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九登春晚的他晚年喪子,85歲患癌離世一年後,兒女為遺産對簿公堂

作者:謙語談書風

文|謙語談書風

編輯|謙語談書風

九登春晚的他晚年喪子,85歲患癌離世一年後,兒女為遺産對簿公堂

他是相聲界的“捧哏巨匠”,九登春晚,塑造了許多脍炙人口的佳作。然而,在事業上大放異彩,生活卻不盡如人意。

晚年喪子,經曆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苦楚,最終于85歲患癌離世。誰知,他走後,兒女竟為争奪家産對簿公堂,惹得一地雞毛。

那麼,這位“相聲大師”是誰呢?

這背後又藏着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

九登春晚的他晚年喪子,85歲患癌離世一年後,兒女為遺産對簿公堂

本文陳述内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永遠的遺憾

提起唐傑忠,許多人或許會感到陌生。但對于相聲迷們而言,這位被冠以“笑佛”之名的大師,卻是無人不曉。

他先後與馬季、姜昆等台柱搭檔,創作并演繹了《虎口遐想》《笑癖》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每逢唐傑忠攜搭檔在一地演出,票房就必将是一片空場,觀衆無不對他出衆表演贊不絕口。

憑借精湛的藝術造詣,他還斬獲了“侯寶林金像獎”、“中國曲藝牡丹獎”等重量級獎項,聲譽在外,可謂名滿天下。

九登春晚的他晚年喪子,85歲患癌離世一年後,兒女為遺産對簿公堂

然而,唐傑忠在事業上的精彩綻放,卻是以犧牲了家庭幸福為代價的。

1958年,他與妻子金文蘭結婚,起初,兩人其樂融融,金文蘭全力支援丈夫追求藝術夢想。

可好景不長,随着三個孩子的誕生,唐傑忠便開始身不由己地在家庭與事業之間徘徊。

為了應酬演出,他常年在外奔波,對孩子們的成長視而不見。

九登春晚的他晚年喪子,85歲患癌離世一年後,兒女為遺産對簿公堂

獨自一人操持家務、撫養三個孩子的重擔全都壓在了金文蘭的肩頭。

每當金文蘭陷入了難以為繼的困境,唐傑忠卻總是缺席。

就連孩子生重病時,唐傑忠也無法趕回照應。

有一次,大兒子患上了高燒不退的急症,差點兒喪了命。

九登春晚的他晚年喪子,85歲患癌離世一年後,兒女為遺産對簿公堂

那個夜晚,金文蘭獨自守在病床前,淚眼婆娑地看着兒子痛苦的模樣,卻又無助地祈禱着奇迹能降臨。

醫生無奈地說道:“如果第二天黎明前孩子還不退燒,就難以保住性命了。”

聽聞這話,金文蘭的眼淚“嘩”地流了下來,她感到深深的絕望。

然而,作為母親,她不敢有絲毫松懈,懇切地呼喚着孩子的名字。

九登春晚的他晚年喪子,85歲患癌離世一年後,兒女為遺産對簿公堂

時而用冰涼的濕毛巾給兒子降溫,時而掐着時間為他量體溫。

那一夜她終是熬過了人生中最殘酷的考驗,直到天明時分,兒子終于退了燒,金文蘭仿佛從生死邊緣被拉了回來。

看到兒子平安無事,金文蘭才敢閉上眼睛小憩一會,這一幕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動容。

可是,唐傑忠在這一切面前卻缺席了,他甚至沒有機會見證妻子的偉大。

九登春晚的他晚年喪子,85歲患癌離世一年後,兒女為遺産對簿公堂

當金文蘭淚眼汪汪地訴說着這一切,質問唐傑忠時,他也隻能暗自懊惱而已。

為了彌補妻子和子女們,唐傑忠将自己賺來的全部收入都交給了金文蘭,希望用物質的方式來填補感情的空缺。

然而,這種方式終究是治标不治本,随着時間的推移,三個孩子對父親的遺憾和怨怼越積越深。

大兒子結婚、女兒出嫁,唐傑忠都無緣現身,成為孩子們心中永久的痛。

九登春晚的他晚年喪子,85歲患癌離世一年後,兒女為遺産對簿公堂

每當兒女們在背後诘問唐傑忠為何對家庭如此薄情時,金文蘭都會極力為丈夫開脫,并告訴孩子們唐傑忠的缺席是出于無奈。

然而這樣的遮掩和開解是無法徹底挽回兒女對父親的失望的。

積年的隔閡和怨怼,最終在2005年被一個噩耗徹底引爆。

那一年,唐傑忠39歲的小兒子因病去世,唐傑忠備受打擊,一度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症。

