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清“候補”皇帝溥儁:被洋人攪黃皇帝夢,活到1942年,死在馬棚

作者:文史磚家

文|格瓦拉同志

民國31年(1942年)的某天,在内蒙古阿拉善旗劄薩克和碩親王達理劄雅的府第内,一個叫花子模樣的老年人病死在馬棚裡。下人将消息告知親王,達理劄雅的臉上并沒有流露出悲戚的神色,而是長長地出了一口氣,眉宇間仿佛有喜色閃現。對于達理劄雅來講,死者雖然是他的姑父,但一向窮困潦倒、不務正業,在王府裡混吃混喝多年,實在招人厭煩,如今翹了辮子,對于阖府上下也是種解脫。

大清“候補”皇帝溥儁:被洋人攪黃皇帝夢,活到1942年,死在馬棚

阿拉善和碩特親王府

稍後,死者的遺體被送往當地的嘉興寺殡儀館,在舉行完簡單的殡葬儀式後,被埋在該寺後院的空地裡,棺木質地粗劣,幾乎沒有陪葬品,墳頭也很小,真可謂“一抔黃土”。當天的葬禮非常冷清,除死者的妻兒和極少數親友外,幾乎沒有多少人參加,親王更是從始至終沒有露面。毫不誇張地說,死者在入土之前,便已經被這個世界忘得一幹二淨。

然而,很少人知道,死者在生前的身份很不一般,連親王都要矮他三分。這個人,正是清朝最後一位太子、“候補”皇帝愛新覺羅·溥儁。那麼問題來了,地位尊貴的溥儁怎麼會落得如此凄涼的下場?一切,還要從溥儁的身世說起。

溥儁的身世非同一般,他的曾祖父是道光帝,祖父是惇親王奕誴,父親是端郡王載漪,屬于近支皇族。按照某些曆史類書籍的說法,溥儁的母親是慈禧太後的親侄女,三等承恩公葉赫那拉·桂祥的女兒。但是,根據權威史料記載,桂祥三個女兒中無一人嫁給載漪,而載漪的3個妻妾中也沒有人姓葉赫那拉。由此可知,溥儁是慈禧太後侄外孫一說屬于無稽之談。

大清“候補”皇帝溥儁:被洋人攪黃皇帝夢,活到1942年,死在馬棚

溥儁舊照

溥儁雖然跟慈禧太後沒有親屬關系,但卻并不妨礙他飛黃騰達,一度成為“候補”皇帝。這一切,當然要拜他老爹載漪的功勞。原來,載漪自幼好武,在率領由八旗子弟組成的神機營時顯示出卓越的才幹,不像其他的王爺們那般鑽營文職、華而不實。載漪的表現深得慈禧太後的嘉獎,此後官職、爵位越來越大,連帶着兒子溥儁也得到太後的青睐。

不過,溥儁跟老爹載漪的形象相差很大,在家裡既不讀書也不習武,而是縱情于聲色犬馬當中,屬于典型的纨绔子弟,身邊也全是一些品德低劣的小人。等到入宮後,溥儁的行為更是荒誕不羁,時常與太監私出野遊,甚至在宮中拔取皇後簪珥戲樂,還經常與宮女胡鬧,搞出不少醜聞。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混賬玩意,竟然還差點爬上龍椅,取代光緒帝君臨天下。

大清“候補”皇帝溥儁:被洋人攪黃皇帝夢,活到1942年,死在馬棚

光緒帝畫像

慈禧太後想換掉光緒帝,無疑跟“戊戌變法”有直接關系。在這場持續百餘日的短命變法中,光緒帝在盡變“祖宗成法”的同時,從太後手中奪權亦是題中應有之義,這讓嗜權如命的慈禧怎樣忍受?是以,在頑固守舊派的慫恿下,撲滅維新變法的慈禧太後先是幽禁光緒帝,不久又産生另立新君的念頭。由于光緒帝沒有子嗣,是以慈禧太後把近支皇族中“載”字輩成員篩選一遍後,最終選中溥儁。

慈禧太後是個看重執行力的“女強人”,一旦決定要換皇帝,自然不會拖拖拉拉。是以,“戊戌變法”失敗後僅1年,即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十二月,慈禧太後頒布懿旨,下令将溥儁入繼給已亡故的同治帝做子嗣,并賜予他“大阿哥”的稱号,形同儲君。緊接着,慈禧太後又開始籌劃廢立事宜,打算在次年元旦舉行儀式,迫使光緒帝将皇位讓給溥儁,并改元為“保慶”。

大清“候補”皇帝溥儁:被洋人攪黃皇帝夢,活到1942年,死在馬棚

慈禧太後

雖然籌備廢立的事宜在秘密中進行,但歐美各國公使還是得到風聲,他們出于對光緒帝的同情、對慈禧太後專權的不滿,在與大學士榮祿、慶親王奕劻會晤時,紛紛表明反對意見。榮祿、奕劻見茲事體大,便将公使們的異議告知太後,希望她能三思而後行。迫于歐美各國施加的強大壓力,慈禧太後被迫叫停廢立事宜,“候補”皇帝溥儁的皇帝夢由此被洋人攪黃。

