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為何第一次寵幸男寵之後,激動地顫抖不已

作者:單純生活家PvR

"她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為何第一次寵幸男寵之後,激動地顫抖不已"這個話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熱議。武則天作為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一言一行備受争議和質疑。當她第一次寵幸男寵時,竟然激動到顫抖不已,這讓人們不禁産生許多疑問。她作為一代女皇,為何會如此失态?是出于愛慕之情還是别有隐情?她又是如何一步步走上皇位,最終成為獨攬大權的女主人翁?她在位期間又做了哪些讓曆史為之側目的舉措?這背後又藏着怎樣的故事?讓我們一探究竟,解開這個曆史之謎。

她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為何第一次寵幸男寵之後,激動地顫抖不已

家世坎坷,命運多舛

說起武則天的身世來,着實令人扼腕歎息。她出生于一個商賈之家,家境雖然不算太差,但也稱不上富裕。最要命的是,在她尚幼的時候,父親便英年早逝,她随着母親相依為命,過着清貧卻光明的生活。

她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為何第一次寵幸男寵之後,激動地顫抖不已

當時的社會風氣,重男輕女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是武家這種小戶人家,更是如此。作為一個女孩子,在家中地位自然是最低的。武家雖在當地也算有些門閥,但一旦家境一落千丈,這門閥體面也就蕩然無存了。

武則天的母親雖然操持家務,但畢竟婦人無才,難以撐起整個家計。為了養家糊口,母女二人時常要看他人臉色行事。時而去人家幫傭,時而去做些粗活賺錢,日子自然過得十分艱辛。

雖然家境貧寒,但武則天自小就賥性聰穎,而且天生一副絕色容顔,使她在這種環境中也算是錦上添花。當地有不少書香門第的子弟,見了她都稱贊有佳人出淮陽。

她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為何第一次寵幸男寵之後,激動地顫抖不已

然而,這副絕色容顔卻也給武則天帶來了不少災禍。當地一些流裡流氣、沒有正經事做的纨绔子弟,見她貌美,便時常尾随騷擾,惹是生非。有幾次,武則天差點遭到不堪的事情,她的母親隻能搬家躲避。

寵幸皇子,迷途知返

雖然武則天家境貧寒,但她那過人的美貌卻廣為傳頌。當時朝野之間,競相張羅着為武則天這朵絕世佳人物色一門好親事。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有一位太監提了她的名字,說她貌美絕倫,當可進宮伺候皇上。

她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為何第一次寵幸男寵之後,激動地顫抖不已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當朝皇帝李世民的耳中。作為開國之主,李世民自己已年過半百,但對美色還是趨之若鹜。一聽說武則天這麼标緻,便立刻吩咐人将她召入後宮。

武則天得知這個天賜良機,自然是感激涕零。她再窮也是門當戶對的人家,進了後宮可就有了一條出人頭地的路子。于是,她拜别母親,洗淨打扮一番,便被太監領入了紫禁城。

剛一進宮,武則天那絕世容顔便驚動了整個後宮。當時後宮中怨婦也不在少數,她們見了武則天的美貌,便暗暗嫉妒起來,生怕這個新人會搶走皇上的寵愛。

她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為何第一次寵幸男寵之後,激動地顫抖不已

果然,等到李世民見了武則天之後,頓時對她贊不絕口。當時武則天尚年輕,肌膚勝雪,絕代有佳人。李世民見狀,當即将她納入後宮,并賜她"武媚娘"這一雅号。

如此一來,武媚娘在後宮的地位也就水漲船高了。她雖年輕但聰明過人,很快就趁熱打鐵,拜李世民為師,學習琴棋書畫等一應閨房之藝,以期赢得皇上的更多歡心。

每每遇到李世民賞鑒詩詞,武媚娘都能對答如流,給皇上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就這樣,她的名聲越來越響亮,成為後宮中數一數二的佳麗。

她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為何第一次寵幸男寵之後,激動地顫抖不已

然而好景不長,武媚娘卻在一件事情上徹底丢失了李世民的寵愛。那是有一次,李世民打馬時騎術高強,武媚娘在一旁觀看,不由得叫好連連。

誰知,這一番善意的誇獎卻讓李世民大為惱火。他認為,武媚娘作為一名女子,竟如此馴馬失儀,已經失去了女兒家溫柔賢淑的本分。從此,他對武媚娘便是冷言冷語,逐漸無心戀戰。

策動政變,廢立新朝

她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為何第一次寵幸男寵之後,激動地顫抖不已

就在武媚娘被李世民冷落之後不久,太子李治便與她結下了不解之緣。二人自相遇起,便暗生情愫,你侬我侬,孰不知是計較較深。

當時的李世民上了年紀,身體每況愈下,朝政大權漸漸落到了李治手中。作為儲君,李治自有一股要統禦天下的雄心壯志。而武媚娘這個嫔妃,恰恰成了他心頭的一根大刺。

李治固然對武媚娘有幾分憐愛,但更多的則是惺惺相惜。在他看來,武媚娘非池中物,足智多謀,正合他的心意,可以輔佐他将來執掌朝政。于是,李治對武媚娘竭力壓抑,希望她能保全自身。

