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善長:一個67歲已經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的老頭,為何要助人謀

作者:大白

【前言】

朱元璋在曆史上也是一位出名的帝王,不過人們在說起他的時候總是逃不掉他大肆屠殺功臣,還有震驚大明的胡藍案。

李善長:一個67歲已經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的老頭,為何要助人謀

此案結束不久後,又一件震驚大明的事情發生了,那就是年過古稀的南韓公李善長因幫助胡惟庸謀反被殺,讓後人不由感到疑惑,這一位已經位極人臣的老臣還有什麼不滿之處要幫助别人謀反?

【一、位極人臣】

李善長:一個67歲已經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的老頭,為何要助人謀

李善長是大明開國六公之首,被後人稱為大明第一功。朱元璋在登基後也常常将李善長比作蕭何。不過若是論晚年李善長确實是比不上蕭何,不過若是論功勞兩人也是不相上下的。

李善長應該算是最初就跟随在朱元璋麾下的了,在李善長投靠朱元璋的時候他還沒有自立門戶,朱元璋還在郭子興麾下。正是因為兩人早期的朝夕相處才使得朱元璋對李善長十分地信任,畢竟在沒有接觸過權力之前每一個人都是純粹的。

李善長:一個67歲已經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的老頭,為何要助人謀

并且李善長熟讀史書,早期給朱元璋提供了許多的幫助。也正是在李善長的輔佐之下,朱元璋的勢力越來越大當然名聲也越來越響。就在此時郭子興找到李善長想要将他收複為己用。不過被李善長堅定地拒絕了。

得知此事後的朱元璋極其感動,并之後對李善長更加的重用。若是此時是晚年的朱元璋他是斷然不會再用李善長的。當然憑借着兩人早期的情誼,在朱元璋稱王後就對李善長進行加封了。作為右相國的李善長是除了朱元璋地位最高的人。

李善長:一個67歲已經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的老頭,為何要助人謀

當然僅僅是吳王的朱元璋就對于李善長如此器重,可以想象在登基後朱元璋對于他的态度。李善長終于坐上了那位極人臣的位置。

【二、沒有必要】

李善長:一個67歲已經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的老頭,為何要助人謀

這一切悲劇的起因就是胡惟庸,可以說在胡惟庸坐上丞相的位置後,朱元璋就開始不滿了。衆所周知朱元璋因為是從社會最底層爬上來的,是以對于權力他是格外的看重的。

身為丞相的胡惟庸已經侵占了他的權力,但最初設立丞相的時候就是為了幫助皇帝減輕負擔,不過對于朱元璋來說就完全不是這樣了。是以他漸漸的開始想要将胡惟庸手上的權力剝奪下來。

李善長:一個67歲已經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的老頭,為何要助人謀

很快就讓朱元璋找到了機會,在洪武十三年初将胡惟庸給處死了,在這值得一說的是最初朱元璋并不是以謀反罪處置胡惟庸的。

在十年後事情迎來了轉機,經過勘察胡惟庸案的細節發現當年胡惟庸原來是想要謀反的,當朱元璋得知後大怒,當即就指令人徹查,這一查就查出了李善長。

李善長:一個67歲已經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的老頭,為何要助人謀

李善長家與胡惟庸兩人是聯姻的關系,據說當年胡惟庸通過自己的親家也就是李善長的弟弟聯系李善長,想要一同謀反。最初李善長是拒絕了的,不過在胡惟庸許諾在事成後将李善長封為王,于是李善長默許了弟弟李存義和胡惟庸兩人密謀的事情。

在那之後胡惟庸就開始為謀反作準備,不過還沒有等到胡惟庸将一切準備好,朱元璋就出手了,兩人的密謀也隻能是宣告失敗。

李善長:一個67歲已經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的老頭,為何要助人謀

在李善長的弟弟與家臣的證詞之下,朱元璋當即以知謀逆而不檢舉、大逆不道追責,整個李家除了朱元璋的女婿也就是驸馬與驸馬和公主所生的兩個孩子外,滿門抄斬。

碰巧的是在李善長被關押的那幾天,欽天監找到朱元璋說天象有變,随後說出了四個字——主失大臣。都到這種程度了,李善長還有什麼存活下去的理由呢?

