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平津戰役中,跟随傅作義發動起義的4個軍長,最終下場如何?

作者:社會新聲浪

一個新政權的建設不僅需要新鮮思想注入,更需要流血和犧牲。自古以來政權更疊,無數先驅者奔赴在建設大道之上,一去不複返。

就拿新中國成立舉例,從鴉片戰争開始到抗日戰争,解放戰争結束,無數革命先烈不知道灑下了多少頭顱與鮮血才造就了如今繁榮昌盛的社會。

要革命總是會有犧牲的,這是大多數人心目中對革命的了解。但戰争卻總是殘酷的,戰争帶來的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最終買單的還是普通群眾。

有道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是以在能夠不以武力就可以解決的政權更疊,和平解放就出現了。

平津戰役中,跟随傅作義發動起義的4個軍長,最終下場如何?

和平解放不僅能保護人民财産不受威脅,也避免了勞民傷财的情況出現。新中國成立前有的地方是武力革命,有的地方采取的就是和平解放,影響最為深遠的就是北京的解放。

北京作為大陸曆史文化名城,又是曆代古都,它的和平解放不僅保留了大量的曆史文化古迹,還對當時全國的解放事業有着巨大的推動作用,加速了全國解放腳步的程序。

當年解放時的平津戰役,除了離不開我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也離不開當時主動起義的傅作義和他的一幹将領們。如今幾十年過去了,那些跟在傅作義手下起義的四個軍長們,他們的結局如何呢?

平津戰役中,跟随傅作義發動起義的4個軍長,最終下場如何?

目光長遠,心懷大義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整體,多個民族都不可分割。但抗日戰争結束後,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卻企圖分裂中國,想要與我黨平分江山。于是解放戰争開始了,因為國民黨上層的A錢腐敗,他們逐漸失去了民心,戰事節節敗退。

1948年戰争已經進入到白熱化階段,我軍乘勝追擊,對國民黨下達了最後通牒。當時國民黨眼見敗局已定,仍舊毫不死心,妄圖想以北平的傅作義五十萬大軍牽制我軍,實施反撲計劃。不過他們的狼子野心最終會落空了。

平津戰役中,跟随傅作義發動起義的4個軍長,最終下場如何?

當時的實際情況是,号稱坐擁五十萬大軍的傅作義實際上戰鬥力要大打折扣。因為民之所向心之所系都是我軍,國民黨雖然部隊裝備精良,但士兵卻有很多不是自願報名的,大部分都是被“抓壯丁”來的,是以軍心不穩成了隐患。

試想一個軍心不齊的隊伍能夠有多少作為呢?再加上我軍戰士的勇猛剛強也讓很大部分的國民黨軍隊遭到了巨大損失。

平津戰役中,跟随傅作義發動起義的4個軍長,最終下場如何?

是以當時駐守北平的将軍傅作義認為與我軍的交火最終得不到一點好處。即便僥幸勝了,他手裡的部下也會受到無法估計的傷害,國家又将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這個結局絕對不是自己想要看到的。

當年投筆從戎與日本人拼死厮殺就是為了讓人民重回國泰民安的生活,如今敵人趕出國門了,自家人打自家人又是什麼道理呢?

于是在後來我黨與各界進步人士的遊說之下,加之我軍政策上的施加壓力之下,傅作義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他要與我軍人員一起和平解放北平。當他将這個決定說給部下四位軍長時,沒想到得到了一緻認同。

平津戰役中,跟随傅作義發動起義的4個軍長,最終下場如何?

四位軍長,深明大義

顯然單憑傅作義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和平解放北平任務的,當時他手下有四位軍長,分别是第35軍少将軍長朱大純,第92軍中将軍長黃翔,第101軍中将軍長李士林,和第104軍中将軍長安春山。

這四位軍長一直以來跟随傅作義将軍出生入死,算得上是親兄弟般的存在,他們關系的親厚都有點像劉歇業三人,是以毫無意外的這四位再次跟着傅作義起義了。

平津戰役中,跟随傅作義發動起義的4個軍長,最終下場如何?

新中國成立之後,這四位軍長也在我黨我軍建設新中國的事業中貢獻出了不小的力量。比如朱大純軍長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擔任了我軍第49軍第二副軍長,又曾在南京軍事學院擔任教師,将自己在戰争年代積累的經驗一一傳授給了新時代的軍人們,直到退休,1991年的時候他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85歲。

但不是所有人都像朱大純軍長這般長壽,比如李士林軍長。他是一個特别嫉惡如仇,兢兢業業的人,新中國成立之後,他照樣在為人民服務崗位上發光發熱,1958年在擔任張家口水利局局長的時候,不幸因公殉職,實在讓人惋惜。

平津戰役中,跟随傅作義發動起義的4個軍長,最終下場如何?

不過與之相反的安春山軍長,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自己工作崗位上,當年他參加了北平起義之後,因為表現突出又被委派到綏遠,後來就在綏遠和内蒙古等地擔任公職,為當地的現代化程序貢獻出了中堅力量。1979年因病去世的他享年72歲。

最後一位黃翔軍長,作為傅作義将軍最為信任的兄弟,建國後他也在傅作義身邊,先後在水利部擔任職位,成為了第二,三,四屆的全國委員會委員。在崗位上鞠躬盡瘁的他也為大陸水利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1990年因病去世,享年85歲。

平津戰役中,跟随傅作義發動起義的4個軍長,最終下場如何?

戰中思考,意義何在

傅作義與軍長們的深明大義,最終和平解放了北平。就像他們所說的那樣,參加戰争的初衷就是将敵人趕出國門,讓老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好日子。雖然最終的結局可能與開頭的想法有些許出入,不過這個結局已經讓他們很滿意了。

北平的和平解放加速了全國解放的程序,它打破了當時國民黨在北方戰場上的絕對優勢,增強了我軍和人民解放全國的信心,打擊了國國民黨統一全國的士氣。也保護了當時北平遺留下來的許多古建築,傳統文化,留下了一大筆寶貴财富。

并且傅作義将軍的投誠在國民黨進階将領之中起到了宣傳作用,為之後四川等地的和平解放提供了基礎。

平津戰役中,跟随傅作義發動起義的4個軍長,最終下場如何?

結語

如今那個戰火紛争的年代已經離我們而去,但先輩們為之付出的努力卻始終不敢遺忘。有時那些奮戰在沙場上與敵人殊死搏鬥的戰士們值得我們紀念,但那些為國家興亡奔走的有志之士同樣值得尊敬。

比如傅作義将軍這些人,雖然表面上看他們隻是順應時代變化選擇了最為有利的戰争方式,但他們對國家産生的積極意義卻是不可磨滅的。

如果沒有他們的退讓,全國的解放肯定又會推遲一段時間。比如像一些地下黨員,他們也是一樣在為國奮鬥,隻不過他們是在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裡,沒有他們提供的情報,也許戰事上也會遭到阻礙。是以每個這樣的人都值得我們尊敬愛戴!

回顧那段血淋淋,充滿屈辱的曆史,我們如今隻能發奮圖強,在不忘國恥的同時拾起建設祖國的重任。作為學生我們應該認真學習,将來報效祖國,作為普通的上班族,我們應該遵紀守法,用自己的雙手給社會創造價值。

有國才有家,永遠銘記這個道理,樹立愛國之心,誓死捍衛祖國應有權利,做到不惹事也不怕事,這樣才能才能使國家昌盛繁榮,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