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軍3名士兵追擊200名印軍,當地人見後調侃:逃命的速度真快

作者:社會新聲浪

沒人喜歡戰争,因為戰争的殘酷遠大于戰争的好處,當然有些時候戰争是無法避免,比如家國被侵略,不得已隻能靠着戰争打跑敵人。

中國的解放戰争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的,雖然很殘酷,但從此中國人站起來了,不再是西方侵略者眼中砧闆上的肉。

新中國成立之後,一直本着與世界各國和平友好相處的原則,不願意與其他國家發生戰争,但這并不代表中國還像清末那樣任人欺負,可以随意侵占中國的領土。

我軍3名士兵追擊200名印軍,當地人見後調侃:逃命的速度真快

上個世紀60年代,中印邊境因印度屢次挑釁,并且對大陸邊境軍隊發動大規模襲擊,中國為了保證領土完整,不得已反擊自衛,中印之戰爆發。

這一戰中國解放軍英勇無比,在邊境打得印度軍隊潰不成軍,甚至出現過三名解放軍數次将印度一個炮兵團打退,落荒而逃的事情。雖然這些印度兵也曾還擊過,可一個兵團最終打不過三個解放軍,這到底是中國軍人太過英勇,還是印度軍人戰鬥力太差?

我軍3名士兵追擊200名印軍,當地人見後調侃:逃命的速度真快

麥克馬洪線

近代曆史上印度與中國一樣,都被西方列強侵略過,都曾淪為西方殖民地,後來印度在二戰後得到獨立的機會,1947年印度建國,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而中國在結束八年抗日戰争之後,也在1949年成立新中國,成為一個獨立民主的國家。

獨立後的印度與中國的關系一直都比較融洽,畢竟大家在近代都有一樣的遭遇,都是靠着抗争最終取得國家獨立,再加上都是鄰國,也有着千年來的友誼,是以印度與中國關系才會友好。

事實上當新中國成立之初,英美這些資本大國就開始孤立中國,排擠中國,當時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非常尴尬,甚至一度陷入困境。

我軍3名士兵追擊200名印軍,當地人見後調侃:逃命的速度真快

可那時中國與印度的關系卻很友好,印度也是第一個承認中國地位的國家,可以說當時的中國與印度的關系非常親密。可惜這種親密的關系卻因為殖民者故意留下的曆史遺留問題,最終漸漸惡化。

而這個曆史遺留問題,就是英國人在殖民統治印度之時,炮制出的一個空口無憑的麥克馬洪線。按照當初英國殖民者的說法,印度與西藏邊境的這條麥克馬洪線,比原有的藏印邊境傳統線,要多侵占中國西藏九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作為英屬印度的領土。

要知道英國人是無權割讓中國西藏的領土,也就是說殖民地時期,英國人劃定的這條麥克馬洪線根本就是無效的。

我軍3名士兵追擊200名印軍,當地人見後調侃:逃命的速度真快

但在印度人認為,麥克馬洪線是有效的,這些土地應該屬于印度,于是這些土地的所有權就成為了中印之間的沖突所在。

中國與印度一直在邊境領土上存在很大的争議與困擾,主要也是因為這條麥克馬洪線。如果沒有殖民者僞造的這條麥克馬洪線,中印之間不可能存在領土糾紛。

但國土完整是神聖不可被侵犯的,不管什麼原因,西藏這九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都是中國的領土,不管付出什麼代價,中國不可能再像清末那樣,被侵占領土。

我軍3名士兵追擊200名印軍,當地人見後調侃:逃命的速度真快

中印之戰

雖說當時中印之間的邊境确實有争議,但中國是一直是希望通過和平談判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事實上中國也确實是這樣積極地去做,從未在邊境挑釁。但上個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印度在西方一些國家的挑撥之下,開始在邊境不斷挑釁。

