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聯鼎盛時期的軍力有多強?一場“81軍演”吓傻北約,震懾世界

作者:文史檔案室

如果直覺點形容巅峰時期的蘇聯到底有多強,那隻能說,蕩平歐洲也就是三月兩月的事兒。

1981年,蘇聯舉行了一場異乎尋常又前所未有的大型軍演,用事實證明了,隻要蘇聯軍隊願意,8天的時間足以推平歐洲各國。這個結論讓世界各國都為之膽寒,風聲鶴唳的北約各成員國不約而同地進入到了一級戰備裝備,生怕蘇聯一時興起,就順手“假戲真做”了。

直到現在,許多軍迷仍認為當時蘇聯發動的是“天神之兵”。

但誰知,那竟是蘇聯最後的瘋狂。

蘇聯鼎盛時期的軍力有多強?一場“81軍演”吓傻北約,震懾世界

“誰要給誰顔色看?”

70年代末的蘇聯已經擴張到了極限,這讓另一個超級霸主——美國焦慮不已。

此時,美蘇之間的“扳手腕”已經進入決勝期。

誰也沒法讓對方停下來那股較勁,直到一方向另一方低頭。

彼時世界各國都剛經曆過一戰二戰,大家都仿佛有應激症候,雖不畏懼打仗,但都不願意打仗。在這個方面,蘇聯其實更不願意打,因為它雖是利益國,但遠沒有美國收獲的利益多。

而美國也有些底氣不足,是以主要以“軟戰争”作為增長實力的手段。比如在西歐各國向它表示感恩戴德(幫助打跑了原來的英國剝削階級等)的基礎上,發展影響力。

一是當半個大哥,為大家調配各種資源;一是提供國防力量,因為大家都打得沒人也沒錢了。

蘇聯也沒閑着,除了擴張和充實國力,它還是很警惕美國的。

隻不過,國情不一樣,蘇聯内部15個加盟共和國,有很多民族主張問題、體制問題要調整改革;加上蘇聯在二戰中死了2千多萬人,它再厲害,也得休養生息。

蘇聯鼎盛時期的軍力有多強?一場“81軍演”吓傻北約,震懾世界

再看看美國在這個時間段都做了啥。

首先美國已經實作初步野心,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取代了英鎊的世界第一貨币地位。

我們知道,要成為世界霸主,貨币體制是一個大支點,語言是另一個大支點,掌握石油、武器等是一個大支點。有了這個三角體系,基本就可以實作真正擴張,且一往無前了。

美國在各國最缺錢時,的确抓住了第一命脈。在這個基礎上,美國來給西歐當起了“督察”,也就是80年代許多人諷刺的“美國是世界警察”這個梗。

但當督察可不免費,西歐看到美國來回左右逢源,加上不敢惹這位“大恩人”,于是之後就允許美國做了另一件事:取消美元與黃金的挂鈎。

注意,這可是個大事情,大到不亞于美元占據霸主地位。因為黃金一脫鈎,意味着歐洲的鑄币權一下子就被擱置到二等地位,從世界必需變成可有可沒了。

美國的這一系列動作,蘇聯肯定有所警覺,但是蘇聯作為北極大熊,它不care。說白了,蘇聯認為自己太牛了,稍微跺跺腳,世界都得地震那種。

蘇聯鼎盛時期的軍力有多強?一場“81軍演”吓傻北約,震懾世界

那西歐國家呢?西歐會緊緊跟着美國、不生二心嗎?

我們随便翻翻曆史就知道,國家與國家之間,聯盟是為利益,可不是因為“忠心”。

在美國的一系列操作下,整個歐洲都淪為了二哥,到上世紀80年代,美國已經是絕對的一哥。這個過程似乎可控,但又不可控,因為形勢比人強,不強大,就得抱大腿或者抱團。

西歐各國明白,美國雖然幫他們打跑了上一個“奴隸主”,但美國又成為了他們新的霸主,隻不過看着文明些。西歐各國就這樣在沖突中抱着美國的大腿,同時又成立了北約。

我們都知道,當時北約和華沙,正好是西方和東方的分别抱團結盟。為抵禦風險,大家其實都是人精。也就是這個時候,美國膨脹了,開始不完全靠“軟實力”了。

美國這個國家就是這樣,生性文明不多,野蠻有餘,時不時就要比劃一下,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自己親自上陣,非要撺掇别人先打個兩敗俱傷。

