09萬—12.38萬之間,資料顯示,哪吒U和V兩款車型的銷售表現沒有讓張勇失望。

2022年1月,哪吒汽車宣布第10萬台量産車下線,從第1台到第10萬台,哪吒汽車僅用了42個月。

但薄利多銷至多是讓其獲得進入下一輪競争的入場券,改變不了賠本賺吆喝的事實。

資料顯示,2021年哪吒汽車傳遞69674輛,總營收57.35億元,淨虧損29.08億元。這也就意味着,哪吒賣均價8萬元左右的車,每賣出一輛車就要虧損4萬元。

哪吒汽車不相容當下造車版本

哪吒過去的成功,是兩條老路彙聚到一起的短暫勝利。但兩張牌的後遺症也非常明顯——

奇瑞用低價車打下沉市場後,沖高之路試水頻頻失敗,連IPO也被拖累至今,成為了老牌自主車企中極少數還沒上市的企業;

而北汽的對公市場戰略雖然沖勁十足,但在幫助其避免C端市場厮殺的同時,反過來也使其放棄了這片兵家必争之地,如今北汽仍然處在後勁嚴重不足的尴尬境地裡。

以此視角來看2022年哪吒的銷冠地位——彼時的新能源造車市場正經曆嚴重的缺芯潮,晶片荒誘發的供應鍊危機打斷了“蔚小理”等頭部車商的發展節奏,給了所有低端造車勢力昙花一現的機會。越是低端,越不受晶片荒影響,這個機會也就越大。

這也解釋了為何一個在衆多新勢力企業中不怎麼起眼的低端品牌,竟然在2022年能逆襲,打敗流量更高的“蔚小理”,坐上新勢力“銷冠”的寶座。而到了2023年,哪吒的銷量開始止不住的下滑。

3、騎着“威馬”難過河

在今年4月,張勇就“哪吒汽車是否需要更名”這一議題,向廣大使用者發起了一項投票調研,以公開征求意見。在這則至少有1.3萬參與的投票中,高達32%的使用者傾向于将品牌名更改為“合衆”,由此可見C端市場對哪吒這一車名的抵觸。

但實際上,哪吒汽車即便改了車名恐怕也挽救不了接下來的頹勢。

眼下,新能源汽車行業競争異常兇猛。2月19日,比亞迪祭出開年“王炸”,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決定了2024年價格内卷的基調,為了搶占市場,多家車企多款車型紛紛跟進,集體降至10萬元以下。

而哪吒汽車也在積極跟進,用降價的方式擁抱市場。2月19日,比亞迪推出7.98萬元的秦PLUS榮耀版,哪吒汽車随即第一時間跟進降價,哪吒X降價2.2萬元,價格下探至9.98萬元,起售價也降至10萬元以内。此外,哪吒AYA全系降價8000元,哪吒S全系降價5000元。

哪吒汽車不相容當下造車版本

畢竟,2024年的價格戰不斷下探将是大勢所趨,本就沒有太多下降空間的哪吒汽車将面臨最大的問題:跟着降價隻會壓縮利潤,不降價自身的成本效益優勢蕩然無存。

哪吒也意識到“成本效益”這一招很難“吃遍天”,嘗試往中高端市場沖擊, 2022年以後,張勇帶領哪吒汽車走上了品牌向上之路,希望逐漸淡化低端品牌形象。後來其推出的哪吒U、哪吒S、哪吒GT,分别定位在10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上、20萬元左右的價格區間。

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哪吒汽車早期的低端政策下,其産品力到底如何,事實上并未被市場充分驗證,因為競争優勢更多聚焦在價格端,而且哪吒早期有一部分訂單是在打網約車市場。

如今在這種政策下,技術是不是足夠領先,研發是不是跟得上,品控、營銷、管道、服務等夠不夠硬,品牌是不是能夠得到沉澱等都是哪吒接下來面臨的拷問。

一個不好的消息是,新能源汽車下半場是智能化已經是業内共識。 而智能化需要更多的資金做長遠支撐,哪吒靠着低端和補貼入局,難以通過規模優勢實作盈利,也就沒有辦法押注智能汽車,留給哪吒停留在電車時代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此前,哪吒的電池由甯德時代和蜂巢能源提供,電機由博世提供,BMS電池管理系統來自英飛淩,智能座艙來自德賽西威,自動駕駛晶片選用國産企業地平線的征程系列。此外,哪吒在2021年宣布啟動智能駕駛功能的研究,起步遲緩。

可以說,前兩年的哪吒,三電技術幾乎都是“拼湊”出來的。而這恰恰堵住了哪吒向上突圍。

或許是感受到了技術實力薄弱帶來的疼痛,在去年8月完成總額70億元人民币的Crossover輪融資後,哪吒汽車開始加大技術研發的投入力度,并釋出了“浩智戰略2025”多項新技術和産品,覆寫超算平台、滑闆底盤、電驅系統、增程器、熱管理系統五大闆塊。

哪吒汽車不相容當下造車版本

但投資者顯然已經等不及了。

在哪吒汽車的投資方三六零公司釋出的2022年财報顯示,2022年,哪吒汽車營收為133.29億元,淨虧損達69.19億元。三年時間,哪吒汽車累計虧損達111.48億元。

2023年哪吒銷量和品牌均沖高失敗,不僅自己日子不好過,還連續拖累股東三六零的業績。2022年三六零虧損約22億元,其中對哪吒的的投資收益虧損8.94億元,明顯受到拖累。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過去的半年裡,周鴻祎一邊“怒怼”哪吒汽車在營銷體系上的一系列問題,一邊希望張勇能多向雷軍和小米學習。

更可怕的是,哪吒接下來的打法和威馬的發展路徑極為相似,後者在産品競争力不太充足的情況下,當市場佔有率被蠶食後,轉而選擇開拓海外市場和上市。但結果是,上市不成,轉戰海外市場的威馬隻落得慘淡下場,創始人捐款跑路,落得一地雞毛。

雷軍在接受《央視财經》專訪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智能電動車就跟消費電子跟軟體行業最後是一樣的,是赢家通吃的,我們覺得不幹到全球銷量前五,就可能生存不下去,因而從一開始就投資了100億美元造車。”

哪吒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威馬?這個答案似乎變得越來越好回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