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向内生長,向外綻放|默克中國張巍:韌性,是女性上司力和企業高品質發展的底色

作者:福布斯

五月,是關于母親的特殊時刻,那些關于母愛的點滴、關于成長的往事、關于個體的喜與悲,在被紀念着,被講述着,被追問着。

每一代女性都面臨着自己特定時代下的挑戰,而她們的情感、經曆和體驗卻又是時代下的令人共情的集體回憶。有人颠覆了母親走過的路,有人從母親的經曆中獲得感悟,有人正在繼承着母親的信仰、延續着母親身上的精神……這個時代裡的女性不再拘泥于社會所賦予的角色,而是用每一次登場的驚豔讓我們看到她們的自在和自如。

母親給予的精神力量究竟有多強大?在與默克中國醫藥健康董事總經理張巍聊天的過程中,我們深深感受到這個巨大“磁場”帶來的能量。母愛,就似一場接力,讓我們在被愛中長大、在施愛中成熟。

向内生長,向外綻放|默克中國張巍:韌性,是女性上司力和企業高品質發展的底色

默克中國醫藥健康董事總經理 張巍

當我們談到“母親”時,張巍的臉上漾起了一絲微笑,“我的母親是我的role model,她是一個非常勤奮、努力、樂觀的女性,我很多東西都是從她身上學習到的。一直以來,她鼓勵我去觀察,去體會,去感覺世界。”也正是在這股精神力量的驅動下,讓張巍成為了如今職場上的多面手。

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種更具層次感的女性魅力,溫柔,飒爽,果敢和無畏。那麼,身為一名醫藥行業的女性上司者,她如何诠釋“女性上司力”?在她的帶領下,默克中國醫藥健康将在全球市場中扮演怎樣的角色?擁有多元身份的她,又是如何一次次突破自己,在自己的事業與生活間遊刃有餘的呢?帶着這些問題,我們和張巍聊了聊她的想法和感悟。

母親的堅毅,是刻在骨子裡的内驅力

“勇敢”、“不輕言放棄”是張巍母親與生俱來的印記。母親出生在複雜、充滿不确定性的年代,沒有機會接受更好的教育,學習生涯在念完中專便戛然而止。然而,從小不服輸的母親并未放棄做更好的自己,雖然沒有很高的學曆,但卻從未在提升自我的道路上停止過腳步。在不懈的努力下,40歲時,她成為了某家國企的副廠長,管理着幾千人的工廠。“在那個年代,可謂叱咤風雲。”張巍笑着說,眼裡透露着崇拜和敬仰。

人生有許多窄門,但隻有當你穿過這一道道窄門,才有可能覓得新路。退休以後,58歲的母親不幸患上了癌症,“經曆了五次化療,頭發不斷掉落,還沒等新發長長又繼續下一次化療。她的消化系統也是以全部打亂,但是她依然以樂觀面對,時至今日,18年過去了。負責我母親治療的醫生到現在都說,這是我們的模範病人、抗癌明星。每次去醫院複查時,她也會找機會給其他病友分享自己的抗癌經驗,激勵大家重新面對人生。”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母親找到了創造快樂的能力,她希望告訴所有人:不要總為眼前的困境郁郁寡歡,不必着急,也不必迷茫,要相信,總有一個地方會讓你綻放自己。

向内生長,向外綻放|默克中國張巍:韌性,是女性上司力和企業高品質發展的底色

張巍的母親

正如英國社會學家安·奧克利在《初為人母》中寫道,“成為母親不僅僅意味着工作的轉變,更涉及對一個人個性的重塑。”

是一份勇氣和堅持,築起她強大的内驅力,撬動了生命的高度。也正是那些來自内心最深處的力量,給了她對世界自由探索的勇氣和願望。“在治療之後,她覺得要換一個活法,要走遍世界,到現在為止已經走過了除南極以外的六大洲,去過50多個國家。我覺得就是樂觀和堅毅的品質,支撐她走到今天。”

