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叮咬後或緻休克,危險入侵生物紅火蟻進入活躍期,專家:避免靠近蟻巢,發現立即上報

作者:海陽融媒

“被紅火蟻咬了一次就‘要命’,當晚(叮蜇部位)紅腫發燙,鼓起的包有手掌大小,就像是腿上長了另一個膝蓋似的……最嚴重的時候頭皮發麻,整個人都頭暈目眩的。”夏女士向九派新聞這樣描述被紅火蟻叮蜇後的感受。

紅火蟻,原産于南美洲,通體呈紅褐色,外形與人們常見的螞蟻相似,長約3毫米到6毫米之間,看起來其貌不揚。它被稱為“世界公認的100種最具危險入侵生物之一”,并已被列入全國農業、林業和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

自2003年紅火蟻首次入侵台灣,次年在廣東吳川被發現後,紅火蟻迅速在大陸傳播擴散開來。據全國農業植物疫情監測網調查,2023年紅火蟻已在大陸南方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12省642個縣發生623萬畝。專家分析認為,紅火蟻已在大陸定殖近20年,發生面積基數大,随苗木、草坪等調運擴散風險高,檢疫監管和阻截防控形勢仍較為嚴峻。

武漢市園林科學研究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進階工程師董立坤表示,紅火蟻會威脅人畜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紅火蟻在新入侵地區非常容易形成高密度種群,一旦人或牲畜踩到蟻丘,它們就會傾巢而出,成群地爬到身上進行叮咬。

他提醒,如果市民發現自家周邊有紅火蟻的巢穴,盡量繞行、避免靠近蟻巢,并建議立即向園林和林業部門上報,由相關技術部門或專業的防治機構、公司進行防除。如果不小心被紅火蟻叮蜇,應先用肥皂水清洗傷口,再及時去醫院就診。

【1】紅火蟻:世界公認的百種最具危險入侵生物之一

董立坤向九派新聞介紹,紅火蟻最大的特點在于其巢穴,常在草叢、農田、荒地、路邊、公園等地出現,将從地底挖出的土屑細顆粒堆成土丘狀的蟻巢,内部呈蜂窩狀,而一般螞蟻的巢穴則不會隆起;若扒開表面則會有許多暗紅色的螞蟻湧出,個頭有大有小,其中大的是兵蟻、小的是工蟻,均可叮咬、蜇人。

被叮咬後或緻休克,危險入侵生物紅火蟻進入活躍期,專家:避免靠近蟻巢,發現立即上報

顯微鏡下的紅火蟻蟻後形态。圖/新華社

“與普通的螞蟻、蜜蜂不同,紅火蟻分巢并不明顯,在蟻後與雄蟻的婚飛繁殖期後會産生新的蟻後,它們會到處亂飛、擴散,建立新巢,後期這些新巢與原來的巢穴會呈網絡狀連成一片,内部互相聯系,在一兩百平方米的範圍内形成一個長滿蟻丘的‘超級大巢’,并不停地向四周擴散。”他說,這也是紅火蟻難以防治的問題所在,它的繁殖能力太強。一個蟻巢裡還不止一個蟻後,把其中一窩巢穴清除後另一窩會重新過來,并不能真正斷絕巢穴的繁殖能力、覆滅整個蟻巢。

紅火蟻到底有什麼危害?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生物安全研究室主任齊國君曾指出,紅火蟻會影響農林業生産,破壞電力、交通、通信等公共設施,從長遠來看,它還會破壞生态平衡,攻擊地栖性昆蟲、鳥類及小型哺乳動物等,造成生物多樣性下降。

董立坤解釋,紅火蟻主要取食農作物的種子、幼芽、嫩莖、果實等,直接影響農業生産;也會吃分布地内的一些小的昆蟲;還會與本地範圍内的螞蟻物種進行競争、搶食,造成擠壓趨勢,破壞生物多樣性。

“大陸華南地區草坪、綠地因紅火蟻入侵導緻本地螞蟻種群下降80%以上;在美國,紅火蟻入侵嚴重地區當地螞蟻種群也會下降70%多,節肢動物物種豐富度下降了60%。”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張蕾說。

