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亞盛農業研究院:強科技 謀布局 振興百合産業發展

作者:蕭峥向你展示了潮流

當下,走進位于亞盛農業研究院的農業農村部耕地保育技術重點實驗室,透過觀察窗,可以看到整齊擺放的蘭州百合脫毒試管苗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多年來,為解決百合種源問題,亞盛農業研究院一直從事百合種質資源收集、優良新品種選育和脫毒良種繁育等工作。

亞盛農業研究院:強科技 謀布局 振興百合産業發展

建立種質資源庫,緻力解決種源退化

甜美的蘭州百合,因其獨特風味深受消費者喜愛,成為蘭州及周邊幹旱山區的重要特色農業産業。然而,近年來蘭州百合産業獨頭率嚴重下降,已不足20%,病毒積累嚴重,感染力超過90%,嚴重制約了百合産業的持續、高效發展。

“百合種質資源是發展百合産業和開展育種工作的物質基礎。沒有好的種質資源,不可能育出好的品種。”亞盛農業研究院百合團隊指導老師郭志鴻博士介紹到種質資源的重要性時說道。

為拯救蘭州百合的優良單株和優異類型,亞盛農業研究院在百合主産區持續進行百合種質收集和引進,共收集到237個蘭州百合優良單株,并以此為基礎建立了蘭州百合優良單株試管苗庫,通過植物組培技術進行擴繁儲存,為解決百合種源問題提供了資源保障。

亞盛農業研究院:強科技 謀布局 振興百合産業發展

多種育種途徑,加強百合新品種培育

“通過多種育種途徑,就能更快地培育出獨頭率高、生育周期短、營養成分高的百合新品種。”亞盛農業研究院百合團隊負責人張鑫介紹道,目前公司已對60多個蘭州百合優良單株開展品比試驗,對經誘導加倍獲得的500多份多倍體材料完成了田間種植,通過生物學性狀調查,初步表現出植株莖稈粗壯、葉片寬厚、鱗片肥厚等多倍體典型特征。

百合研究團隊還以蘭州百合為親本之一,與生長勢強、鱗莖膨大快、口感好的百合雜交,以期克服蘭州百合增重慢、生産性能差的問題,并探索培育食用觀賞兼用型百合新品種。目前,該團隊已培育雜交後代7000多份,移栽1000多份。通過田間性狀調查,已初步篩選出一些獨頭率高、增重快、食味性好的優良新品系。

亞盛農業研究院:強科技 謀布局 振興百合産業發展

持續優化種源,加大脫毒良種繁育

“目前蘭州百合市場優質種源極度缺乏,開展蘭州百合脫毒良種繁育迫在眉睫。我們計劃通過開展蘭州百合脫毒試管苗擴繁和脫毒良種繁育,與蘭州百合主産區有能力、願合作的農戶聯合進行脫毒種源增産增收效果示範工作,盡可能擴大優質種源增産增收的顯示度,為脫毒良種打開市場奠定基礎。”亞盛農業研究院副院長鄭富國強調了此項工作的重要意義。

目前,亞盛農業研究院已生産蘭州百合優株脫毒試管苗30多萬株,在溫室移栽試管苗20萬株,生産的脫毒籽球已在榆中縣北山大田示範種植,畝産可達到3000斤以上。通過開展該項工作,将促進蘭州百合種質的有效保護和高效利用,加速百合優良新品種選育和脫毒良種繁育和推廣程序,推動百合種源更替,促進蘭州百合産業高品質發展。(張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