母親過往種種的經曆,對張巍的成長影響深遠,也讓她堅信——女性有一種頑強的内在力量,可以不被任何困難擊倒。“這就是韌性,也是我從母親身上看到的、刻進她骨子裡的特質,也正是這種精神的驅動,可以推動她攻克和逾越人生一道道難關。”

随着時代的變遷,現代女性的生活方式、婚姻觀、家庭觀都發生了變化,從傳統的觀念轉向更加平等化、個性化、自由化的價值取向,更加注重個人價值實作,而不是将自身限制在妻子、母親的角色架構中。

向内生長,向外綻放|默克中國張巍:韌性,是女性上司力和企業高品質發展的底色

張巍和她的母親

“雖然我很欽佩我的母親,但我認為在現今這個時代下,女性除了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外,更應該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需求和情緒,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去照顧家人,”張巍坦言,“偶爾給自己留些許松弛感,給自己留一些出口,去釋壓和放松自己。”

廣泛的興趣愛好是她的釋壓出口。張巍熱愛一切美好與有趣的事物。她愛讀書,通過閱讀中汲取的營養,沉澱成更好的自己;她愛跑步,喜歡用腳步丈量生活,盡情感受來自大地的踏實和自由;她愛滑雪,沉浸在銀裝素裹的世界裡,聽着耳邊風聲嗖嗖作響……“運動可以幫助我緩解壓力,更好地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切換模式,同時也能夠幫助我提升體力和精力、補充情緒能量。”隻有學會取悅自己,才會讓女性時刻散發光芒,活得熱辣滾燙。

“現代的職場女性,背後一定要有一個強大的支援系統,才能在多個身份切換中遊刃有餘,我的支援系統中有我的家人和朋友,他們在工作上給予支援,對我的日常生活無微不至地照顧。當然,這個支援系統裡也包括我們自己,我們要有自己的愛好、興趣。好好地經營和維護好這個支援系統,才能在需要的時候給予你鼓勵。”張巍強調,無論身處于哪個角色,都要百分百投入。“比如我在公司,就會全身心投入在我的工作裡;回到家,我就會暫時放下工作,把時間交給家人,和他們交流,而不是無效的陪伴。”

堅定信念,成全與默克的“雙向奔赴”

美國著名女作家Anais Nin曾在書中寫道:“一個女性的勇氣越大,她的生命也就越廣闊。”面對人生的千姿百态,張巍一直用乘風破浪的勇氣面對不同的舞台,創造着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然而,想要演繹高光的人生劇本,往往需要經曆“舍”與“得”的博弈。面臨人生的某些選擇時,張巍有時會呈現出一種孤注一擲的“不順從”。

進入醫療行業的最初,張巍曾是北京同仁醫院的一名麻醉科醫生,在很多人眼中,這是一份令人豔羨的“鐵飯碗”工作,但對心懷好奇心的張巍而言,過于一成不變容易産生鈍感,她試圖打破平靜,等待一次偶然的機會出現。

在一次參加外企的學術活動時,她接觸到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一個完全嶄新的世界。于是,她做了人生中的一個重要決定——結束三年執業醫生的生涯,義無反顧地投入一段充滿未知的新征程,去嘗試,去冒險,去探索,以最佳心态迎接生活的每個“起承轉合”,即使遭遇到身邊人的強烈反對,但她笃信:自己才是命運的掌舵者。

“回想起那個時刻,有一件難忘的事情,”張巍笑言,“在衆多的反對聲和質疑聲中,唯有一個人,她投了贊成票,那就是我的母親。她告訴我:如果這個選擇能讓你感到特别自由,那麼,你就應該勇往直前。”她的眼神充滿了堅定,也傳遞出感激之情,“我很感謝母親尊重我的選擇,也是因為她,讓我在做決定時充滿了勇氣和力量。”或許,母親身上這份處事果決的精神,早已潛移默化地給張巍帶去了深遠的影響。

