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防災減災日來了,這些你了解嗎?

作者:1039調查團

明天(5月12日)是第16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市應急管理局今天在門頭溝舉辦主題活動,為公衆普及應急知識和避險技能。記者從活動上了解到,今年汛前,門頭溝區将實作全區地災監測預警全覆寫,“一主一副”應急保障中心将于明年完成建設。

防災減災日來了,這些你了解嗎?

市民朋友體驗地震來臨的過程/記者拍攝

在位于永定河公園的活動現場,展示有滅火救援無人機、便攜式觀測站、救生機器人等各種應急裝備,還有心肺複蘇、龍卷風等多個線下互動體驗項目。

市民張女士戴着VR眼鏡,感受了一次地震來臨的過程。“看到地震時人們慌忙逃竄、車子着火,包括看到山體倒塌之類的,真是身臨其境的感覺。我覺得這種防災減災的宣傳應該經常搞,當危險真的來臨的時候,教會大家怎麼去逃,我覺得還是很有必要的。”

防災減災日來了,這些你了解嗎?
防災減災日來了,這些你了解嗎?

穿戴式外骨骼/記者拍攝

在門頭溝森林消防大隊的展台,約有一人高的穿戴式外骨骼吸引不少市民駐足。四五中隊中隊長喇應虎介紹,在北京森防領域首次引入這種救援裝備,能有效降低森防隊員的工作強度。它本身隻有4千克,可以承重70公斤,它可以将70%的重量通過這個外骨骼引到地面,人隻需要承擔30%的重量。平時我們森林救火的話,有些路是車無法到達的,隻有通過人力去背送水袋,通過這個裝備,可以減輕人很大的負重壓力。

防災減災日來了,這些你了解嗎?

市民體驗心肺複蘇/受訪者提供

防災減災日來了,這些你了解嗎?

滅火救援偵查機器人/記者拍攝

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的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着力提升基層應急避險能力”,北京市在門頭溝永定河公園和妙峰山學校分别設立了兩個主題活動會場。

市應急管理局應急研究院研究員張英說,這裡不僅有裝備的展示,還有公衆體驗的一些項目,不僅聚焦防災減災,還有和生活密切相關的,比如說瓦斯安全、電動車安全等的體驗,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提升廣大市民朋友的應急科學素質。

防災減災日來了,這些你了解嗎?

門頭溝區綜合減災與韌性城市專項規劃/記者拍攝

去年23·7特大暴雨之後,門頭溝圍繞災後重建,積極推進防災減災、平急兩用、應急管理能力提升等專項規劃,打造了多個智慧應急項目。

門頭溝區應急管理局局長張磊介紹,京西哨兵的監測預警平台,要把全區的各類前端感覺進行系統整合,打造全區一體的大應急平台。另外還有地災監測預警項目,做到全區全覆寫,汛前應該全部能完成。應急保障中心建設,打造的是一主一副多節點,一主是在門城地區要打造一個應急保障中心,輻射整個門城地區,在齋堂副中心要打造一個應急保障中心,圍繞着深山區做相關的輻射,今後山區在斷路斷聯的情況下,能形成自己的内循環和自救,明年下半年大概能夠投入使用。

記者 王琛琛 編輯 孫媛 主編 程豔

防災減災日來了,這些你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