正式“起杠”

美國和蘇聯正式“起杠”則是這麼個流程:

1981年裡根上台,主持美國政務,為了點燃上台後的“三把火”,裡根提出了3個新觀念。

一是美國應該走出越戰的陰影了,不能認為大兵的腿上還挂着那個泥潭裡的泥污,勝敗乃兵家常事,美國人情緒給我高漲起來;

二是美國是“救火隊長”,歐洲就是我們的救助對象,我們要和歐洲打好同盟;三是有些國家不能再擴張了,不像話,世界已經不是你們想象中那個樣兒了。

意思大概就是:歐洲小弟都向我臣服了,我美國現在有資本和你蘇聯對抗了。

蘇聯鼎盛時期的軍力有多強?一場“81軍演”吓傻北約,震懾世界

蘇聯當時就很氣。

此外,美國還在蘇聯的極東地區和北部沿海,舉行了一系列很有針對性的軍事演習。

這麼說吧,好幾次都打到大熊的眉毛了。

比如“海洋探險-81”和“FLEETEX83-1”演習,最近的時候,軍艦離蘇聯隻有不到400海裡。

蘇聯能忍嗎?不能忍。

前頭說了,蘇聯一直防備美國,又不屑于它(或者說管不了)的軟擴張。

蘇聯分别在1972年到1984年期間,舉行了五次較為大型的震懾型軍事演習。其中,1981年的軍事演習,就是專門“給北約和它的美國大哥點顔色瞧瞧”的。

當時的蘇聯上司人勃列日涅夫大概是這麼個心理:看看誰教訓誰!你要給我點顔色瞧瞧?那我就讓你知道馬王爺真的長有三隻眼!

蘇聯鼎盛時期的軍力有多強?一場“81軍演”吓傻北約,震懾世界

1981年的蘇聯軍事大演習,在現在的軍事迷眼裡,也是“大神布置”,畢竟在那個時代,一國國力能集聚到這種地步,可不是打嘴炮能輕易做到的。

當時各國都基本處在“血虧”的時候,即使有核武器,也都不敢用,可最基本的機械化各國都有,那比拼什麼呢?拼的是現代化、軍事自動化,這也是當時的軍事潮流。

也是趕巧,這個時候,蘇聯正好有個“奇才”,這個人敢大膽搗鼓現代化,推崇資訊自動化,加上時任蘇聯國防部長烏斯季諾夫要搞點“真戰績”,于是這兩人就一拍即合了。

到9月,蘇聯對北約豎起中指,更是對美國示威:放馬過來看看,管教你不敢再有非分之想!

蘇聯鼎盛時期的軍力有多強?一場“81軍演”吓傻北約,震懾世界

九天能飲馬大西洋

烏斯季諾夫這個人,是斯大林在火線上提拔起來的,當蘇聯國防部長後,好多人說他不合适,主要是覺得太年輕,沒多少真戰績。

是以當蘇聯最高統帥準備反擊美國和北約時,烏斯季諾夫感到自己的機會來了。

這時候,蘇聯其實有不少軍事人才,基本都有實戰經驗,對美國和北約其它國也研究挺深刻,但是烏斯季諾夫棋出險招,他起用了奧加爾科夫元帥。

奧加爾科夫也是個老戰将,不過和别的軍事指揮者不同的是,他有一個愛推陳出新的腦袋。

從1979年起,奧加爾科夫就認為,将來的軍事應該是以電子計算機為主,搞的是自動化和資訊化。

在奧加爾科夫的構想裡,有了電子計算裝置的技術助力,不管是武器還是人,大家都能在未來戰争系統中比對到最合适的位置。

這麼一來,在指揮長眼裡,整個戰争就是一個大系統,怎麼赢、進還是退都是最優化的,隻要調配好,損失小,赢面大。不得不說,這個元帥是有兩把刷子的。

随後烏斯季諾夫和他精密配合,讓奧加爾科夫做“西方-81”演習總策劃,兩人的野心是:三天打到北約哭,一周推進英吉利海峽,九天左右飲馬大西洋,屆時笑談風雲,羞煞美國。

