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戴笠不知道何雲知道:1934年到1937年的蔣介石照片,哪些是假的?

作者:半壺老酒半支煙

#頭條創作挑戰賽#很多蔣軍進階将領都有一把“中正劍”,熟悉那段曆史的人都知道那是老蔣贈送的,但是為什麼叫“中正劍”而不叫“介石劍”,這裡面就有說道了。

應該稱老蔣為“介石”還是“中正”,這是一個文化禮儀的問題,老蔣的是非功罪早有定論,筆者也不想說得太多,咱們今天的話題,是來揭曉一個可能很少有人知道的秘密:我們看到的,1934年到1937年間蔣介石的照片,可能都是假的,出鏡照相的根本就不是他本人!

戴笠不知道何雲知道:1934年到1937年的蔣介石照片,哪些是假的?

記得易中天先生講三國,說到“贊拜不名”時拿曹操舉例:曹操雖然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表面文章還是要做的,他去拜見漢天子劉協的時候,要高聲報出“武平侯、臣曹操觐見”,享受“贊拜不名”待遇後,就不用自稱姓名了——曹操在漢獻帝面前隻能自稱“操”而不能自稱孟德。

馬超臨終前給劉備上遺表,說自己“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就比較講究:雖然曹操是自己不共戴天之敵,馬超還是保持貴族禮儀,稱其字孟德而不是直呼“曹操”或罵為“曹賊”。

同樣道理,老蔣名中正、字介石,我們稱其為“蔣介石”,也是很有禮貌的——事實上“中正”二字,除了他自己,很少有稱呼,老蔣的親近朋友,有時候還會叫他“介公”,就像李宗仁字德鄰,人們稱他為“李德公”,白崇禧字健生,人們稱他為“白健公”,程潛字頌雲,人們稱其為“程頌公”。

電視劇《特赦1959》中,以韓浚為曆史原型的葉立三稱王耀武為“佐公”,那也符合規矩,因為王耀武字佐民。

戴笠不知道何雲知道:1934年到1937年的蔣介石照片,哪些是假的?

從字中取一字加“公”或“老”,是對别人(不管是親友還是敵人)的尊敬,老蔣被我們稱為“介石”,他聽了也不會不滿意,他的兒子就沒那個待遇了——大家都叫他蔣經國而不稱之為“蔣建豐”。

老蔣是怎樣一個人,應該如何稱呼他才合适,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咱們還是來聊一聊為什麼我們看到的某些蔣介石的照片為什麼可能是假的。

蔣介石照片的真假問題,全國政協專發回憶錄的《縱橫》雜志1994年第一期曾有過文章回憶過這件事,而這話則需要從1934年11月說起。

在講述那段故事之前,咱們先糾正一個“史料”錯誤——有人說蔣介石的替身何雲是賣菜的出身,這說法對也不對:何雲,字玉龍,出身于菜農之家卻并沒有賣過菜,他很早就拜在青幫大佬黃金榮的門下,跟蔣介石也算“師兄弟”,也曾在陳立夫陳果夫的叔叔陳其美(陳其美排行第二,二陳是陳其美大哥陳其業的兒子)麾下當軍官,跟蔣介石在上海也有過交往。

戴笠不知道何雲知道:1934年到1937年的蔣介石照片,哪些是假的?

陳其美遇刺身亡後,何雲到了粵軍名将許崇智麾下當了一名上尉連長,1924年到1925年,何雲先後擔任黃埔軍校某位高官的副官和黃浦軍校廣州辦事處少校主任。

從1927年開始,何雲從軍界轉入警界,曆任浙江省政府軍事廳中校副官(後升任副官長)、杭州市警察局局長(警察局不是1949年之後才有的說法,比如廣州起義時勞工赤衛隊最先占領的就是廣州警察局)、上海特别市警察局督察長、浙江省省會警察局局長。

何雲就是在浙江省省會警察局局長的任上,接到了陳立夫的電話:“我要告訴你的事,你對誰也不許講。委員長侍從室已選中你,并且最近就有重大使命落到你頭上了。”