誠然,當一個人在面對自己想做的事情時,在對一份職業充滿熱愛時,任何階段,任何時候,重新出發都不為遲。

張巍先後在美國BD公司、輝瑞制藥、愛爾康、諾華、西安楊森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制藥和醫療器械企業就職,曾負責從銷售、市場、商業營運到綜合管理等多項工作,在超過20年的職業生涯中,她的職責範圍不斷擴大,并在制定戰略、驅動增長、業務整合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從一線的醫藥代表一路走到今天,她從未有一刻後悔當初所做的決定。

2022年7月,張巍正式加入默克,擔任默克中國醫藥健康董事總經理,負責默克醫藥健康闆塊在華的全面業務。她用“互相吸引”和“雙向奔赴”來形容與默克的結緣。

“默克中國醫藥健康深度融入中國市場,有着實作企業管理人才本地化的現實需求。複盤我個人職業生涯前半段的發展軌迹,始終是紮根醫療健康領域,在跨國藥企的曆練和成長所獲得的國際化視野和專業經驗成就了這場時機剛剛好的雙向奔赴。”張巍笑答道。

而另一方面,默克所秉持的“齊心為病患”的理念,也讓她有深深的認同感,“默克在全球擁有356年的曆史,在中國開展業務也已近一個世紀, ‘以病患為先’的理念打動了我,也符合我在醫療行業多年的價值觀。從孕育生命到改善生命,再到延長生命,默克覆寫了生命全周期的健康需求,這是默克特殊的定位,也是我特别認同的關鍵點。”

向内生長,向外綻放|默克中國張巍:韌性,是女性上司力和企業高品質發展的底色

默克北京辦公室

在默克的發展版圖中,員工一直以來都是集團發展至關重要的一環,“默克擁有多元、平等、包容的企業文化,鼓勵大家充分發展自己的個性,給人以真正的歸屬感,給每個人平等的成長機會,這也是這個平台對我的強大吸引力。”張巍補充道,“我們鼓勵員工在行為中踐行‘高影響力’文化,幫助企業打造競争優勢。”

當然,“以人為先”的理念不僅展現在員工關懷上,它早已貫穿和落實到各個細節之處。不久前,張巍參加了一年一度的默克中國論壇,這個品牌活動從2008年開始舉辦至今已有17個年頭,聚集了國内外重磅的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已經成為享有盛譽、廣受歡迎的多學科交流平台。在今年的活動中,論壇主席和張巍說的一席話深深觸動了她,“舉辦第六屆論壇的2013年,正是發生雅安地震的不幸之年,那一年論壇恰好在成都舉辦,當得知地震發生後,默克第一時間疏散了所有專家,取消、喊停了全部會議,不計較任何經濟成本,把所有專家平安送達安全的地方。”正是這些一個個面臨危機的微小舉動,展現了默克的大愛之心,也觸動了張巍内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

向“新”而行,穿越周期韌性增長

作為全球領先的科技企業,默克在中國已深耕近百年。在此期間,它見證了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國醫藥健康行業轉型和更新的“中國速度”,默克是見證者,也是受益者。

在新的商業環境下,變化是常态。縱觀整個市場,外部環境在近兩年發生了重大變化,尤其在疫情後,整個世界運轉的模式、商業的模式都發生了很多變化。面對外部世界的複雜多變,企業注定始終要與“不确定性”共舞。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默克的發展腳步卻并未是以放緩。張巍提到,她曾經向默克集團的家族董事會主席Dr. Frank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外部環境的變化對我們公司的業務布局是否會産生巨大的影響?”,Dr. Frank回答說,“當你回看默克350多年曆史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我們經曆過非常多嚴重的變故。比如兩次世界大戰,比如數次全球經濟危機,或是瘟疫等等,這些默克都走過來了。是以,我不覺得目前的複雜狀況會對默克的長期發展戰略有影響。”