九登春晚的他晚年喪子,85歲患癌離世一年後,兒女為遺産對簿公堂

那個噩耗猶如當頭一棒,将唐傑忠生平所有的遺憾和懊悔全部敲醒。

他開始反思自己作為一個父親的缺失,兒子的離世更是雪上加霜,成為了他一生中最痛的傷痛。

面對妻子的勸說,唐傑忠才意識到自己在孩子們成長的黃金時期裡是何等的缺席和冷漠。

于是,在晚年的時光裡,唐傑忠盡可能多地陪伴家人,參與兒女們的人生大事。

九登春晚的他晚年喪子,85歲患癌離世一年後,兒女為遺産對簿公堂

多坎的一生

回望過去,唐傑忠的語言天賦和表演功力,征服了無數觀衆,而他的人生卻暗藏着太多令人唏噓不已的遺憾。

1932年的北京,一個普通農民家庭迎來了他們的兒子——唐傑忠。

出生于戰火紛飛的動蕩年代,唐家很快就遭受了生活的重創。

為了求存,一家人不得不攜家帶口輾轉東北,在那片貧瘠的土地上紮根。

家徒四壁,唐父唐母艱難度日。

九登春晚的他晚年喪子,85歲患癌離世一年後,兒女為遺産對簿公堂

白天,父親在街頭擺攤販賣襪子和布鞋,母親則在田間地頭操勞,靠着微薄收入維持着一家老小的溫飽。

生活的窘迫連點滴都展現在唐傑忠身上。

隻因寒冷酷暴,年僅四歲的他遭遇了一場嚴重的凍瘡,手指開始緩慢潰爛壞死。

可憐天下父母心,唐父母眼睜睜看着自己的骨血被殘酷的現實無情蹂躏,卻又無錢無力将孩子從病痛中拯救出來。

九登春晚的他晚年喪子,85歲患癌離世一年後,兒女為遺産對簿公堂

直到最後,他們不得不親手為兒子截去了那半截無名指,從此唐傑忠便留下了終生的傷殘。

好在命運并未就此徹底遺棄唐家人,十年後,他們一家總算重新回到了北京。

看着兒子唐傑忠對文學詞曲、滑稽言語有着與生俱來的天賦,唐父唐母希望兒子将來能以此為業,過上好日子。

于是,少年唐傑忠如願加入了部隊文工團,從一名默默無聞的孩子蛻變為耀眼的文藝新星。

九登春晚的他晚年喪子,85歲患癌離世一年後,兒女為遺産對簿公堂

正是在這個舞台上,一位叫劉寶瑞的前輩大師發現了唐傑忠的潛力,并将他收為徒弟。

劉寶瑞對于這個“好苗子”毫無保留,更是待以與子如親的關系。

劉寶瑞将自己研習相聲數十載的心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唐傑忠,對他無微不至地關懷備至。

