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 群頑侵掖烽煙急 夏堡反擊頑消迹

作者:回顧曆史
(10) 群頑侵掖烽煙急 夏堡反擊頑消迹

平度縣裡有一位野心家,名叫張金銘,山東定陶縣人,“七七”事變前是平度縣立中學校長。1937年冬,他到徐州利用“學興社”的關系取得第五戰區直屬第十六支隊司令的委任,又利用同鄉何思源、劉導光的關系取得平度縣長的職銜,1938年1月,傳回平度在祝溝一帶拉起了1700多人的武裝,自稱中将司令。他企圖在膠東稱王稱霸,為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就到處下委,先後在平度、即墨、萊陽、招遠、栖霞等縣委任了11個司令。

三支隊攻下掖城後,張金銘即派他的參謀王東朗來掖縣委任鄭耀南為少将支隊長,當即被正顔謝絕。王東朗不死心,又到三支隊駐夏邱堡的第七大隊和駐東宋的第四大隊進行拉攏,遭到徐承訓、王兆麟大隊長的嚴辭拒絕,将他攆走。

王東朗在掖縣碰了一鼻子灰,回到平度向張金銘作了彙報。張金銘惱羞成怒,兇顔勃發,無恥地給三支隊捏造了十大罪狀,胡說什麼三支隊扣留了他們從天津運來的軍火,劫奪他們的财糧,襲擊其部隊等等,以莫須有的罪狀,煽動、拉攏萊陽、招遠和栖霞各部土頑搞反共磨擦。5月6日,土頑分四路同時向縣邊境進犯,妄圖将我三支隊一口吞掉。

張金銘集中了五、六百人,以李德元為先鋒進攻夏邱堡的第七大隊。大隊長徐承訓指揮部隊與頑軍激戰了一天,三支隊軍需處派軍械股長宿銘三押送彈藥到夏邱堡,協助他們進行反擊,因頑敵不斷增援,我寡不敵衆,撤出了夏邱堡。撤退時,宿銘三一連打倒三、四個敵人,敵人便集中火力向他射擊,宿負重傷,擡至掖城梅鐵醫院,搶救無效不幸犧牲。

萊陽國民黨頑固派劉東陽部三、四百人進攻我駐郭家店第一大隊的一個中隊。由于我中隊毫無準備,敵衆我寡,犧牲2人,被俘30多人,被奪去大槍20多支。頑軍在郭家店大肆搶奪,全鎮40多戶商店多被搶劫,搶走自行車40多輛,損失慘重。此外還有栖霞的秦毓堂進攻我駐驿道的第九大隊,招遠的焦盛卿500多人進攻我朱橋的第五大隊。

國民黨四路頑軍糾集了兩千多人一齊向三支隊進攻,制造了膠東第一次大摩擦。一時掖縣邊境烽煙四起,匪勢洶洶,人心惶惶,大有烏雲壓城城欲摧之勢。

在此緊急關頭,我三支隊成立了前線指揮部,抵抗頑匪的聯合進攻。但是由于我軍沒有戰鬥經驗,對敵人采取兵來将擋,水來士掩的辦法,結果是四面出兵,分散了兵力,一時陷于被動的困境。夏邱堡方向張金銘第二次進攻,由于我兵力單,一度曾攻至白沙直逼鳳凰山;郭家店戰場是特務大隊長王東郊指揮,由于他不懂戰術,性情粗野,逼罵戰士一個勁的向前沖,使部隊遭受一定損失,士氣低落;朱橋戰場,焦頑從東、北兩個方向向我進攻,我第五大隊的大隊長孫象九率一個中隊在東,政委姜竟一率一個中隊在西,進行抵抗,直打到黃昏,孫象九不經請示下令撤退,頑匪便輕易地占領了朱橋。

在此危急情況下,支隊部下令撤掉了王東郊和孫象九的指揮職務,調第二大隊增援郭家店戰場,調第四大隊增援夏邱堡戰場,調第六大隊增援驿道戰場,調第三大隊及第五大隊駐石虎咀的中隊增援朱橋戰場。第三天晚上全面發動反擊,奪回了朱橋鎮。這時城南前線指揮改由張冠五負責。張是一介書生,沒有作戰經驗,他機械地搬用三國戰法,戰鬥失利,使戰場處于拉鋸狀态。