近日,默克集團首席執行官Belen Garijo(葛麗鶴)陪同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在公司内部的員工大會上,Belen Garijo也強調“When China goes well, the company goes well”足以窺見,中國市場對于默克全球戰略布局的重要性。

在張巍看來,作為一家古老又年輕的公司,默克最大的成功秘訣,是一直在用“代際”作為時間刻度來進行思考,用“代際”的眼光觀察世界的變化,不着急掙快錢、熱錢,以長期利益為出發點,進而做出相應的戰略制定。

“是以,無論是投資,還是決策,抑或是發展的方向,在面對挑戰時,用長期思維和眼光審視、解決問題,才能驅動高品質的韌性增長。”張巍分享道。

向内生長,向外綻放|默克中國張巍:韌性,是女性上司力和企業高品質發展的底色

圖檔來源:默克中國

最初,默克以化工制藥起家,但随着時間的推移,默克的業務逐漸多元化,更涉及生命科學和電子科技領域,加上醫藥健康成為集團發展的強大的“黃金鐵三角”業務,而多元的布局也讓集團能充分利用關鍵趨勢,優勢互補,保持韌性和創新活力。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也正是創新,讓這家古老的公司一次次煥發年輕的光彩。在醫藥健康領域,中國研發中心作為默克全球研發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從臨床試驗第一階段到第四階段,以及生物等效性(BE)研究的完整研發價值鍊,通過中國與全球同步開發的研發戰略,自主研發或加速引入創新産品,這無疑成為默克驅動發展的重要創新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默克的創新發生在産業鍊的各個階段。從早期研究、學術合作、商業合作到院外市場,默克都積極擁抱創新合作的可能。“為創造更高的長期價值,我們也積極尋求引進外部優秀的創新産品,拓展管線布局,實作‘自研’與‘引入’的雙翼驅動。”張巍透露,“在中國,我們已經在藥物研發、數字化醫療、精準醫療、藥品可及性和慢病管理方式等領域,攜手本地合作夥伴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緻力于成為中型規模制藥公司中的首選合作夥伴。”

在發展程序中,“可持續”發展理念也是默克全力以赴的堅持。一直以來,默克以此為指導實踐,始終堅信通過推動人類進步,能夠為自然環境、員工和社會各方面的利益相關方創造長久的價值,通過一系列小小的舉措,實作可持續發展的美好願景。

向内生長,向外綻放|默克中國張巍:韌性,是女性上司力和企業高品質發展的底色

圖檔來源:默克中國微信公衆号

今年1月,默克宣布與華潤電力簽署為期十年的綠色電力采購協定,這是默克在中國的首個長期綠電采購項目,十年所購綠電總量達300千兆瓦時(GWh)。協定實施後,默克在華生産營運所用綠電占比将提升至60%,範圍碳排放量減少18.5萬噸,進一步推動默克在全球踐行可持續發展承諾——到2030年,實作80%所購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到2040年,實作氣候中和。

“探索低碳的可持續發展路徑還不止于此,也展現在産品更新疊代的方方面面。”張巍舉例道,“比如在輔助生殖領域,我們去年上市了随心裝,把治療用注射筆的包裝縮小了40%,在臨床和家庭環境中所需要的冷藏空間更小,對患者而言更小巧、便攜。同時,使用簡便包裝能将我們治療用注射筆的碳足迹降低33%。用紙闆替代塑膠托盤可以實作包裝材料全回收,每年可減少180噸塑膠垃圾,以更便利且可持續的方式提供相同的産品服務。”

輔助生殖覓“生”機,助力夫妻成為父母

提到輔助生殖,這個“孕育生命”的基石業務,張巍表示,“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業務闆塊,作為一位母親,我深深地了解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所經曆的情感過山車,但希望所有滿懷希望的夫妻都知道,你們并不是在孤軍作戰。輔助生殖行業的所有從業者都在努力助力夫妻、成為父母。”據悉,截至2022年,全球通過輔助生殖技術出生的新生兒逾1000萬名,其中,約有500萬名是借助默克的治療藥物來到了這個世界。