蘇聯鼎盛時期的軍力有多強?一場“81軍演”吓傻北約,震懾世界

在演習前,蘇聯為了尊重北約的知情權,給大家都下了“請帖”。

大意是:來看看我要怎麼打你們。

而北約各國則忙不疊的都來了,畢竟這種事情,可顧不上要面子。

1981年9月14日開始,蘇聯開始了一場前所未有、規模宏大的聯合大演習,海陸空三軍齊出,十餘個軍團、五十萬大軍,無數的坦克和裝甲車席卷開來,組成了“鋼鐵洪流”。

據統計,坦克有1千5百多輛,其它裝甲合起來2千輛,空、海動用的都是精銳,2個師的空降兵,4個師的火箭炮兵等,海軍是整一個艦隊,同時再配3個陸戰團。

蘇聯鼎盛時期的軍力有多強?一場“81軍演”吓傻北約,震懾世界

當時這些兵力分批布置在蘇聯國家的西部,也就是今天的俄羅斯西部➕白俄羅斯➕波羅的海。之後再延伸至波蘭的東部和北部,此外,東德也有布置。

按照計劃,蘇聯發起攻擊和占領。

第一天,先是西德各陸空軍基地淪落,縱深及各兵力集結地遭受殘酷轟炸。

注意,蘇關聯用了核突擊和戰術核打擊。

到第八天,這種毀滅性的模拟核打擊用了141次,真正實作了“核彈随便扔,目标個個死”的功能。後來軍方計算,這個當量大概相當于百噸至萬噸TNT。

蘇聯鼎盛時期的軍力有多強?一場“81軍演”吓傻北約,震懾世界

在最開始的核打擊壓制助力下,蘇軍很快撕開10×5公裡的突破口,之後坦克叢集上陣,空降兵在西德空降,米格-27等支援其奪取公路樞紐。這個過程很艱難,但又很順利。

而令北約等心驚的還有一件事,即蘇聯的秘密坦克——T-80的首秀。這種武器是名副其實的陸戰王,就是它,帶領大夥直插英吉利海峽。

蘇軍的模拟打擊,讓北約防不勝防,發現缺口衆多,更生氣的是,海軍在波羅的海發起夾擊,正面則是轟炸機等配合的“飽和型飛彈喂送”。

這種陣勢,比當初蘇軍攻占柏林的“空中立體火籠”都密集。

演習到第8天,也就是22日,北約驚恐發現:蘇聯太強了,照現在西歐的整體兵力,根本阻止不了蘇聯的進攻。這是很打臉的,第8天蘇聯就殺到法國和比利時地界了。

如果順利,第9天的确會飲馬大西洋,勝券在握。

蘇聯鼎盛時期的軍力有多強?一場“81軍演”吓傻北約,震懾世界

那麼,美國在哪裡?

答案是,美國很可能還在路上,因為美國離西歐太遠了,遠到隔着大西洋,遠水救不了近火。

看到這個演習結果,光會拱火的美國也傻了眼。

真的打起來會怎樣

就有人問,蘇聯要是不解體,美國後來還會嚣張嗎?

答案是:沒有如果。

你可以說當時的蘇聯是窮兵黩武,外強中幹,但不管怎樣,它解體不止因為這一點,還包括内政的混亂,民族的離心以及積弊的爆發,這讓“西方-81”演習一度成為軍事史上的絕唱。

結語

俄羅斯在繼承蘇聯主要軍事遺産後,也曾想複興當年演習盛景,其中最盛大的一場,要數2018年普京親臨的“西方-2018”大演習。

那時烏克蘭蠢蠢欲動,俄羅斯早有警覺,但曆史還是驚人的相似:烏克蘭最終背叛東斯拉夫,投身北約,讓我們隻能感歎那些不可扭轉的部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