為了揭穿張金銘的陰謀,保衛掖縣抗日根據地,政治部起草了《告三支隊武裝同志書》,揭露其破壞團結抗戰的滔天罪行,昭告全軍指戰員,以砥砺士氣,堅決抵抗。

為了徹底粉碎張金銘發動的進攻,張加洛同志于5月10日冒着艱險,穿過焦頑的防線,擺脫了黃縣北馬紅槍會的攔截,當天到了黃縣中學八支隊司令部,向馬保三和張文通同志介紹了張金銘等土頑聯合進攻掖縣的情況。12日上午,三軍負責同志到達黃縣城,下午在八支隊司令部舉行膠東特委、三軍、八支隊、三支隊負責人聯席會議。

會議由馬保三同志主持,林一山同志報告了膠東形勢,說明三軍西上的目的,分析頑固派制造摩擦的原因;張文通同志報告了七、八支隊東上整編的經過;張加洛同志報告了張金銘等土頑四路進攻掖縣的形勢。經過讨論,決定由三軍、八支隊、三支隊這三支兄弟部隊組成抗目聯軍,由馬保三任聯軍指揮,林一山任政委,宋澄任政治部主任,趙修德任參謀長。還成立了前敵指揮部,由韓明柱任指揮,張加洛任政委,鄭耀南任副指揮。

會後,聯軍立即派八支隊參謀長劉光漢、軍政委員會副主席趙修德率領3個大隊和王本賢帶三軍兩個中隊增援掖縣。前敵指揮部按照韓明柱同志的建議,采取集中優勢兵力擊敗首敵的方針,将三支隊的5個大隊和八支隊的3個大隊共1000多人全部壓到夏邱堡戰場,三軍的兩個中隊留在城裡待命。鄭耀南、張加洛、趙森堂和劉光漢、趙修德等都到了白沙,在村東廟裡召開了大隊長以上幹部會議,進行戰鬥布置,決定正面以8個大隊主攻,2個大隊由兩側夾擊,留1個大隊做預備隊。

第二天拂曉前,各大隊開赴陣地,黎明時戰鬥打響。我軍向頑軍駐地槐樹莊、李哥莊、于家、魏家村發起攻擊,奪回四、五個村莊,迫使敵人全部撤到夏邱堡。午後,我軍圍攻夏邱堡,戰士爬上土圍子與頑軍交鋒,在我軍步步緊逼下,頑軍無力反擊,紛紛逃至高望山以南,消滅張碩100多人。戰鬥結束後,八支隊的8個大隊撤到東南山區休整待命,三支隊留下5個大隊駐守夏邱堡。

第三天下午,我軍正在夏邱堡國小召開戰鬥總結大會,忽聽四周槍聲大作,十六支隊又來偷襲。鄭耀南、張加洛同志立即指令各大隊投入戰鬥,鄭、張親赴陣地前沿指揮,在進行軍事反擊的同時,組織喊話,瓦解敵人。張金銘見頑軍士氣在我軍、政雙管齊下的強大攻勢下,被壓下去了,他又組織督戰隊、敢死隊,逼着士兵往圍子上爬,一批批頑軍被我猛烈的炮火打退,戰鬥一直進行到後半夜兩點,改人忽然全線撤退。

後從俘虜那裡得知,張金銘覺得自己的部隊爬圍子傷亡太重,便逼迫李德元部隊強攻,李為儲存實力,隻是消極應付,張乃破口大罵,李德元一氣之下丢下張金銘把自己的隊伍撒走了。張金銘見自己又損失了200多人,勢孤力單隻好撤退。

張頑失敗後,其他三股頑匪便不戰而退。這樣,近一個月的自衛反頑戰役到六月初即勝利結束。

這次反頑自衛戰,共殲敵300多人,保衛了掖縣抗日根據地,大振軍威,大煞頑匪的士氣,鼓舞了廣大群衆的情緒。六月中旬,張金銘因懾于我抗日聯軍的威力,害怕對他進行反擊報複,便主動派郭武林到黃縣膠東抗日聯軍指揮部進行談判。三軍代表高達三與三支隊代表張加洛同志參加了談判。在我們嚴辭指責下,他不得不承認自己主動進攻掖縣,負有肇事的罪責,并表示今後願意與我軍聯合抗戰,共同對敵。這是我黨、我軍在膠東首次獲得反磨擦戰役的重大勝利,大大打擊了頑固派勢力,為抗日力量的更大發展創造了有利的局面。

摘自萊州革命鬥争曆史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