何雲調到南京,被正式任命為“委員長侍衛長”——名為“侍衛長”,但何雲手下卻一個侍衛都沒有,他的行蹤也成了當時的高度機密。

看到這裡,讀者諸君肯定已經想到了:何雲這個“侍衛長”,實際就是給老蔣當替身,他不但沒有手下,而且也不再以“何雲”的身份出現。

何雲的存在,連戴笠都不知情——何雲是陳立夫物色的人選,而中統和軍統一向水火不容(當時還沒有中統軍統之分,但戴與二陳的特務權力之争已經開始了),是以戴笠即使發現“委員長”有點跟往常不太一樣,也會很知趣地裝糊塗。

戴笠不知道何雲知道:1934年到1937年的蔣介石照片,哪些是假的?

何雲給蔣介石當替身的第一項任務,就是去重慶忽悠川軍首領劉湘:披着黑色大氅(據說是墨索裡尼送的,能防彈)的何雲出現在重慶廣陽壩機場的時候,以四川省主席劉湘為首的地方黨政大員看着那個揮手的形象,根本就沒有半點懷疑。

何雲在機場跟各界大佬拍了數不清的照片,那些照片,可能就是讀者諸君看到的“資料”,甚至蔣方檔案中保留的,也是何雲的形象——畢竟何雲當替身的事情,隻有陳家兩兄弟及少數人知道:錢大鈞、林蔚、賀耀祖(這三人都當過軍統局正局長)、俞濟時(蔣的同鄉心腹,受信程度超過戴笠)可能知道,但戴笠可能不知道。

其實也難怪戴笠分辨不出來,就是讀者諸君看了下面的照片,也未必能分出哪個是老蔣,哪個是何雲——也可能兩張都是真的,也可能兩張都是假的。

劉湘等人雖然位高權重,但畢竟不是整天跟老蔣打交道,是以短暫接觸,一時間是分辨不出真僞的。

戴笠不知道何雲知道:1934年到1937年的蔣介石照片,哪些是假的?

在重慶期間,白天同劉湘磋商軍政大計的是蔣介石“本石”,晚上在飯店出現在窗邊的,是“假石”何雲。

劉湘一直到最後,也沒發現蔣的形象有任何異常,這讓老蔣和陳立夫都非常滿意,回到南京後,很多公開場合的剪彩、合影,都是何雲代勞,一直到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之前,替老蔣“出鏡”的基本都是何雲。

抗戰爆發後,老蔣的聲望漸高,各地軍閥和政敵都不願意背負破壞抗戰罵名,是以老蔣遇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何雲也就失去了價值,就調出侍從室,到軍委會挂了個少将參議的頭銜,拿着少将薪水,卻既不開會也不說話,連面也很少露了。

何雲不是不想露面,而是一露面就有大麻煩:遇到的軍警憲特都向他敬禮立正,這還不算大事兒,但是很多地方大佬見了何雲也敬禮,這可就難以承受了——中将上将給少将敬禮,傳揚開去,老蔣的面子上須不好看。

戴笠不知道何雲知道:1934年到1937年的蔣介石照片,哪些是假的?

1937年之後,何雲隻以老蔣的形象出現過一次,如果大肆宣揚,就會被傳成“委員長深入敵後怒斥僞縣長”:1938年夏,浙江已淪陷,何雲沒有來得及撤出,在聽說淳安縣僞縣長認賊作父敲詐勒索魚肉百姓之後,他帶着幾名侍衛闖進縣府,把那僞縣長吓得跪地求饒,表示一定洗心革面,絕不再做傷天害理之事。

何雲邁着四方步揚長而去,改變形象潛回西南大後方,然後就“失蹤”了——1947年,蔣方隻公布了“少将參議何雲病逝”的消息,至于何雲得的是什麼病,在哪裡病逝,根本就沒有人知道。

有人猜測是戴笠或陳家二兄弟為了掩蓋真相而下了毒手,但是苦于沒有确鑿證據,咱們也不好妄下結論,但是有一點我們不能不懷疑:何雲生于1886年,1947年“病逝”,是不是早了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