2022年,大陸人口首現“負增長”,盡管二胎、三胎政策陸續放開,但是大陸人口出生率并未呈現出顯著的上升趨勢。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23年大陸全年出生人口90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39‰,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8‰,新生兒人數和出生率兩項資料均為近5年來的最低值。

由于生育年齡的推後,疊加環境、精神壓力等因素的影響,大陸不孕不育患者數持續攀升。2020年最新“十三五”調查資料初版分析結果顯示,大陸不孕不育發病率已上升至約18%,作為生育的最重要主體,女性的生殖健康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

向内生長,向外綻放|默克中國張巍:韌性,是女性上司力和企業高品質發展的底色

圖檔來源:默克中國微信公衆号

在女性友好方面,默克始終在行動。2023年9月,默克曾攜手WE女性發展協會聯合釋出了“Healthy Women Healthy Economies(健康女性·健康經濟)”白皮書,通過調研,我們可以看到,職場女性在考量家庭生育規劃時,主要面臨三方面的挑戰:其一,在女性做出生育決策時必須兼顧事業考量。在國内,女性作為家庭主要照護者的傳統觀念和預期依然存在,女性在平衡事業和家庭責任時承擔着雙重負擔。其二,由于生殖健康知識不足,無法做出充分知情的決策。職業女性往往因為缺乏可靠和完善的資訊管道,難以在充分知情的基礎上做出明智的生育健康決策。其三,職業女性的輔助生殖治療旅程困難重重。無論是對不孕不育的病恥感,還是每天需要往返醫院治療而耗費的時間精力,都影響着職業女性在接受治療時獲得高品質的系統支援。

張巍坦言,“我們一直在為女性的健康和福祉努力,也為中國打造生育友好型職場環境、提高生育率做着積極的貢獻。默克作為輔助生殖領域的上司者,對于政策的建言責無旁貸。我們依托國家、臨床專家以及産業的力量,也在積極推動輔助生殖技術質控體系的完善。因為輔助生殖流程長,每個流程的關鍵節點都可能影響最終的結局。我們希望在整個治療鍊條和治療流程上,都給醫療專業人員和患者提供精準的解決方案,促進患者體驗和治療結局的改善,幫助患者成功抱嬰。”

針對不孕不育群體診療意識的培養和教育,默克也與各方合作夥伴緊密攜手,普及生殖健康知識和輔助生殖治療的關鍵資訊。“據IQVIA的分析資料顯示,符合不孕不育治療指症的患者平均需要2.7年才能走進正規的輔助生殖機構治療,”張巍解釋說,“實際上,很多患者的時間是在錯誤的道路上被浪費掉的,而輔助生殖技術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年齡是正相關的。據專業資料顯示,女性在35歲以後,生育力是呈斷崖式下降的。那麼如何通過大衆的科普教育、綠色通道等幫助有生育需求的患者縮短這2.7年就變得尤為重要了。如果能早一點讓她/他們進入到正規的醫療機構裡得到幫助,可能就會改變輔助生殖治療的結果。”

向内生長,向外綻放|默克中國張巍:韌性,是女性上司力和企業高品質發展的底色

圖檔來源:默克中國

從提高疾病意識、優化治療和咨詢服務,到治療可及性,默克在患者的生育之旅中始終伴随左右。通過合作醫聯體項目,為患者建立直通生殖中心的綠色通道,助力解決輔助生殖行業的“旋轉門”問題;通過探索多層次的支付保障體系,提高患者的用藥可及性。自2022年起,默克輔助生殖藥物便納入北京普惠健康保用藥權益。更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默克輔助生殖藥物獨家納入由中華全國總工會指導的“惠工卡”(職工家庭防癌抗癌保障卡),切實降低“職場人”的經濟負擔。

