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加入家委會三天,就後悔了:給自己找罪受,得到的好處不夠看的

作者:開心果媽媽育兒間

大家好,我是家庭教育指導師果媽~

以前一直覺得,家委會是“天選之子”,會“子憑母貴”,在學校會受到老師更多的照顧,自己也能夠得到孩子在校的更多資訊。

然而,在加入家委會後三天,朋友小培就後悔了。

因為,事兒雖然不多,但是雜。

加入家委會三天,就後悔了:給自己找罪受,得到的好處不夠看的

就給娃娃們買了套校服,就統計了一天,因為很多家長不看消息,還得一個個催,然後還得去找商家談價錢、物流等。

算好價格,家長們再一個個給付錢。

有的家長付得晚,隻能自己墊付;

有的家長直接抹零,雖然就幾毛錢,但是心裡也難免不舒坦。

校服買到手了,分發下去,有些大小不合适的,還得統一收上來更換,一大早在校門口等了好久,有些家長就是遲遲不送過來,導緻小培直接遲到。

連小培的上司都問:最近咋回事,白天心思不在工作上,早上還遲到。

小培無奈地說:幹家委會了,才幹了3天,我就後悔了!

上司笑了:你運氣可真好,接着這麼大一個活兒!

加入家委會三天,就後悔了:給自己找罪受,得到的好處不夠看的

01 加入家委會三天,就後悔了:你以為能得點好處,實際上……懂的都懂

為啥會加入家委會?

不少都是自己報名的。

報名的家長,并不一定真的有那麼無私奉獻的精神,很多時候,也是為了“讨好”老師,自己勤快了,老師能夠對孩子多一些關照。

隻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了。

在公司的時候,要“裝孫子”,到了學校,又得像“乙方”一樣,對老師學校這樣尊貴的“甲方”盡心盡力,生怕有一絲懈怠,進而影響娃在老師心裡的印象。

加入家委會三天,就後悔了:給自己找罪受,得到的好處不夠看的

在網絡上,有不少家長也給出了建議:不要進家委會。

貼錢還賠力,對孩子沒有一點點好處,最重要的是,隻要近一年,就需要做好一直幹6年的準備。

因為中途的退出,又怕老師給孩子穿小鞋。

當然,也有家長當了家委會之後,真切給孩子謀得了福利。

之前有看到一位寶媽參加了家委會,在給孩子排座位放名牌的時候,直接将自己的孩子放在了C位。

或許有人說這位寶媽自私,但是,人家用自己的勞動,換取孩子的便捷,好似也沒什麼不公平。

但實際上,“後悔加入”的遠要比“慶幸加入”的家長要多。

後悔加入的,主要在于事情繁瑣、花錢使力、吃力不讨好、娃沒得到任何優待等等。

加入家委會三天,就後悔了:給自己找罪受,得到的好處不夠看的

果媽的一個朋友,女兒國小6年她都在家委會,也是為了老師能夠多關注一下自己的女兒。

但後果是,老師過度關注了,經常和媽媽講,孩子上課不集中注意力、寫作業不認真等等。

這一度讓朋友非常焦慮:自己的女兒,怎麼就這麼多缺點。

後來才發現,孩子們或多或少都有這些問題,而因為老師的過度關注,讓她對女兒的訓斥也連帶着變多了,現在親子之間的關系也比較緊張。

沒後悔加入的,要麼覺得沒啥事兒,要麼覺得孩子真切得到了好處。

比如評獎的時候,孩子得獎的機率更高;

比如和老師溝通比較多,知道更多的内幕消息,像學習方法、補課等等;

比如老師盯孩子比較緊,孩子學習更認真等等。

在這些好處面前,家長會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隻是能得到多少好處,懂的都懂。

終究是少數。

加入家委會三天,就後悔了:給自己找罪受,得到的好處不夠看的

絕大多數時候,還是得看老師的人品。

對孩子太過差別對待的,那麼是老師本身的人品問題;

對孩子公平對待的,是老師需要做到的。

是以,是否加入家委會,都得看老師的态度、家長的配合度等。

隻不過,我們沒有預知能力。

02 是否加入家委會,看這3點

家長們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加入家委會,那麼不妨參照這3點。

第一點:家長的時間與情商

如果家長有工作,還比較忙,那就别考慮進家委會了。

因為家委會的不少事情,都是比較繁雜的,有時候還會比較緊急,恨不得随叫随到,立即完成,需要有一定的時間。

是以,沒時間,别做。

加入家委會三天,就後悔了:給自己找罪受,得到的好處不夠看的

另外,家委會的家長,上要對接老師,下要對接家長,沒點情商,真幹不好。

有時候,可能連老師的“言外之意”都聽不出來;

有時候,因為一點小事和家長發生争執等等。

這些,都得依靠情商。

是以,時間、情商,一個都不能少。

第二點:孩子的自身情況

有一說一,幼稚園、國小一二年級,如果老師能夠多關照一下,确實是好事。

但是孩子在進入三年級之後,乃至國中,拼的就不隻是老師的關照了,更是孩子自己本身的成績。

孩子自己優秀、成績好,老師自然會更多地關照。

孩子成績不如意,又很皮,即便家長在家委會,老師也有心無力。

是以,家長可以參照一下自家娃的情況。

比較省心的,那麼娃适應能力也會很強。

不是太省心的,需要老師多照顧的,那麼家長就辛苦一下吧!

加入家委會三天,就後悔了:給自己找罪受,得到的好處不夠看的

第三點:學校的家委會風氣

這一點,也是相當重要。

家長可以去問一問高一點年級的家長,家委會的一些情況。

因為每個學校家委會需要做的事情、風氣等,是不一樣的,是以還是得根據自己學校的情況來。

在做的事情、風氣能接受的情況下,再去進入家委會。

寫在文末

果媽一直覺得,打鐵還需自身硬。

一個班的家委會一共就那麼幾個,是以,即便不當家委會,那麼孩子也不會被穿小鞋或者怎麼樣。

是以,比較糾結的家長,就看以上3個建議,然後自己做出權衡。

反正,果媽是個愛躲懶的人,好好培養娃,比啥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