【2】敏感人群被紅火蟻咬後或休克

董立坤告訴九派新聞,除上述危害外,紅火蟻還會威脅人畜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紅火蟻在新入侵地區非常容易形成高密度種群,一旦人或牲畜踩到蟻丘,它們就會傾巢而出,成群地爬到身上進行叮咬,“其他螞蟻可能叮了就跑,但紅火蟻攻擊性很強,叮蜇時不會松口,還會用上颚鉗咬皮膚,再将尾部鳌針刺入并持續釋放毒液。”這使得家畜家禽患病機率增大,影響其正常生長。

據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人體被紅火蟻叮蜇後,受傷部位會有持續灼熱疼痛,局部皮膚形成紅斑、水泡、硬腫,有癢感,水泡破裂後又常會引起細菌性二次感染。

此外,大約有2%的人對紅火蟻釋放毒液中的蛋白有過敏反應,敏感人群會出現臉紅、荨麻疹,甚至導緻呼吸困難等症狀,過敏反應嚴重者會出現嘔吐、頭暈和休克等症狀,如果不能及時救治,可能危及生命。

夏女士是北方人,近期剛來南方生活,一次她穿着拖鞋在小區散步,小區裡綠化豐富,卻不小心被紅火蟻叮蜇了右腿,随後幾次出門,即便穿了襪子、長褲,卻還是接連被咬傷左腿、腳踝和手背。

被叮咬後或緻休克,危險入侵生物紅火蟻進入活躍期,專家:避免靠近蟻巢,發現立即上報

被紅火蟻叮蜇後殘留的印子。圖/受訪者提供

“可能是體質原因,身邊隻有我一個人被咬,被咬當晚(叮蜇部位)紅腫發燙,鼓起的包有手掌大小,就像是腿上長了另一個膝蓋似的,其間還會鑽心的癢,根本睡不着。大概兩天後包消腫,又鼓起黃色的水泡,撓破後會變成中間有個洞的疤,這種情況下不光癢還痛,痛是那種脹痛、刺痛和撓破皮膚的痛,後來那段時間不斷重複着結血痂、撓破的過程。最嚴重的時候頭皮發麻、整個人都頭暈目眩的。到現在已經一個半月了,還沒有完全好,晚上睡覺被叮咬的部位仍會發癢。”她向九派新聞描述被紅火蟻叮蜇後的感受。

夏女士還稱,尤其是叮蜇部位的瘙癢,自己會用吹風機吹熱風來緩解,但效果非常短暫,最後隻能硬熬。“被紅火蟻咬了一次就‘要命’,更何況我接連幾次被咬,現在身上還到處都是印子。”

與夏女士有着相似經曆的廣東居民吳女士介紹,自己是在樹下不幸被紅火蟻咬傷,起初并未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結果當日夜裡傷口便開始發癢、發燙、紅腫,接下來幾天内紅腫面積持續擴散,痛感明顯,整晚都睡不着。

被叮咬後或緻休克,危險入侵生物紅火蟻進入活躍期,專家:避免靠近蟻巢,發現立即上報

被紅火蟻叮蜇後的傷口。圖/受訪者提供

“我還以為自己中毒了,腿上被叮蜇的部位非常駭人,還痛得難忍,甚至想過會不會要截肢。後來皮膚科醫生說是蟲咬性皮炎,開了兩隻糠酸莫米松乳膏,每天塗抹3次,并持續冰敷,用藥3天後,才終于慢慢恢複。”她說,紅火蟻在廣東很常見,現在自己出門必備防蚊蟲的藥物,除非事先噴過藥,否則不敢随便站在樹下和草地上。

廣西居民吳先生也表示,華南地區有很多紅火蟻,尤其是草叢附近,公園裡也都豎立了牌子提醒,但數量實在過于龐大,幾乎不可能全部剿滅,隻能自己小心防範,盡量遠離土堆狀的蟻巢。

【3】專業化防控紅火蟻措施已較為成熟,相關工作初見成效

紅火蟻作為一種高度社會化的入侵害蟲,往往給被入侵地帶來嚴重的生态災難,除了農田、林地、草坪、綠地和水邊,露天的電力裝置箱體、機場跑道訓示燈、空調外機等均是紅火蟻喜好築巢和大量聚集的地點,極易造成電力設施短路或故障,嚴重影響對公共設施安全。

那麼,紅火蟻到底該怎麼防?是否有有效的措施?防控的關鍵點在哪裡?

