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焦慮的一代》:智能手機如何沖擊青少年精神世界

作者:極目新聞

參考消息網5月13日報道當生活轉移到網絡上時,Z世代的孩子們發生了什麼?紐約大學教授喬納森·海特指出了我們在1997年至2012年出生的Z世代身上所犯的錯誤,并描述了我們如何才能讓下一代免受同樣的痛苦。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近日刊發題為《書評:手機應用、焦慮和青少年》的文章,作者是梅根·考克斯·格登。全文摘編如下:

2012年,以諷刺性著稱的美國洋蔥新聞網播出一部虛構電視片,講述了一名沉迷于智能手機、隻會翻白眼和發短信的青少年的故事。記者說:“凱特琳·蒂加特曾是一個美麗活潑的女孩,她愛笑,喜歡在戶外玩耍,但這一切在她12歲時都改變了。”現在,這個女孩沉迷于電子裝置,臉色蒼白,反應遲鈍。凱特琳的父母決定對她實施安樂死。扮演她父親的演員說:“我們可以把她的眼睛送給真正會用它們讀書的人。”這段視訊釋出得正是時候。智能手機已經變得無處不在,應用程式層出不窮,而童年本身正處于社會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所說的“重大重塑”的最後陣痛期。

生活樂趣和冒險在消失

在《焦慮的一代》一書中,海特毫不留情地較長的描述了當生活轉移到網絡上時,Z世代的孩子們發生了什麼。就這個群體而言,他們是第一代進入青春期時能夠不斷接觸網際網路的人,不僅玩耍和社交轉移到手機、平闆電腦和遊戲機上,現實生活的樂趣和冒險也在消失:翻滾打鬧的戶外活動、身體獨立的機會、無人監督的娛樂。海特觀察到,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自由玩耍一直在消退,而技術卻大舉推進,但直到讓使用者可以全天候線上的智能手機的發明,才完成了童年從“遊戲為主”到“手機為主”的轉變。他用令父母們心驚肉跳的話語寫道,大規模地向青少年提供智能手機構成了“人類對自己的孩子實施的最大規模的不受控制的實驗”。這個實驗是一場災難。

我們中那些在2010年至2015年變革高峰期家裡有國中生和青少年的人,一定還記得那個動蕩年代的困惑、争吵和間歇性的瘋狂。有些孩子,比如虛構的凱特琳,在幾個月裡就從自己生活的生氣勃勃的參與者變成“無腦”滑動手機螢幕的“機器”。另一些人則變得反複無常,為自己的“點贊數”和“粉絲數”焦灼不安,瘋狂關注着他們的母親和父親隻能勉強了解的那些應用程式:他們的Instas(面向公衆的Instagram賬戶)和他們的Finstas(與朋友共享的秘密Instagram賬戶)。

海特斷言,要想在網際網路社交中取得成功,年輕人就必須“将大部分意識——持續地——用于管理他們自己的‘網絡品牌’。這對于獲得同齡人的認可(青春期的氧氣)和避免網絡羞辱(青春期的噩夢)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在這一切發生的同時,家長們(他們也被手機催眠了)不斷聽說,有時甚至在家裡親眼看到,孩子們陷入真正的困境——抑郁、焦慮、自殘,甚至自殺。在這場漩渦中,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似乎可能扮演了某種角色,但家長們卻很難确切知道這個問題的可量化程度。甚至在六七年前,研究人員就發現,長時間使用智能手機的青少年比以面對面形式開展社交的青少年更容易抑郁,但卻不能肯定地說,是這個原因導緻了這種結果。

沉迷手機導緻精神退化

現在,感謝海特,我們才得以一窺不僅發生在美國,而且發生在英語世界其他地方的真正可怕情況。從大約2010年開始,美國青少年的自殺率急劇上升(10歲至14歲男孩的自殺率增加了91%,同年齡段女孩的自殺率增加了167%)。2010年至2020年間,自殘率幾乎增加了兩倍。在英國,使用自我傷害來應對嚴重焦慮和抑郁的兒童也比以前增多;在澳洲,因心理健康問題住院的男孩和女孩的比例都急劇上升。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社交媒體的誕生——及其承諾的“聯系性”——卻讓年輕人變得更加孤獨,朋友也越來越少。對于女孩來說,這些應用程式已被證明是有毒的,海特寫道,“社交媒體的使用不僅與精神疾病有關;它會導緻精神疾病”。男孩不太容易受到社交媒體的危害,但更容易受到網絡色情的傷害。躲在卧室門後,過着建立在螢幕上的虛拟生活,這使男孩面臨更大的風險:萎靡不振、冷漠無情,以及“無法承擔”成年後的責任。

這是一本令人痛苦的書,但也是一本振奮人心的書。紐約大學教授海特指出了我們在1997年至2012年出生的Z世代身上所犯的錯誤,并描述了我們如何才能讓下一代免受同樣的痛苦。

他主張學校不僅在上課時間,而且在整個在校期間都應禁止使用智能手機,并給學生更多的戶外活動時間。他建議家長限制幼童接觸螢幕的時間(并讓嬰兒完全遠離螢幕),推遲到高中以後再讓青少年使用智能手機和接觸社交媒體。他認為,家長應該最大限度地為孩子提供自主和自立的機會,讓他們做家務,并鼓勵他們從現實世界的兼職工作中獲得真實的生活經驗。

海特說,在《焦慮的一代》一書中,他一度擺脫了自己的職業身份,“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進行寫作。他認為,2010年代的美國發生了某種非常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遠遠超越了撫養孩子和青春期陣痛的範疇。他逐漸相信,“基于手機的生活會導緻精神退化,不僅僅是青少年,而是我們所有人”。(編譯/張琳)

《焦慮的一代》:智能手機如何沖擊青少年精神世界

《焦慮的一代》一書封面

(來源:參考消息)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