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别策劃 | Sora的局限與潛力

作者:綜藝報
特别策劃 | Sora的局限與潛力

好萊塢制作人泰勒·派瑞最近砍掉了一個總投資約8億美元的影視工作室擴建計劃,他透露,“有了Sora,我們就無須前往國外取景拍攝了。”作為集編、導、演和制片于一身的資深電影人,泰勒·派瑞顯然樂于看到項目成本因為AI得以大幅削減。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在娛樂行業的迅猛發展,好萊塢正在評估這項技術被納入影視制作流程的潛力。

特别策劃 | Sora的局限與潛力

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今年2月推出的文本生成視訊模型Sora,是近期該領域的熱門話題。Sora能夠根據幾句話的文字提示,創造寫實的視訊片段。OpenAI在其官方網站上釋出了一系列測試視訊,期待與藝術家和創意人員就Sora應用展開持續對話,希望在疊代部署過程中,與行業合作,分階段推出最新技術。與此同時,好萊塢影視行業的參與者,就以Sora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帶來的變革和未來的發展空間,進行了不少讨論。

總部位于加拿大多倫多的多媒體制作公司Shy Kids是首批試用Sora的團隊之一。這家公司由沃爾特·伍德曼、西德尼·利德和帕特裡克·塞德伯格創辦,曾與HBO、迪士尼和Netflix合作過多個影視項目。三人運用Sora創作了一部名為《氣球人》(Air Head)的超現實主義短片,故事主角是一位長着氣球腦袋的男人。

帕特裡克·塞德伯格透露,Sora生成《氣球人》主角形象的過程并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當我們輸入‘一個長着氣球腦袋的男人’時,AI會根據這個提示生成畫面,但大部分沒有太多創意,如一張用記号筆畫出的小笑臉。要不斷調整提示語,直到系統做出符合團隊要求的内容,需要很多次試錯。”

特别策劃 | Sora的局限與潛力

《氣球人》

沃爾特·伍德曼補充,“我們重複嘗試了至少上百次。網絡上大家的讨論讓人感覺‘用AI生成内容易如反掌’,實際上,看看我們電腦裡那些失敗的内容,就會明白這并非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大量嘗試、調整和校正。很多時候,某個鏡頭的構圖完美,但顔色不對,我們就得進行畫面處理和重新着色。也有一些時候,系統始終無法按照需求生成内容,還得手動抹除多餘的部分,人工調整視覺特效,才能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沃爾特·伍德曼總結,可以将Sora單純地視為一種工具,“工具是幫助人類創作的,最近很多人在談論生成式AI有多強大,說得好像它就要取代一切似的。我認為,這種說法嚴重貶低了故事所需的創造力、故事的組成要素,以及講故事人的重要性。”

當然,Sora的潛力也是不可否認的。帕特裡克·塞德伯格表示,“AI最令我興奮的是,能夠更快地呈現頭腦裡的構想,并更好地展示它。同時,我希望AI能夠打破目前影視行業中存在的障礙和門檻。一言以蔽之,Sora具有讓電影行業大衆化的能力。”

特别策劃 | Sora的局限與潛力

好萊塢影視界人士也格外關注AI創作在法律層面的問題,比如,能否在電影制作過程中廣泛采用生成式AI,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美國聯邦法院怎樣裁決這項新興技術引發的版權問題。AI生成的内容,當下面臨的最大問題依然集中在版權上:使用受版權保護的材料來訓練人工智能模型是否構成侵權,以及AI生成的作品是否有資格獲得版權保護。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從未披露用于訓練其系統的素材來源,公司給出的理由是:不透露資料來源是為了保持對其他公司的競争優勢。不過,該公司已經收到了多位知名編劇及作家的起訴,稱OpenAI使用了他們的版權作品進行系統訓練,其中大部分還是通過盜版網站下載下傳而來。

對于好萊塢影視行業而言,2024年是AI重要的、去僞存真的邏輯驗證階段。投資人和市場将檢驗AI技術的應用能否實作高效産出,能否在更複雜的視訊、遊戲等領域提升生産力并滿足市場需求。一旦這些有着成熟商業價值的影視娛樂公司證明可以依靠AI降本增效,那就意味着AI将完成滲透率從無到有的裡程碑式突破。

特别策劃|AI探路影視新質生産力

  • 廣電加速布局AIGC 聚焦發展新質生産力

  • 技術賦能 人工智能影視應用提速
  • 網絡視聽平台“搶灘”人工智能
  • AI創作:拓寬眼界 守住邊界
  •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
  • Sora的局限與潛力
  • AI助創作者突破壁壘
  • 全球首部《人工智能法案》

投稿請發送至郵箱:

[email protected]

特别策劃 | Sora的局限與潛力
特别策劃 | Sora的局限與潛力
特别策劃 | Sora的局限與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