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元璋有多反感貪腐?洪武15年一口氣砍了三萬多貪官,沒人敢當官

作者:遊戲精彩

明太祖朱元璋向來最是反感A錢腐敗,一旦讓他知道了有誰犯了這樣的錯,等待他們的隻有腦袋掉地。

朱元璋絕到什麼程度呢?就連城牆上的磚他都要各級官員、負責人在上面刻上自己的名字。

朱元璋有多反感貪腐?洪武15年一口氣砍了三萬多貪官,沒人敢當官

為什麼刻上負責人的名字?因為這樣就知道哪塊磚是哪些人負責的了。一旦哪塊磚腐朽破裂了,這些負責人就要遭殃了。

為了能保住小命,官員們想盡一切辦法将磚塊鑄造得結實耐用。這一項責任制度叫作“物勒工名”,就是為了防止官員們搞“豆腐渣”工程的。

也是由于朱元璋下達的這一項指令,也讓曆經幾個世紀的明城牆到現在還是固若金湯。

朱元璋有多反感貪腐?洪武15年一口氣砍了三萬多貪官,沒人敢當官

到了現在再去南京參觀明城牆舊址,還是不得不為當時的工程所震撼。

除了上面這一件,明太祖為了懲治A錢腐敗可沒少砍貪官腦袋。

紀錄片《中國通史》中提及“A錢腐敗”這一點之時,特意提及了發生在明朝朱元璋在位時的“空印案”——

朱元璋有多反感貪腐?洪武15年一口氣砍了三萬多貪官,沒人敢當官

“洪武十五年,涉及空印案的一千三百多名官員全部受到處理。三年後,戶部官員糧食A錢案被查實,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至地方官,被判處死刑者三萬餘人。”

朱元璋的這一番懲處,幾乎把朝廷上下官員一掃而空。但是腐敗仍然無法根絕,隻是在朱元璋在位之時,整治貪官污吏有了顯著成效。

“空印案”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這是震驚四座的明朝初年的“四大案件”之一。除了“空印案”,其他三大案件分别為:藍玉案、胡惟庸案、郭恒案。

朱元璋有多反感貪腐?洪武15年一口氣砍了三萬多貪官,沒人敢當官

空印案,發生在明代洪武年間。空印,就是在文書上預先蓋上印章,需要用時再填寫上具體内容。此案在當時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相當程度的重視 。

朱元璋認為官吏可以利用空白文書簿冊作弊,是以要嚴懲使用蓋有官印空白文書簿冊者,因為牽連人數衆多。

朱元璋可謂是一位将“事出反常必有貪”這個原則貫徹到底的皇帝。

朱元璋有多反感貪腐?洪武15年一口氣砍了三萬多貪官,沒人敢當官

整治A錢這件事跟皇帝的決心有關,決心大力度大成效就大,隻是事情做得太絕的後果最後也要由皇帝最後自己承擔。崇祯皇帝也十分痛恨A錢,到了最後卻無一個官員陪在身邊,落得個孤苦無依的境地。

朱元璋有多反感貪腐?洪武15年一口氣砍了三萬多貪官,沒人敢當官

不僅僅“空印案”和糧食A錢案朱元璋的懲治力度大,就連城牆朱元璋也都照顧到。

現在的南京明城牆上還能夠清楚地看到官員的名字。當初這麼做也是為了防止地方偷工減料,一塊城牆上至多刻了十一層負責人的名字,哪塊壞了就找上面的負責人。

朱元璋有多反感貪腐?洪武15年一口氣砍了三萬多貪官,沒人敢當官

就這制度,誰還敢偷工減料?這也是明城牆能夠儲存幾個世紀仍然完好的一大原因。

那麼明太祖朱元璋為何如此痛恨“貪“這個字呢?

這也跟“以史為鑒”有關系,元朝後期的A錢腐敗嚴重給他足夠的警惕。同時朱元璋也是出身底層,同情廣大受苦受壓迫的老百姓,就更加痛恨官員腐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