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徽宗當皇帝:天上掉下來的帽子,登基全靠豬敵手的幫忙

作者:朋

宋朝王朝綿延三百多年,可謂盛世一時。然而,在這漫長的歲月裡,有一位皇帝的登基之路可謂别開生面。他原本不是皇儲,甚至都不在嫡長子的考慮之列。但卻在一場宮廷争鬥中,憑借着一個意想不到的助力,最終戴上了皇冠。這段傳奇經曆,恰如皇帝随随便便從天上掉下來一樣離奇古怪。到底發生了什麼?

宋徽宗當皇帝:天上掉下來的帽子,登基全靠豬敵手的幫忙

一. 神宗的嫡長子相繼離世,皇儲之位陷入困境

大宋王朝自從太祖趙匡胤開國以來,一直延續着嫡長子繼承皇位的傳統。宋神宗趙涥在位期間,共有十四個皇子,本想培養嫡長子為儲君,確定王朝基業長青。然而命運無情,神宗的皇子們命運多舛,八個皇子相繼夭折。這八位原本有望承繼大統的儲君候選,全部于少年時期便離世,令神宗痛失嫡長子接班人選。

宋徽宗當皇帝:天上掉下來的帽子,登基全靠豬敵手的幫忙

面對儲君人選剩餘無幾的困境,神宗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幸存的六個兒子。六子趙煦品行端正、資質過人,于是被神宗欽點為太子,成為皇儲候選人。趙煦也沒有辜負神宗期望,在七歲那年,宋哲宗駕崩,趙煦繼位,成為宋朝第七代皇帝。可謂皇儲之位如日中天般确定無疑。

誰曾想,命運捉弄人,宋哲宗在位僅十年,竟然也夭然逝世,而且還未能立儲。作為宋朝的第七代皇帝,哲宗應該決定第八代皇帝的繼承人選,但他既無嫡長子,後宮也未有儲君人選。這無疑給宋朝王朝未來基業留下了極大隐患。

宋神宗一生生下十四個皇子,但僅存六子都仰賴哲宗指定繼承人選了。如今哲宗再無後嗣,儲君之位陷入了空虛。向誰将此重任委以托孤重擔?面對儲君空缺困局,朝野心生惶恐,宋朝六子之中,将由誰來接班?一場關乎王朝基業的宮廷大鬥争,就此拉開序幕。

宋徽宗當皇帝:天上掉下來的帽子,登基全靠豬敵手的幫忙

二. 繼承人之争引發宮廷内鬥,尋常人難做主

宋哲宗駕崩無嗣,朝野上下頓時進入了權力真空。作為宋神宗遺孀的向太後自然肩負起挑選儲君的重任。誰能衣缽傳人,繼承大統,這關乎王朝未來的重大問題,勢必引起宮廷巨變。

向太後于是召集文武百官,就儲君繼承問題廣開言路。首先發言的是宰相章惇,這位曾經與宋哲宗同期讀書的老朋友,如今權傾朝野。章惇開門見山:"母以子貴,理應立先帝同母弟弟簡王"。意指應該立神宗第十三子趙佖為儲君,因其與哲宗同出一母朱太妃的腹中。

章惇的提議一出,立刻掀起了朝野哄動。向太後是宋神宗正室,生育嫡子嫡孫的權力無人可比。如今章惇居然要向太後讓賢,推舉庶出的簡王繼位,這無疑是對向太後權威的公然挑釁。向太後勃然大怒,當即呵斥章惇:"宰相說的是什麼話啊?什麼叫同母弟啊,這六個皇子難道不是朕的兒子嗎?"

宋徽宗當皇帝:天上掉下來的帽子,登基全靠豬敵手的幫忙

言辭之中,顯然是向太後對章惇的提議極為不滿。向太後作為正統皇後,自然希望能夠在儲君繼承問題上掌控主動權。倘若章惇一意孤行,硬是推舉簡王繼位,那麼朱太妃的勢力就将在後宮中揚眉吐氣,向太後的地位将遭受嚴重削弱。

章惇的這一提議自然是得罪了向太後。可宰相畢竟是朝野實權人物,難以全然無視。于是章惇又提出了另一個方案,他說:"按照長幼之序,當立九子申王。"這個九子申王趙似的确比簡王趙佖的排行要靠前,而且又是宋神宗嫡子嫡孫。隻可惜申王患有重度的眼疾,一隻眼睛完全失明。

三. 徽宗憑借三大意外利器,意外坐上帝位

在章惇和向太後對簡王及申王傾力相持不下之際,徽宗趙佶這個原本完全不在儲君考慮範圍之内的人選,意外地獲得了登基的機會。這其中暗藏了三個意外的利器,為徽宗最終能夠登基做了關鍵的鋪墊。

宋徽宗當皇帝:天上掉下來的帽子,登基全靠豬敵手的幫忙

首先是一語成谶的"吉人天象"預言。據說當年徽宗降生時,朝野上下發現北鬥七星異常明亮,有高人占蔔曰:"此子非同小可,定将萬年太平紀。"一語驚人,竟然預言這個孩子将來必将掌握大權。雖然無人當時在意,但這個預言在徽宗意外繼位後,卻被視為一種"天意昭彰"的證明。

