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腿梗是個什麼梗?

作者:新醫線306
腿梗是個什麼梗?

王志鴻,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心血管外科

醫學科普中心 劉燕/崔彥 編輯

相信大部分人都聽說過“心梗”和“腦梗”,這兩種“梗”導緻的疾病若不及時進行救治很有可能危及生命。

其實,人體的動脈“梗塞”不僅僅會發生在心髒冠脈和腦血管上。

人體動脈就像一條灌溉滋養農田的河流,河流沿着河道順流而下輸送水源,周圍農田才能得到水的滋養給人們豐收的希望。動脈裡流淌的血液也在不停地為人體組織輸送氧氣和能量,來維護人體各個髒器功能的正常運轉。但随着年齡的增加,人體血管會出現老化,部分“河道”出現了“泥沙堆積”,影響“河流”暢通,即動脈管壁上脂質斑塊沉澱堆積,導緻動脈管壁變得僵硬、管腔狹窄、甚至閉塞,相應的肢體或髒器随之出現缺血症狀。

與心梗、腦梗類似,“腿梗”也是由血管狹窄、閉塞造成的,它在醫學上被稱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是由于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後,導緻動脈管腔狹窄和閉塞,造成下肢缺血而出現的下肢發涼、麻木和間歇性跛行等一系列症狀。

腿梗發病率、危害程度不亞于心梗和腦梗,如果沒能及時發現并救治,嚴重者可能會因為肢體缺血壞死而導緻截肢,甚至危及生命。出現這種疾病,往往提示心腦血管存在問題,患者需要留意一些危險信号并及時就診。由此可見,及時發現“腿梗”的早期信号并采取積極治療,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

腿梗是個什麼梗?

腿梗是怎樣發生的呢?

首先,腿梗的發生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不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比如暴飲暴食、過多攝入高脂肪高糖食物、高鹽高油飲食等,缺少體育鍛煉,體重超标等,這些都易導緻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發生。而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和吸煙是下肢動脈疾病的四大殺手。

腿梗是個什麼梗?

腿梗發病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動脈粥樣硬化,但也有其他特殊的病因,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大動脈炎、外傷、動脈栓塞等。急性腿梗起病兇險,我們稱之為急性下肢動脈栓塞,栓子多來源于心髒。心房纖顫與心室内血栓形成是栓塞的高危因素。一旦栓子脫落,就會導緻血管阻塞,相應供血範圍的組織缺血、壞死。人體有動脈血流的地方都有可能栓塞,栓子大小不同,栓塞部位不同,側枝代償不同會有不同的臨床表現,而下肢動脈栓塞尤為高發,其嚴重程度對外科治療的療效及預後均具有重要影響,與截肢及死亡率密切相關。

腿梗是個什麼梗?

腦梗臨床表現

腿梗就是下肢動脈發生了梗塞,導緻下肢遠端缺血缺氧,早期可無明顯症狀,或僅有下肢輕微不适,如畏寒、發涼、麻木等。之後逐漸加重,出現間歇性跛行症狀,休息後症狀可緩解。對于輕度跛行症狀,可能還不會讓老年人引起足夠重視。随着病變進一步發展,則出現靜息痛,即在休息時亦出現肢端疼痛症狀,夜間休息時感受明顯。這時仍不進行治療,最終可能會出現肢體皮膚潰瘍不愈合、壞疽感染,嚴重甚至面臨截肢。腿梗已成為患者緻殘和緻死最主要的原因。

腿梗是個什麼梗?

下肢出現缺血表現不及時治療,好好一個人就有可能導緻殘疾。是以,“腿梗”不能忽視!但是下肢缺血症狀,也容易僞裝成2種疾病:老寒腿:常說的“老寒腿”在醫學上叫做 “膝骨性關節炎”,症狀主要在膝部,主要表現為膝部酸痛、膝關節腫脹、膝關節彈響等症狀。而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有着和老寒腿相似的症狀表現。腰椎間盤突出症和腰椎管狹窄症:腰椎間盤突出症和腰椎管狹窄症也會出現下肢疼痛、間歇性性跛行等症狀。但一般從症狀上來說,常伴有腰痛,且下肢疼痛為放射痛。腰椎病在靜息或者一走路時疼痛就可能出現,下肢可有節段性感覺障礙,一般足背動脈搏動良好。下肢動脈缺血導緻的跛行是走一段路才開始疼痛,且血管性間歇性跛行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

腦梗治療手段

(1)保守治療:主要包括理療和适當的功能鍛煉;應用抗血小闆和擴血管藥物改善和增加下肢血供,并防止急性血栓形成;必要時可加抗凝藥物防治下肢血栓形成。藥物治療僅僅适用于跛行距離在500米以上的輕症病人,以抗血小闆、擴張血管、改善側支循環為主。隻要沒有禁忌證,有症狀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患者均應行抗血小闆聚集治療。阿司匹林是首選的抗血小闆聚集藥物,可使下肢缺血率降低20%~30%。另外美國FDA推薦将氯吡格雷作為外周動脈疾病( PAD)病人降低缺血性疾病的首選藥物,TASC推薦将西洛他唑作為治療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症的藥物。

腿梗是個什麼梗?

動脈旁路移植示意圖

(2)開放手術治療:包括下肢動脈内膜剝脫術和動脈旁路移植術。前者适合于局限性動脈狹窄或閉塞病變。該術式常作為外科手術中的輔助術式。動脈旁路移植術嚴格适應症,外科手術創傷大,手術難度高,患者預後不太好,尤其不适用于合并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的患者。腔内介入手術目前是最佳的治療手段。

(3)腔内介入治療:介入治療是利用高科技手段進行的一種微創性治療。它既不同于内科的“吃藥打針”,也不同于外科的“開刀手術”。而是在DSA(數字減影血管成像技術)、B超等醫學影像學裝置的導引定位下,利用特殊的穿刺針、導管、導絲、支架等器械代替傳統的手術刀,對下肢動脈硬化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

目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球囊成形術(Balloon Angioplasty)已經是一項比較成熟的技術。經皮腔内血管成形術(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擴張血管的主要機理在于球囊擴張分離狹窄硬化的内膜,同時破壞中膜平滑肌強力層和膠原纖維.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斷裂,中膜伸展,是一種血管重塑的治療動脈硬化閉塞症的方法。支架置入通過擠壓斑塊和壓迫管壁,克服了PTA的兩個主要缺陷,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PTA的有效補充。

PTA和支架置入術的聯合應用可明顯改善腔内手術效果,有研究顯示,患者在應用血管内支架聯合PTA治療後,其總有效率可以達到91.67%,提示其治療效果确切。而且其踝肱指數比治療前明顯改善,跛行距離也比治療前明顯增加。同時,患者術後并發症的總發生率比正常保守治療更少。

腿梗是個什麼梗?

下肢動脈腔内介入治療示意圖

近年來,随着腔内技術進步和材料的更新,應用腔内介入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取得顯著療效,成為該疾病的首選治療手段。腔内介入治療技術包括:球囊擴張(藥塗球囊擴張)、機械切栓、斑塊旋切、支架植入術等,通過從血管腔内最大程度的開通狹窄閉塞段血管,能夠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肢血供,挽救肢體,效果立竿見影,介入治療具有“創傷小、不開刀、療效好、恢複快”的特點,是目前首選的治療方法。

(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