九登春晚的他晚年喪子,85歲患癌離世一年後,兒女為遺産對簿公堂

唐傑忠也以虛心求教的态度全心全意鑽研相聲藝術,師徒二人的情誼堪稱佳話。

不負師門所望,經過數年的潛心鑽研,唐傑忠終于在相聲界嶄露頭角,與恩師攜手合作的《柳堡的故事》一鳴驚人,成為名垂青史的經典。

從此,唐傑忠的演藝事業踏上了新的高峰。

九登春晚的他晚年喪子,85歲患癌離世一年後,兒女為遺産對簿公堂

可誰曾想,病魔的陰影卻悄然籠罩,2011年,唐傑忠被查出患上了前列腺癌。

接下來的幾年裡,唐傑忠筋疲力盡地接受着手術、放射和化療。

癌症給他的身體帶來了巨大煎熬,曾經滔滔不絕的他,現在經常精神恍惚,說話都變得無比吃力。

可惜,一切的努力都付諸東流,癌細胞日益擴散,很快便到了胃部。

九登春晚的他晚年喪子,85歲患癌離世一年後,兒女為遺産對簿公堂

最終,在與癌症持續六年的殊死搏鬥後,年已85高齡的唐傑忠于2017年6月18日撒手人寰。

他的離世無疑給家人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創傷,尤其是妻子金文蘭,丈夫的去世就像生命之光驟然熄滅,她陷入了深深的絕望和哀思之中。

半年後,金文蘭也因思念丈夫而離世,兩人就這樣在天之靈感情依舊,聚在了一起。

九登春晚的他晚年喪子,85歲患癌離世一年後,兒女為遺産對簿公堂

遺産的歸屬

面對父母的離世,大兒子唐剛和女兒唐曉雯痛徹心扉。他們本以為能在父母的安詳晚年多陪伴左右,卻不承想人生的無常會如此猝不及防。

傷痛之餘,唐家兄妹開始籌辦父母的後事,把他們安息在北京郊區相鄰的兩座墓園。

出乎意料的是,在處理後事的過程中,兄妹倆為了遺産問題産生了隔閡。

據了解,唐傑忠生前名下有幾處房産和可觀的存款,對于這筆遺産該如何配置設定,雙方存在着嚴重分歧。

九登春晚的他晚年喪子,85歲患癌離世一年後,兒女為遺産對簿公堂

作為長男的唐剛認為,按照傳統,父母的遺産理應由他繼承大半。

但妹妹唐曉雯則堅持主張,應當平分父母的遺産。

雙方誰也不願對簿公堂,但又旦旦不下,于是唐曉雯決定揭起家醜,委托律師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介入調解并作出公正裁決。

“我知道這樣做有失子女之身,會給外人留下壞印象。但是事已至此,我也顧不了那麼多了。”

唐曉雯斬釘截鐵地說,“父母一生辛勤工作才有今天的家底,我怎能允許哥哥一手遮天?”

九登春晚的他晚年喪子,85歲患癌離世一年後,兒女為遺産對簿公堂

訴訟一經展開,立刻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作為知名藝術家,唐傑忠的家事往事遭到輿論的熱議和質疑,其子女為争奪遺産不惜訴諸法律的做法也備受非議。

在法院的主持下,雙方數度對簿公堂,場面一度極為劍拔弩張。

終于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法官居中協調,兄妹二人終于達成協定,将遺産平分,進而結束了這場“内戰”。

九登春晚的他晚年喪子,85歲患癌離世一年後,兒女為遺産對簿公堂

“我們做這樣的決定,隻是為了不辜負父母一生的心血,也為了讓自己心安理得地繼承遺産。”在庭審最後一天,唐曉雯對着法官說。

但是,對于兒時父親缺席的種種遺憾,恐怕即便分到了遺産,也難以真正獲得平複。

唐家兄妹倆人固然握手言和,但心中的創傷很難完全愈合,父親曾對他們的疏離與缺席,将會成為他們一生無法釋懷的陰霾。

九登春晚的他晚年喪子,85歲患癌離世一年後,兒女為遺産對簿公堂

結語

面對遺産之争以及随之而來的輿論風波,人們不禁感歎唐傑忠畢生的藝術成就換來的是子女間的隔閡。一代大師固然留下了赫赫芳名,但是對于他的孩子們來說,所謂的名聲卻不及一日的陪伴。

如果有來生,比起舉世聞名的“相聲大師”,他或許更願意做一名好父親吧。

九登春晚的他晚年喪子,85歲患癌離世一年後,兒女為遺産對簿公堂

【參考資料】

1.中新社-2017.6.22-《雨中送别唐傑忠 姜昆垂淚稱藝術永存》

2.北京青年報-2018.12.17-《唐傑忠遺産糾紛後人庭外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