李善長:一個67歲已經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的老頭,為何要助人謀

十年前的李善長已經是年過花甲的老人了,可以說在他的那個年紀都已經到了回去頤養天年的時候,他幫助胡惟庸謀反對他又有什麼好處呢?

僅僅是為了封王,但是這封王所帶來的代價太大了,稍有不慎就是萬劫不複之地。并且按照李善長在朝中摸爬滾打多年的經驗來看他的城府也應該遠超胡惟庸。可以說李善長隻要不做出得罪朱元璋的事情,他不僅能夠安享晚年并且還能造福後代。

李善長:一個67歲已經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的老頭,為何要助人謀

畢竟無論如何兩人還是聯姻的關系,若是此時的李善長正值壯年還有可能會謀反,已經六十七歲的老人,冒如此大風險去謀反怎麼看都不現實。

即使是胡惟庸謀反成功了,李善長依舊隻能是為臣,他又怎麼能保證胡惟庸不會來一手狡兔死走狗烹呢?

李善長:一個67歲已經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的老頭,為何要助人謀

參與謀反就是換一個主子繼續為臣,可以說當時許多人都對于李善長的決定表示不了解。因為其中的疑問太多了,是以在第二年的時候朝中就有人上奏為李善長打抱不平了。

一個叫王國用的大臣給朱元璋遞了一個折子名字叫《代李善長辯冤疏》,目前李善長已經位極人臣了,若是謀反他能夠有今天的恩寵嗎?

李善長:一個67歲已經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的老頭,為何要助人謀

可以說按照朱元璋的性格應該是大怒,然後将王國用關進大牢。朱元璋的舉動也很讓人玩味,他不僅沒有任何表示,也沒有遷怒王國用。

【三、得意忘形】

李善長:一個67歲已經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的老頭,為何要助人謀

在李善長被殺的時候已經七十七歲了,在古代這就是已經算是罕見的長壽了,即使是朱元璋不對李善長出手他也活不了幾年了,那麼朱元璋有為什麼連這幾年都不願意放過他呢。

若是早些年朱元璋對李善長有殺心為什麼不在當年胡惟庸案時就将李善長連坐。畢竟兩人也是有着聯姻的關系的,隻能說當時的朱元璋還沒有這麼想殺李善長。

李善長:一個67歲已經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的老頭,為何要助人謀

必須要說一句的是,人都是會變的,不僅僅是朱元璋就連李善長也會改變。大明建立之初國家還沒有安定下來。朱元璋即使是想要動手也不敢輕舉妄動,不然也不會容忍藍玉、胡惟庸多年。

晚年的朱元璋越來越多疑,而随着權勢越來越大的李善長也不由的得意忘形。可以說李善長作為大明第一功臣他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即使是這樣依舊改變不了他嫉賢妒能的性格,在朝中也是如此,若是有人觸及到他的權勢與地位他也是毫不猶豫的出手。

李善長:一個67歲已經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的老頭,為何要助人謀

并且李善長對于自己地權勢也是很看重的,雖然他已經年老,但是在朝中依舊有影響力,年過古稀地李善長依舊是淮西集團的鄰頭羊。相信通過這也可以看出此時的李善長已經為朱元璋所忌憚了。

一次朱元璋得了重病卧病在床,連續半個月都沒有上朝,當時朝中的一些老臣都紛紛前往看望,但李善長卻一次都沒有去過。不僅居功自傲并且還驕奢淫逸,讓朱元璋越來越容不下他了。

李善長:一個67歲已經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的老頭,為何要助人謀

【結語】

其實相信大家也都能看明白,無論是李善長還是胡惟庸甚至是藍玉,他們是否真的謀反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朱元璋是怎麼看的。

可以說即使是李善長有一些行為出格,但也沒有到謀反的地步,這一切都是朱元璋在給未來的天子鋪路,當天下已經平定的時候,功臣們也就不需要再留在世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