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肥胖從不是審美問題,一個“胖”字讓全身受傷

作者:生命時報

受訪專家: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減重門診内分泌主任醫師 袁振芳

環球時報健康用戶端記者 牛雨蕾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年的主題是“防治肥胖,拒絕負重前行”。世界肥胖協會最新釋出的《2024年全球肥胖地圖》顯示,目前中國34.8%的人超重,即BMI(體重指數BMI=體重÷身高的平方)大于等于24,小于28;14.1%的人有更嚴重的肥胖,即BMI大于等于28。目前,大陸肥胖總人數已達1.84億,超過美國,成為全球胖人最多的國家!

生活中,每個人身邊都或多或少有家人和朋友活在“負重”之下。今年剛28歲的果果稱,上班3年,體重從55千克飙至68千克,本不覺得是大事,但身體的變化令她無比困擾:“突然有一天就睡覺打呼了,經常被憋醒,還口幹舌燥、嗓子疼。”去年體檢,她查出了輕度脂肪肝,一度下定決心減肥,但運動一小會兒就大喘氣、咳嗽,半小時的中度有氧都很難堅持;飲食方面,一到飯點就“心慌”,情緒陷入低谷,什麼事都幹不了,“特别影響工作和生活。”30歲的娜娜是孕期長胖的,最大的感受是:“坐下時必須靠着點啥,一彎腰就肚子窩着難受,隻有仰面癱着才舒服。”本以為生育後體重會下降,可結果并不如願:“孕前,工作日午間我都會在辦公桌上趴着眯一會,但産後小半年重返工作崗位後,一趴下肚子上的肉就憋的難受。”

肥胖從不是審美問題,一個“胖”字讓全身受傷

超重及肥胖,從來都不隻是“審美命題”,更是“健康命題”。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減重門診内分泌主任醫師袁振芳告訴“環球時報健康用戶端”記者,肥胖會增加200多種疾病的發生風險,從上到下影響全身健康。可以說,沒有一個胖人能一直完全健康的活着。

呼吸系統疾病。袁振芳介紹,肥胖者的脂肪若堆積在呼吸系統,就會導緻咽壁肥厚、軟腭肥大、咽腔狹小,誘發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還有研究發現,肥胖會提高哮喘嚴重程度、影響藥物控制的效率,嚴重的還會導緻肺功能異常。美國《呼吸與危重症醫學》曾刊登一項研究顯示,BMI值可以預測哮喘事件的發生率,即BMI越高,越可能發生哮喘。

心血管疾病。“肥胖者血液中的脂質較高,血液濃稠就會導緻斑塊、粥樣硬化,降低血管彈性,誘發高血壓和心髒疾病。”袁振芳說,肥胖者體重較高,心髒負荷也比正常人大,增加心血管病風險。此前瑞典哥德堡大學此前針對138萬餘名育齡期(18~45歲)女性開展的一項研究稱,與BMI在20~22.5之間的女性相比,超過35的重度肥胖女性患擴張型心肌病的風險高了近5倍。

形成脂肪肝。肥胖者的脂肪在腹部堆積,大量多餘脂肪無法通過肝髒代謝、轉運出去,就會囤積起來,導緻脂肪肝的形成。2018年的一項全球性研究稱,普通人群中脂肪肝的比例約有25%;肥胖人群中這一比例可達60%~90%。

2型糖尿病。脂肪細胞會随着其體積的增大而逐漸具有胰島素抵抗性,導緻血糖調節過程失衡,進而增加糖尿病發生風險。此前,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會刊《糖尿病學》釋出的一項丹麥研究稱,肥胖會導緻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至少6倍。

腎功能異常。肥胖者大多伴有高胰島素血症,胰島素能增加腎小球血漿流量及濾過率,導緻腎小球肥大,影響腎髒結構和功能。《中華流行病學雜志》曾發表的一項納入全國50多萬30~79歲居民的研究顯示,全身肥胖、中心性肥胖人群與健康人群相比,腎功能異常的風險分别增加19%、27%。

生殖健康。男性方面,肥胖會導緻雄激素下降、雌激素增多,導緻成熟精子細胞的發育受阻滞和被吞噬,精子數量減少。有資料顯示,臨床上生育困難的男性中,肥胖患者約占1/5。女性方面,肥胖會阻礙胎盤發育,導緻胎盤的血管密度和表面積下降,降低母親與胎兒間的營養交換效率,還會影響其激素水準,導緻胎盤功能異常。南非的一項研究發現,孕期肥胖會嚴重影響孕婦的胎盤結構和功能,增加母親和嬰兒的健康風險。此外,肥胖還會影響夫妻間性欲、誘發性功能障礙等問題,間接影響生育。

損傷肢體關節。肥胖患者的膝關節、踝關節等部位比常人負重更多,是以關節磨損問題嚴重,更易發骨關節炎。一項今年3月的研究資料顯示,肥胖患者骨關節炎的發生率高達12%至43%。

增加癌症發生率。肥胖者往往飲食不均衡,消化系統長期處于超負荷狀态、體力活動較少會導緻脂肪堆積,而脂肪堆積就會使機體長期處于慢性發炎狀态,降低免疫功能,誘導癌症發生和發展。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與健康中心,聯合對175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400萬人的調查研究發現,肥胖導緻了3.9%(約54.43萬)的癌症。

袁振芳說,從國内外衆多研究來看,“一胖生百病”的說法是非常有道理的。她呼籲,超重或肥胖者應積極做好以下3點。

1.進行肥胖診斷和風險評估。

減重前可先去醫院看一次醫生,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若有相關疾病,需先做好疾病的治療和調理;若狀況良好,可向醫生了解适合自己的最佳減重方式,包括生活方式調整、内科藥物及外科手術治療等。

2.“管住嘴”:注意熱量和營養

要想減肥,先得了解怎麼科學地吃。這裡推薦2種飲食方法:高蛋白膳食模式,即把飲食中的蛋白質供給比例增加到20%以上,多吃瘦肉、蛋、禽、魚等;限能量平衡膳食模式,即在保證膳食平衡的情況下,減少每種營養物質的攝入。普通肥胖者一般建議選用高蛋白膳食模式,有腎病的患者可采用限能量平衡膳食模式。上述2種模式可間歇性混合使用。

3.“邁開腿”:兼顧高效和安全

肥胖者制訂運動計劃前,要先做基礎疾病情況、體脂分布、肌力、運動耐力、柔韌性的評估,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制定适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對普通超重及肥胖者,無氧運動和有氧運動相結合最好,一周至少做4~5次,最好每天訓練。每次訓練可先用15分鐘到20分鐘做無氧,如卷腹、仰卧舉腿等,消耗掉體内多餘的糖;後做半小時到40分鐘的有氧,如快走、騎車、遊泳等,進一步消耗體内脂肪。此外,運動前要充分熱身、運動中注意安全、運動後做舒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