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正式叫停中國電池元件,若美車企使用,無法享受7500美元補貼

作者:公冶翌萱
美國正式叫停中國電池元件,若美車企使用,無法享受7500美元補貼

美國"綠色保護主義"新規重挫中國電池企業

朋友,最近有沒有關注美國政府出台的一項新規定?這項新規直接将中國主要電池生産企業拒之門外,在美國電動汽車市場"遭遇滑鐵盧"。

新規主要内容:從2024年開始,如果美國生産的電動汽車含有由中國等"受關注外國實體"制造或組裝的任何電池元件,将無法獲得聯邦政府高達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這意味着,一些熱門車型如特斯拉型号、大衆ID.4等都将失去補貼資格。

美國正式叫停中國電池元件,若美車企使用,無法享受7500美元補貼

影響幾家歡喜幾家愁:這無疑是一記重擊,直接将中國龍頭電池企業如甯德時代、比亞迪等拒之門外。它們在美國市場的擴張步伐将受阻,未來或将面臨被邊緣化的風險。一些美國本土電池企業如Panasonic、LG能源方案等将獲利。

消費者遭殃:新規不僅影響電池企業,也将傷及美國消費者。有稱,如果特斯拉Model Y無法獲得補貼,其售價将增加近20%,對消費者來說"吃力不讨好"。一些中産階級家庭想買電動車的夢想,可能就此擱淺。

美國正式叫停中國電池元件,若美車企使用,無法享受7500美元補貼

美國"去風險"新規擾亂全球産業鍊

新規條款詳解:除了2024年開始對電池元件實施限制外,從2025年起,新規将進一步擴大限制範圍。如果電動汽車所用的關鍵礦物,如锂、钴、鎳等,是由中國等"受關注實體"開采、加工或回收,同樣無法獲得稅收抵免。

這無疑是一記"當頭棒喝",直接切斷了中國在上遊原材料供應鍊的參與。即便電池是在美國本土生産,隻要使用了中國供應的礦物,也将失去補貼資格。

美國正式叫停中國電池元件,若美車企使用,無法享受7500美元補貼

美方動機解析:美方推出這一系列"去風險"新規,顯然是出于維護國家能源安全的考慮。他們希望通過發展本土電動車産業鍊,減少對中國供應鍊的依賴,以防被"卡脖子"。

但這種做法無疑帶有濃厚的"逆全球化"色彩,違背了市場經濟原則和世貿組織的公平競争規則。它不僅損害了中國企業的利益,也将擾亂全球産業鍊的正常運轉。

美國正式叫停中國電池元件,若美車企使用,無法享受7500美元補貼

影響幾何?新規一出,全球産業鍊無疑将遭受沖擊。中國企業在美國市場的前景堪憂,未來可能被進一步邊緣化。全球電動車行業的發展也将受阻,因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池和關鍵礦物供應國。

中美新能源較量更新 呼籲維護公平競争環境

面對美國的"綠色保護主義"新規,中方自然不會坐視不理。商務部已經表态,将采取必要措施維護自身權益,反對美方的歧視性做法。

美國正式叫停中國電池元件,若美車企使用,無法享受7500美元補貼

中方可能反制:中方可能會在世貿組織平台上提出申訴,質疑美方新規違反世貿組織原則。同時也可能對美國電動車企業實施反制措施,限制它們在中國市場的準入。

一場新的中美能源博弈已拉開序幕。雙方恐怕都不願輕易讓步,未來或将陷入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

中美對抗加劇:中美兩國在新能源領域的較量已經持多年。從雙方對稀土、光伏等産品互相加征懲罰性關稅,到美方扣押中國企業人員,再到最新的"去風險"新規,雙方都在努力削弱對方的競争力。

美國正式叫停中國電池元件,若美車企使用,無法享受7500美元補貼

這種"你傷我一處,我傷你一處"的做法,無疑将加劇兩國在新能源領域的對抗和脫鈎,阻礙全球能源轉型程序。

呼籲維護公平競争:我們當然了解美國維護國家利益的訴求,但這種做法已經嚴重違背了市場經濟和自由貿易的原則。它不利于全球産業鍊的正常運轉,也将傷及美國消費者自身利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