董立坤向九派新聞介紹,紅火蟻防控的關鍵在于把握住前期,紅火蟻剛入侵、量少時需要抓緊防控、及時拔除,一旦其大量擴散,尤其分布在人煙稀少、荊棘密布的山林,則很難防治。

他指出,針對紅火蟻的專業化技術防控措施已較為成熟,一般采取多種措施綜合防治。由于蟻王蟻後和大部分工蟻都在蟻巢内部,且紅火蟻的巢穴是連通的,如果隻是在表面傾灑藥劑,并不能将其根除,需要在整個區域範圍内統防統治。

目前較為有效的防治政策是在紅火蟻巢穴外圍及蟻丘上噴灑藥劑,殺死表面的部分紅火蟻,将其控制住,防止進一步擴散,而後向内部投喂毒餌或灌巢,以降低整體種群數量,同時在其繁殖婚飛期通過噴施藥劑來控制其向外圍擴散的趨勢。

被叮咬後或緻休克,危險入侵生物紅火蟻進入活躍期,專家:避免靠近蟻巢,發現立即上報

野外紅火蟻的蟻巢形态。圖/新華社

“投喂毒餌的措施即誘殺,紅火蟻喜歡吃動物性蛋白和澱粉類物質,我們常用火腿腸作為誘餌,在其中摻雜茚蟲威、氟蟻腙、呋蟲胺等生物源殺蟲劑,這種藥劑毒性低,不會将它們一下毒死,待其互相喂食并将食物帶回巢中,整巢紅火蟻包括蟻王蟻後取食毒餌後,整個巢穴便會很快覆滅。”董立坤解釋。

九派新聞注意到,2021年3月,農業農村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國家林草局等9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紅火蟻阻截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稱《通知》),并于廣州市增城區舉行了“全國紅火蟻聯合防控行動啟動儀式”。

《通知》中指出,農業農村部會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8個部門建立了部際紅火蟻協作聯防工作機制,組織協調紅火蟻阻截防控工作。

農業農村部門負責組織農業生産田塊、農村生活區及周邊區域的監測防控;林業和草原部門負責組織林地、草原、苗圃等區域的監測防控;各直屬海關負責組織入境口岸、進口貨物物品及集裝箱存放區域的監測,并通報口岸經營管理部門開展防控;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鐵路部門依照職責分工配合做好城市公園綠地及園林綠化帶區域、水利工程及河流湖庫周邊綠化區域、公路交通線路兩側用地範圍以内綠化帶、鐵路線路兩側地界以内綠化帶等紅火蟻易發區域的監測防控。郵政管理部門組織做好疫情發生縣(市、區)收寄相關郵件快件的植物檢疫證書查驗;衛生健康部門負責指導醫療機構規範開展醫療救治工作。

農業農村部還先後制定印發了《紅火蟻防控應急預案》《紅火蟻疫情監測規程》《紅火蟻化學防控技術規程》,并且在全國重點地區布設了933個專項疫情監測站點,組織各級農業部門防控處置疫情。

此外,在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于福建省雲霄縣召開的2023年全國紅火蟻防控現場會上,相關部門指出,經過大陸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的努力,在中央财政防控補助資金支援下,經過大陸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大力推進聯防聯控和統防統治,紅火蟻的阻截防控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擴散蔓延減緩。經持續阻截防控,自2021年以來未增加新發省份,疫情新增縣數也明顯下降。

二是發生面積減少。2022年全國紅火蟻發生面積減少10萬畝,為近十年首次出現下降拐點。

三是發生程度減輕。目前,畝均活蟻巢密度在5個以下的占比達86%以上,蟻巢密度大于30個的重發面積僅占0.3%,較曆史最高峰下降74個百分點。

董立坤也表示,湖北省最早于2018年在武漢市蔡甸區發現紅火蟻,而後又陸續發現了幾個紅火蟻分布的點位,經過積極且及時的防控,後期擴散的一些蟻巢已基本控制、拔除了。

他提醒,目前紅火蟻進入活躍期,如果市民發現自家周邊有紅火蟻的巢穴,盡量繞行、避免靠近蟻巢,并建議立即向園林和林業部門上報,由相關技術部門或專業的防治機構、公司進行防除。如果不小心被紅火蟻叮蜇,應先用肥皂水清洗傷口,再及時去醫院就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