洋人公然阻撓天朝事務,這讓獨斷專行、極好面子的慈禧太後深感恥辱,而皇帝夢碎的載漪父子自然對歐美各國更是恨之入骨,總想找機會給“洋鬼子”們點兒“顔色”看看。恰在此時,發轫于山東省的義和團運動風起雲湧,他們打着“扶清滅洋”的旗号湧進直隸、北京等地,到處殺害洋人及教民,氣焰甚是嚣張。跟有識之士感到憂慮不同,載漪父子卻從中看到複仇的良機。

大清“候補”皇帝溥儁:被洋人攪黃皇帝夢,活到1942年,死在馬棚

“庚子國變”的罪魁載漪

對于肆虐直魯兩省的義和團,朝廷在是剿是撫問題上舉棋不定,而載漪出于對歐美各國的憤恨,便聯合莊親王載勳、輔國公載瀾、大學士剛毅等滿族權貴主戰派,在慈禧太後面前拼命鼓吹義和團是“義民”,可以幫助朝廷驅逐洋人、恢複祖宗舊制。不僅如此,載漪還指使軍機章京連文沖捏造了一份列強給清政府的外交照會,要求慈禧太後歸政給光緒帝,否則将聯合采取強硬措施。

果不其然,這份捏造的外交照會使慈禧太後陷入極度的憤怒、恐懼當中,而先前奉命考察義和團的重臣剛毅、徐桐帶來該組織确實效忠大清和擁有“刀槍不入”神功的消息時,自然便讓她同意載漪等人提出的方案。于是,慈禧太後在1900年6月20日宣布懿旨,正式向英、美、法、德、俄、日等11國宣戰,并下令清軍董福祥部和義和團聯合進攻東交民巷使館區。“庚子拳亂”由此爆發。

大清“候補”皇帝溥儁:被洋人攪黃皇帝夢,活到1942年,死在馬棚

義和團

然而,這個愚蠢的舉動卻給中國帶來大災難。不久,英、美、法、德、意、奧、日、俄8國合組聯軍進攻中國,清軍在戰場上連戰連敗,很快便将天津、北京等地丢失。北京淪陷前,慈禧挾持光緒帝逃難至西安,史稱“兩宮西狩”。慈禧太後在逃亡途中“大變臉”,一方面頒布剿滅義和團的懿旨,一方面向列強發出“乞和”聲明,并委托時任兩廣總督李鴻章負責議和事宜。

在中外議和過程中,聯軍拟定出一份多達147人的“戰犯”名單,要求清廷全部予以處決,位居榜首者正是載漪。此時,身在西安的慈溪太後對載漪先前蒙蔽自己、輕啟戰端的行為大為憤怒,遂以“縱義和拳,獲罪祖宗”的罪名革除載漪的爵位,并廢黜溥儁的“大阿哥”名号。至此,距離皇位僅有一步之遙的溥儁被太後抛棄,不久又與其父一起被流放到新疆。

大清“候補”皇帝溥儁:被洋人攪黃皇帝夢,活到1942年,死在馬棚

《辛醜條約》簽訂照

十二月,上承太後命,溥儁入為穆宗後,号“大阿哥”……明年元旦,大高殿、奉先殿行禮,以溥儁代。都下流言将下诏禅位,大學士榮祿與慶親王奕劻以各國公使有異同,谏止。……命奕劻與大學士李鴻章議和,諸國目載漪為首禍。十二月,奪爵,戍新疆。二十七年十月,上奉太後還京師。次開封,谕:“載漪縱義和拳,獲罪祖宗,其子溥儁不宜膺儲位,廢‘大阿哥’名号。”見《清史稿·列傳第八》。

然而,慈禧太後并沒真的打算将載漪父子流放到新疆,而是命人在半路上将他們釋放,讓二人躲到阿拉善旗羅王(溥儁的嶽父)的府中避難。數年後,溥儁聽聞京中風聲漸松,便攜帶妻子返京居住,并繼續過着優哉遊哉的生活。然而,等到清朝覆亡,尤其是末代皇帝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後,溥儁的生活一落千丈,地産、房屋變賣殆盡,最終竟淪落到乞讨為生的境地。

大清“候補”皇帝溥儁:被洋人攪黃皇帝夢,活到1942年,死在馬棚

民國初年溥儁與家人合影

為了讨飯吃,溥儁先後投奔過叔叔貝勒載瀛和妻舅塔旺布裡賈拉。塔王在世時,對妹夫溥儁相當照顧,不僅把他們一家接到王府居住,并且按月送錢接濟。不過,等到塔王在1931年過世後,側福晉,即新任親王達理劄雅的母親,開始嫌棄溥儁一家,不僅大幅扣減救濟金,并且把他們一家趕到馬棚裡居住。溥儁遭此冷遇,心情郁悶至極,身體每況愈下,最終在1942年病死,終年57歲。

參考書目

1.【清】李希聖:《庚子國變記》,上海書店1982年版。

2.【清/民國】趙爾巽:《清史稿》,中華書局1998年版。

3. 金易、沈義羚:《宮女談往錄》,紫禁城出版社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