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喝中藥怕苦能加糖嗎?

作者:大衆健康報

雖然大家都知道良藥苦口,但很多人還是忍受不了那個苦。尤其有許多老年人給孩子煎煮中藥時,怕孩子因為太苦吵鬧不肯喝,會在湯藥裡放白糖。這個做法是否可取?白糖是否會降低中藥的藥效呢?

喝中藥怕苦能加糖嗎?

其實,中藥不能“甜甜蜜蜜”喝的。中醫認為,苦“能洩、能燥、能堅”,即具有清洩火熱、洩降氣逆、通洩大便、燥濕、堅陰(瀉火存陰)等作用。苦味是入心的,心火過旺,以苦味消之。苦味能健胃,研究表明,苦味可以通過迷走神經的反射活動,反射引起唾液、胃液分泌的增加。

喝中藥怕苦能加糖嗎?

喝中藥不能加糖

在中藥的組方中,藥物藥味有“酸、苦、甘、辛、鹹”五味的不同,藥性也有“寒、熱、溫、涼”四氣的差異。

而糖類也具有一定的藥性及療效,比如中藥饴糖能補中益氣、潤燥生津,可用來治療脾胃虛弱、肺燥咳嗽、口渴咽痛、便秘等病證。由此可見中醫也把糖類作為一味中藥,是以不宜随便使用。

糖在臨床使用中有哪些禁忌?

多食糖會助熱,如果病人有腹脹中滿、舌苔厚膩等濕熱内停的症候時,一般嚴禁加糖,以避免影響藥效,加重病症;有痰者也不宜服用。

糖分白糖、紅糖,白糖性涼、紅糖性溫,如果把白糖加入溫熱藥劑中,或把紅糖加入寒涼藥劑中,都會減弱藥性,阻礙藥性的充分發揮,影響療效。

中藥的化學成分比較複雜,糖類特别是紅糖,含有較多的鐵、鈣等的化學元素,中藥中的蛋白質和鞣質等成分可與之結合,發生化學反應,使藥液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凝固變性,繼而産生渾濁、沉澱,不僅影響藥效,而且危害健康。

喝中藥怕苦能加糖嗎?

想要中藥喝着不苦 試試以下方法

經驗提示,控制湯藥口服時的溫度,可以輕松地減輕中藥的苦味。研究表明,湯藥溫度在36.2℃左右口服,其苦味就會減輕。是以,在服用湯藥的時候,最好将煎煮好的中藥放在一邊冷卻幾分鐘,等到藥液溫度降至溫熱、不燙嘴的時候飲用。中藥的服用時間和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中藥的服用時間一般應該在飯後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這是因為中藥通常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空腹服用,可能會對胃黏膜造成刺激,引起胃痛、胃脹等不适症狀。

另外,煎中藥要用專用的器皿,最好用砂鍋、砂罐,因為它們的化學穩定性較好,不易與中藥中的成分發生化學反應,且熱傳導均勻,保溫性能好。切忌用已氧化物質制成的器皿,如鋁、鐵、銅等制成的器皿。

喝中藥怕苦能加糖嗎?

中藥的療效受到飲食的影響,是以在服用中藥期間,患者應該忌口,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

調整生活習慣:中藥的療效與患者的生活習慣密切相關。患者應該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避免過度勞累和熬夜,保持心情舒暢,有助于提高中藥的療效。

遵醫囑:患者在服用中藥時,應該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按時按量服用。不要随意增減劑量或停藥,以免影響治療效果。正确喝中藥,你學會了嗎?(陶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