其次是徽宗取名"迎端"的新殿,亦暗藏着皇儲迎接的隐喻。這座殿堂最初是為了供奉徽宗祖上的牌位所建,取名迎端殿,寓意是迎接上一代先人回來就位。許是命中注定,這一迎端之名,竟然成為了徽宗迎接皇儲大位的預兆。

最後則是朝野輿論對徽宗造勢。徽宗趙佶雅好書畫,生性縱肆放蕩,素有"纨绔子弟"的稱号。但在儲君大位出現真空之際,卻有輿論之聲呼籲"端笏可立",将徽宗推到了朝野視野中。"端笏"二字與徽宗的"端王"雷同,更有"端笏"寓意王位的暗示,令徽宗成為備受關注的儲君人選。

三大利器雖然看似偶然,卻暗合了徽宗即将成為儲君的大勢所趨。加之章惇和向太後之間對于簡王和申王的争執難解,朝野民心開始搖擺動蕩。于是徽宗趙佶這個原本完全不在考慮範圍内的儲君人選,竟然憑借着偶然的天時地利人和,意外地成為了被推舉的對象。

宋徽宗當皇帝:天上掉下來的帽子,登基全靠豬敵手的幫忙

四. 豬隊友章惇的無心插柳,成就了徽宗的意外王儲

在徽宗趙佶意外進入儲君人選視野之時,朝中實權人物章惇卻成為了一個決定性的推手,雖然他原意并非如此。

作為宰相,章惇自然是希望能夠在儲君繼承問題上把持主導權。當時他已經明确提名簡王和申王作為儲君人選,并試圖推行自己的主張。但向太後對章惇的建議根本不予理睬,反而對章惇的行為耿耿于懷。

原因在于,章惇對徽宗一直暗懷芥蒂。徽宗趙佶年少時好谀詞遊,曾被章惇斥責為"纨绔子弟"。此後章惇更是對徽宗的放蕩生活行徑深惡痛絕,認為徽宗根本不配為儲君。是以當徽宗意外被民間推舉為儲君人選時,章惇對此更是格外反感。

宋徽宗當皇帝:天上掉下來的帽子,登基全靠豬敵手的幫忙

于是章惇毫不客氣地當着向太後的面,直斥徽宗"無德無能"、"癡呆放蕩"。他認為徽宗"生性頹廢,骨子裡就是個不學無術的敗類",絕不配為儲君。言辭之中,章惇對徽宗的人品及修為是徹底否定和貶低的。

面對宰相如此肆意挪撅,向太後勃然大怒,痛斥章惇"亂了軍心"。她認為,章惇竟然如此公開羞辱儲君人選,等于是在朝野之間宣揚王室無人可繼,這無異于對王朝造成極大動搖。

最終,向太後徹底翻臉不認章惇,下定決心另立新人為儲君。而徽宗趙佶,反倒因為章惇的無心诽謗,成為了向太後報複宰相的最佳選擇。于是徽宗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被選為了儲君繼承人。

曆史的命運弦往往是反反複複、曲曲折折,章惇為了阻止徽宗登基,最終卻成為了徽宗意外登基的最大推手。命運無情,亦如此有趣。

宋徽宗當皇帝:天上掉下來的帽子,登基全靠豬敵手的幫忙

五. 徽宗浪子當王顯示昏庸,宋朝由盛轉衰

徽宗趙佶在一番波折之後,最終在1101年正式繼承皇位,登基稱帝。作為意外王儲,徽宗能否善始善終、繼承宋朝太平盛世,成為當時朝野上下所關注的焦點。

然而很快,徽宗就用他的一言一行證明了自己根本無資格坐上帝位。他登基之初并未虛心納谏,反而玩忽職守、荒淫無度。每日裡過着酗酒縱色的揮霍生活,從不理睬朝政,更無半點為民作主的自覺。

宋朝相沿已久的科舉制度,在徽宗統治下也出現了嚴重的問題。當時流行"今年東京,明年嶽陂,應試全憑金錢換"的說法,官場黑暗、貪腐程度令世人咋舌。作為皇帝,徽宗卻對此熟視無睹,從不加以整饬。由此可見,徽宗并非一個合格的國家上司人。

在徽宗的昏庸暴政之下,權門宦族漸漸蠢蠢欲動。當時大臣王黼的兒子王嵩,被賜綠襖加身,授予太師權力。這位"衣綠肩攜朝珠翠"的新晉寵臣,開始大權獨攬,朝不讨纥。接着,時任相國的毛綽,又把持了門閥。朝野之間大大小小的宦門閥黨,開始在朝政上您來我往、黨争不休。

一派昏亂景象,與昔日宋朝太平盛世之景可謂判若兩人。徽宗上位後的種種失政,無疑使得宋朝走向了第一步衰落的道路。此後曆朝對徽宗評價也是貶低無比,認為他"渾身上下尋不出三分才能",是一代昏君。宋朝盛世由衰,正是從徽宗這個浪子當王開始,一步步走向了沒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