對外,默克助力生育友好型社會的建構完善;對内,默克也采取了諸多舉措打造女性友好、生育友好的職場環境。張巍分享說,“去年,默克推出了員工輔助生殖福利計劃,在中國大陸,所有默克正式員工及其法定配偶都有資格參加,每位員工的報帳限額最高為17萬元人民币。此外,公司内部開展了‘好孕小站’等項目,從生殖健康知識分享、專家答疑及員工挂号綠色通道等角度為有生育需求的員工提供專業支援。而默克的‘彈性工作制’和帶薪的‘家庭照護假’,不僅助力女性員工平衡職場工作與家庭責任,也鼓勵男性員工積極承擔家庭分工。”

無畏向前無問西東,勇敢Speak up

BCG波士頓咨詢一份關于女性上司力的報告顯示,如今的女性上司者主要面臨六個次元的特定挑戰,其中包括:長期或頻繁出差/變換工作地點、公司對性别平等未有共識、缺乏女性高管榜樣指引、初次進入管理層境遇艱難、争取機會的自信度不足、需要更多的工作付出以追求認可。

作為默克中國醫藥健康第一位本土掌門人,張巍認為,在這個時代下,女性上司者應該去标簽化、去特殊化,平常心去看待自己的角色,并積極擔負起每一個角色賦予的使命。“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我們在評估其才能和能力時,都不應該将性别視為一個決定性因素,而應該看到每一個具體的‘人’。”

“相較于男性而言,女性身上有很多與生俱來的特質,比如更善于溝通、更容易建立信任、親和力更強、更具同理心和韌性等,這都是作為上司者需要具備的品質。身為女性上司者,要意識到自己的這些特殊優勢,并充分發揮它們。”張巍強調,要相信每個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要被性别、出身、年齡等因素定義。“另外,我希望更多女性能夠有敢于冒險、勇于開拓、敢于試錯的精神,勇敢地站出來Speak up。我們需要大聲說出我們在意什麼,我們呼籲什麼,我們反對什麼,一點點去修正世界對我們的回報。同時,學會關愛自己,讓自己在生活、工作的壓力下也能自洽,去投入,去付出,為自己蓄能。”

她身體力行地證明了:有效的上司力不總是以任務和短期業績為導向,管理者們可以更多地關愛他人,關心社會,用強大的共情能力達到企業和員工的共赢。

向内生長,向外綻放。未來,張巍将繼續以無畏向前的“她力量”,帶領企業在充滿挑戰的外部環境下沖出迷霧,穿越周期,行穩緻遠。

以下是福布斯中國與張巍的部分對話:

福布斯中國:您身為傑出的職業女性,能否與其她職業女性分享一些您的思考或行動建議?

張巍:我原來跟我們内部的同僚講過,我覺得不管是哪個性别,這幾個方面很重要,能夠幫助你走到最後。

第一,一定要做事靠譜。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複,這聽上去容易,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每一件事都靠譜,能讓你在年輕的時候就迅速進入學習的狀态,快速地成長為一個值得信任的職場人。

第二,我覺得尤其到了中層以後,要多一些勇氣和擔當,這樣你才能走得更遠。因為到中層的時候,你要面臨很多決策。做決策的時候,你要有勇氣去承擔一些風險,去試錯,你要有擔當說我對這件事情負責。

到了高層,如果想持續地有發展,樂觀和堅毅就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某種程度上說,抗壓能力決定了你能走多遠。你如果足夠樂觀,足夠能抗壓,你就能走得更長遠、更穩健。

福布斯中國:有沒有哪本書特别觸動到您,從中受益匪淺特别想要分享給大家?

張巍:有本實用性很強的書,分享給大家——《Atomic Habits》(原子習慣)。我現在還記得封面上的小字:Tiny Changes, Remarkable Results。習慣的養成不是一瞬間的事情,專注目前的軌迹,每一個小的改變,每一個小的積累,最終都會展現出巨大的力量。大家不妨嘗試下是否可以通過書中的理念和工具,培養一個新的習慣。

聲明:品牌之聲相關資訊均屬創意内容,非福布斯編輯内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