甚至不惜犧牲多年與中國的友誼發動戰争,1959年印軍越過麥克馬洪線,侵入大陸西藏馬及敦地區南端的朗久村,并對大陸邊境軍隊猛烈開火,中國不得已隻能反擊。

我軍3名士兵追擊200名印軍,當地人見後調侃:逃命的速度真快

當時的中國處于無比艱難的時期,西方一些國家開始對中國制裁,而蘇聯也與中國決裂,毫不誇張地說,那時的中國正在内憂外患之時。

正是因為如此,印度的高層認為機不可失,更加認為中國無力與印度打這麼一戰,中國軍隊的戰鬥力會相當低下,甚至他們認為印度的軍人與中國軍人較量,可以以一敵十。

正是這種自信到狂妄的态度,以及中國劣勢的處境,讓印度有恃無恐,更加肆無忌憚。1962年,印度軍隊大規模越過麥克馬洪線,并在車東建立哨所,而且印度竟然将麥克馬洪線以南數英裡的山口多拉作為這個哨所的名字,印度的野心不言而喻。印度的主力軍隊進入多拉哨所,印軍上下全軍武裝,随時全面進攻中國軍隊。

我軍3名士兵追擊200名印軍,當地人見後調侃:逃命的速度真快

雖然中國不想開戰,但當時的情況,印度随時就要打上門來。為了國土的完整,也為了民族的尊嚴,中國不得已再次拿起槍杆保衛國土,中印戰争正式爆發。

神話般的戰績

當這場印度人期待已久的戰争爆發後,似乎印度軍隊的戰鬥力超出了印度人的想象,印度人沒有看到他們的軍人可以一敵十的場面,反倒是印度軍人落荒而逃的場面時常出現。

甚至連印度人自己都調侃中印戰争中,印度軍人逃跑的速度是相當迅速。

我軍3名士兵追擊200名印軍,當地人見後調侃:逃命的速度真快

而其中最著名的一場戰役,就是中國三個解放軍數次打敗印軍。甚至這三名解放軍追着印軍打,愣是追着印軍跑了十五裡地。似乎聽起來很難以置信,但這确實是真實發生過的。

據說這場戰役原本是中印主力在大戰,但由于印軍一如既往的逃跑,再加上當時是夜晚交戰,很多解放軍戰士打着打着就與主力部隊走散。

當時第163團9連4班的副班長龐興國遇到同樣是走散的6班戰士王世軍、冉福林和8班副班長周文軒,他們四人商量了一下,組成一個臨時戰鬥小組,繼續追擊印軍。

我軍3名士兵追擊200名印軍,當地人見後調侃:逃命的速度真快

正好他們遇到了印軍一個500人的炮兵團,于是決定分兩個小組,一組正面襲擊印軍,一組側面襲擊印軍。雖然雙方實力相差巨大,但龐興國等人毫不畏懼。

剛開始襲擊印軍,印軍立刻逃跑,他們擊斃很多印度軍人,并且還占領了炮兵陣地,繳獲印軍加榴炮七門,汽車兩輛以及電台四部。

由于夜晚太黑,周文軒與其他三人走散,龐興國決定乘勝追擊,于是龐興國等三人繼續追擊逃跑的印軍。拂曉時分,他們又發現200人的印軍,他們繞到印軍的後面,三人從三個方向朝着印軍扔手榴彈,毫無防備的印軍頓時潰不成軍,開始逃跑。

我軍3名士兵追擊200名印軍,當地人見後調侃:逃命的速度真快

龐興國他們三人又繼續追擊這些印軍跑了十幾裡地,後來這些印軍發現隻有三名解放軍之時,印軍開始反擊,但龐興國三人先發制人,搶先開火,很多印軍死在龐興國三人的槍下。

印軍再次落荒而逃,龐興國等三人也一直窮追不舍,直到追出十五裡地外,他們三人才遇到我軍的主力部隊。戰後龐興國榮獲一等功,其他三人榮獲二等功。

我軍3名士兵追擊200名印軍,當地人見後調侃:逃命的速度真快

結語:

最終上個世紀的這場中印之戰,中國以絕對的優勢取得了戰争的勝利。其中

三名解放軍就敢追擊幾百人的敵軍十幾裡地,足以說明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膽識與智謀,這也是中國解放軍能夠勝利的關鍵所在。

當然曾經的印軍也在二戰中有過出色的表現,也曾為國家獨立抛灑過熱血,說印度軍隊戰鬥力十分低下,似乎也有些說不通。可印軍在中印戰争中的表現,除了讓人覺得可笑以外,似乎找不到任何值得稱贊的地方,是什麼讓一隻軍隊沒戰鬥力呢?也許侵略别人的土地總是沒有保衛自己國土那麼讓人不顧一切吧,就比如中印戰争中,中國軍隊與印度軍隊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