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别警示14•意料之外

作者:鷹眼觀天1234

5月9日,是俄國“勝利日”,也是俄烏戰争持續第806天。

你以為俄軍損失了幾十萬人,應該不會怎麼慶祝了吧?可人家照樣歡歌笑語、烏拉飛舞、彩旗飄飄,進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閱兵式。

閱就閱吧,可俄羅斯還要“搞事”——在與歐戰毫無關聯的、位于遠東地區的、号稱“統治東方”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實為大陸海參崴)舉行盛大閱兵!

這種在西方受挫,卻轉向東方“炫耀武力”的騷操作,怎麼看都有一絲“大帝”的傲慢。

然而,更意外的是東方大國竟然有旅行社吆喝、宣傳、招攬大批遊客前往海參崴觀光、慶祝俄羅斯的“勝利日”!

那種大呼小叫、媚态十足的樣子,好像愛國者撲進了祖國母親的懷抱一樣,讓那些站着的國人十足的不解。

特别警示14•意料之外

其實,俄烏戰争是最出乎俄羅斯意料之外的,原本預想15天摧古拉朽、拿下整個烏克蘭,卻不想遇到了澤連斯基,反而深陷烏克蘭戰場不能自拔。

戰争打了兩年多,烏克蘭越戰越勇,不斷收複失地,而且還深入俄羅斯國内。

而俄羅斯對烏克蘭開戰的目的,說是阻止北約東擴。但沒想到,當戰争爆發後,芬蘭、瑞典卻感到了危機,于是當機立斷,申請加入北約!

芬蘭東部與俄羅斯接壤,兩國擁有1300多公裡長的邊界。自此,北約與俄羅斯的陸地邊界延長了1300多公裡,這絕對是俄羅斯的“意外之喜”。

2019年,法國總統馬克龍曾說北約已經腦死亡了,被俄烏戰争這一刺激,北約反而整個活了過來!如此戰果,俄羅斯人可曾預料到?

特别警示14•意料之外

事實上,瑞典長期奉行軍事不結盟的政策,已經有200多年沒有卷入過戰争了。二戰結束之後,瑞典也一直是中立國家,這和周邊各個國家與集團的勢均力敵分不開關系。

如今瑞典做出抛棄中立政策舉動的關鍵,似乎還在于當下一個重要的現實判斷:這一次俄羅斯應該再也沒有重新崛起的可能了。

還有一點出乎意外的是,就在瑞典宣布加入北約前一個月,該國安全部門曾對外聲稱,中國、俄羅斯和伊朗對該國構成最大的安全風險。

俄羅斯作為核武大國、能源大國、糧食大國,具有足夠的自給自足能力和對外影響力,可在美西方制裁之下,依然“捉襟見肘”,這是普京預料到的嗎?

特别警示14•意料之外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的人口在大約6000萬,但餓死的人數有一個保守估計——2000萬。

原因是英法封鎖了海上通道,導緻德國殖民地的糧食無法運送到本土。

這大概是當時的統治者不曾預料的。

那麼問題來了,德國被封鎖後可以餓死三分之一多的人口,如果是更大的國家呢?假設一個糧食進口國因為戰争被人制裁封鎖,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

據說美國智庫曾經有個模型分析,說是三個月将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口餓死,一年的話會達到50%。

智庫也許是錯的,或者純理論的,但這種研究,是不是特别意外?

有時候,意外就像個幽靈,真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因為反抗暴秦統治,代表着曆史的正确的方向。

當代社會的發展方向是什麼?至少應該有和平、自由、富裕、民主吧?那麼戰争、暴力、貧窮、極權就是背道而馳的東西。

逆時代潮流而動,那麼它一定會遭到各式各樣的意料之外,直至“亡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