她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為何第一次寵幸男寵之後,激動地顫抖不已

武媚娘自然也看出了李治的用意,于是與他遂成夙夜私語。隻是眼下李世民猶在,她不敢造次,隻得暗送秋波,用眼神傳情。直到有一天,李世民駕崩,太子李治終于正式繼位登基,武媚娘的前程也就揚眉吐氣了。

新帝登基,自然要選驸馬賢佐以輔,武媚娘便是當仁不讓的首選。不過朝野上下,對武媚娘這個出身低微的女流之輩,自然是一片反對聲浪。紛紛上書請旨,認為她風流放蕩,并不夠資格執掌後宮大權。

李治自然是拗不過朝臣們,隻好将武媚娘趕出後宮,勒令她剃度出家為尼。武媚娘雖在宮中吃盡了冷暖,但畢竟是個精明女子,也明白這其中的陰私。于是她便将計就計,暗中使了一些小手段,終于打動了李治的心。

她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為何第一次寵幸男寵之後,激動地顫抖不已

經過幾番周旋,李治終于不顧朝野反對之聲,硬是将武媚娘重新接回了後宮,給她賜了"武氏"這一尊号。從此,武氏的後宮權力便坐穩了,連同朝政大權,也漸漸操控在她手中。

專制暴虐,民不聊生

一旦掌握了實權,武則天就顯露出了她那專橫跋扈的一面。她不僅在朝中肆意妄為,對朝野文武也是橫行無忌,簡直就是一言堂之尊。

她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為何第一次寵幸男寵之後,激動地顫抖不已

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武則天先是在朝廷中大肆削藩,連根拔起那些異己分子。凡是對她有半點懷疑或不滿的大臣,便被武則天以種種罪名誅殺,甚至有時還連九族都給誅了個幹淨。

就連最親近的人也常常遭殃。有一次,武則天的獨生女兒不小心說漏了她的一些隐私,她便大發雷霆,命人當場掐死了這個可憐的小女孩。

如此殺戮和血腥,讓整個長安城中籠罩着一片惶惶恐懼的氛圍,莫敢有言,人人自危。隻要一有一點不順武則天的意,立刻便要伏法受罰,家破人亡。

她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為何第一次寵幸男寵之後,激動地顫抖不已

在肅清異己這一點上,武則天做得是相當絕,确實讓整個朝野上下都俯首稱臣,誰也不敢有一點違抗之心。但同時,她在經濟政策上的種種做法,卻也讓民間生活陷入了更加困頓的境地。

為了斂财用于鋪張浪費的生活,武則天加重了百姓的賦稅,甚至連每年的征糧數額都增加了一倍有餘。民間自然是怨聲載道,處處透着一股子對她的不滿。

武則天這時倒也知道民怨的嚴重性了,于是命朝野官員編排一些虛假的政績,上奏給她。她自己也時常巡視各地,準備讓人大加粉飾,以掩蓋内裡的不安定。

她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為何第一次寵幸男寵之後,激動地顫抖不已

就在軍民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際,武則天自己倒是在宮中過着逍遙自在的日子。她納了不少寵姬男寵,整日無所事事,意馬心猿。這其中尤以她對男寵薛懷義的寵愛最為無度。

權力膨脹,遭衆人棄

武則天掌權多年,權力越來越膨脹,做事也越發乖戾橫行。她不僅在朝政上肆意妄為,連對佛老諸教的态度也極為不敬。

她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為何第一次寵幸男寵之後,激動地顫抖不已

當時,佛教在中原地區已經傳播了數百年,深入民心。武則天本人雖是虔誠的佛教徒,但在她統治後期,卻做出了一些令佛門側目的荒唐事。

有一年,武則天忽然稱自己乃是千古久遠的"真人"轉世,是佛祖的化身。為此,她還下令在全國各寺廟,必須供奉她的真身像,不得不從。誰要是有違背這道旨意,立刻就要嚴懲不貸。

面對武則天這種無理的指令,佛門自是躬不能欺,隻得聽從施行。但佛門中人對此卻憤憤不平,私下裡已經把武則天歸為"妖孽"一類,認為她是在亵渎佛門聖教。

就連當時其他的教門,如道教等,也深受武則天的打壓。她一心隻想在全國推廣佛教,卻不想其他教門也是民間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于是,武則天又下令,在全國範圍内取締道教,将所有道觀全部拆毀。

像這樣對宗教的壓制行為,不知給武則天招來了多少怨怼。到最後,她已經被視為亵神者,是所有宗教徒共同的敵人。在軍民和宗教徒的雙重壓力下,武則天的統治地位自然就更加岌岌可危了。

果不其然,随着時日的推移,武則天的江山社稷開始節節敗退。當年跟随她一同打天下的功勳大将,如安祿山、李林甫等人,紛紛歸順新的皇室,導緻她四面楚歌,内憂外患。

最後,在一次戰亂中,武則天被迫退位,由她在位時新立的周朝滅亡。她本人最終被流放到了雲南當地,就這樣過着孤苦伶仃的晚年生活,一曲遊離紅塵的人生遺恨也就到此為止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