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團結進步知識學起來~

作者:阿克蘇市零距離

一、基礎知識

一條主線: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一個共同體:

中華民族共同體

一個堅定: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确道路。

兩個結合:

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兩個大局:

實作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兩個願景:

共創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共享民族複興的偉大榮光。

三個意識:

法治意識、公民意識、國家意識。

三個賦予一個有利于:

所有發展都要賦予民族團結進步的意義,都要賦予維護統一、反對分裂的意義,都要賦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個與共”: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本質,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

四個共同:

我們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我們悠久的曆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我們偉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四個自信:

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

五個維護:

維護社會主義民主、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維護人民群衆根本利益、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

五個認同:

不斷增強各民族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共産黨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六個互相:

各民族要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欣賞、互相學習、互相幫助。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的重點任務

即“5+1”。五項任務就是全面落實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堅決防範民族領域重大風險隐患五項任務。一個保障就是加強和完善黨對民族工作的全面上司。

主題:

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總目标: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

二、民族理論與政策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自古以來,大陸作為一個統一多民族國家,各民族不斷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彙聚成了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曆史證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目前,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根本上要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培養和增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四個必然要求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維護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必然要求,是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然要求,是黨的民族工作開創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總體要求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态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都要緊緊圍繞、毫不偏離這條主線。

戰略任務

要以中華民族大團結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使每個民族公民都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實作路徑

把握好共同性和差異性的關系、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各民族意識的關系、中華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關系、物質和精神的關系,所有改革發展都要賦予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義,維護統一、反對分裂的意義,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

工作保障

要堅持黨的全面上司,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上司,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

2015年9月30日,習近平同志在會見基層民族團結優秀代表時提出“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它集中概括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民族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是習近平新時代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在民族工作領域的生動展現。

民族工作是“三個大事”

是關系祖國統一和邊疆鞏固的大事,是關系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大事,是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大事。

依法治理民族事務

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依法治理民族事務促進民族團結的意見》。《意見》強調,要深入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通過提高依法治理民族事務水準來促進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動實作“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依法治理民族事務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堅持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确道路的關鍵環節,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

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确道路與“八個堅持”

即堅持中國共産黨上司,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維護祖國統一,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堅持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堅持依法治國。

中央民族工作會議

是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對民族工作作出研究和部署的重要會議。已先後于1992年、1999年、2005年、2014年、2021 年召開5次。

城市民族工作

城市民族工作既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循序漸進。

各民族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群環境

積極營造各民族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促進各族群衆逐漸實作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三、民族關系

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平等、團結、互助、和諧。其中,平等是基石,團結是主線,互助是保障,和諧是本質。

三和:

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

三交:

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

國務院自1988年開始舉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已先後于1988年、1994 年、1999年、2005年、2009 年、2014 年、2019年舉辦7次。其中1999年、2005年、2014年3次與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一并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