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外國人是怎樣讓狄仁傑火遍歐美的?他為何喊出:我就是狄公

作者:尋點趣味研究室

從民國開始,中國在推理小說領域一直沒有太大的發展,和歐洲、日本有不小的差距,甚至有人認為國人骨子裡就沒有推理基因。但事實上,古代中國有很多優秀的推理小說。

比如老百姓最熟悉的兩位古代偵探——包公和狄仁傑就是靠一本本斷案小說逐漸火遍大江南北的。

有關狄仁傑的小說甚至打動了外國人,比如荷蘭人高羅佩就對狄仁傑非常敬仰,整整研究了22年,撰寫了大量以狄仁傑為主角的探案小說,讓其火遍全球。

一個外國人是怎樣讓狄仁傑火遍歐美的?他為何喊出:我就是狄公

從小仰慕東方文化

高羅佩原名羅伯特·漢斯·範古裡克,是一名享譽國際的優秀漢學家。

大部分人對這個名字可能比較陌生,但談到《大唐狄公案》想必不少人就非常熟悉了。

這本小說不僅在國外非常熱門,近些年在國内也聲名鵲起,還被翻拍成熱門的影視作品。

可惜這本小說的影視化之路走得極為不順,翻拍作品品質欠佳,不僅劇情漏洞百出,還有很多常識性錯誤,引來無數人吐槽。

甚至連原作者高羅佩都被人誤解對中國文化缺乏了解,實在是無妄之災。

一個外國人是怎樣讓狄仁傑火遍歐美的?他為何喊出:我就是狄公

開播引發一片吐槽的《大唐狄公案》

事實上,高羅佩對古代中國文化尤其是古琴有着透徹的了解,其發表的很多講述古代中國的學術文章至今依然在被人引用。

他之是以對東方文化産生興趣,主要源自其童年的經曆。

高羅佩的父親是一名軍醫,早年曾經随軍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停留了很長時間,高羅佩的國小時光就是在這裡度過的。

當時爪哇島上有很多來自中國的移民,和這些人接觸多了以後,高羅佩逐漸喜歡上了東方文化。

面對這種和西方完全不同的文明,年幼的高羅佩感到非常好奇,對其燃起了濃濃的興趣。

一個外國人是怎樣讓狄仁傑火遍歐美的?他為何喊出:我就是狄公

南洋地區的華人聚居點

不過他在這裡并沒有停留多久,荷蘭軍隊和醫生會定期進行輪換,國小畢業後,高羅佩就跟着父親回到了荷蘭。

沒想到的是讓高羅佩家中居然也有來自中國的瓷瓶,上面印刻的文字内容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進入中學之後,高羅佩逐漸展現出了文學和語言上的天賦,他對漢語的學習逐漸爐火純青,還在深入研究中國文化。

面對兒子“與衆不同”的興趣,高羅佩的父母非但沒有阻止,還鼓勵他深入探究。

興趣是每個人最好的老師,很快,高羅佩就得到了語言學家C·C·烏蘭貝克的認可,成為最受其器重的學生和助手,兩個人聯合發表了多篇學術文章。

一個外國人是怎樣讓狄仁傑火遍歐美的?他為何喊出:我就是狄公

年輕時的高羅佩

1930年,高羅佩考入心儀的萊頓大學。之是以選擇這裡,是因為它的漢學專業有着悠久的曆史,在歐洲很有名氣。

據悉,高羅佩在大學期間成績非常優異,連續獲得了中文及日文的學士學位。

大學畢業後,他又選擇進入了烏德勒支大學深造,後者在20年代建立的東方學院在整個歐洲都很有名氣,吸引了很多對東方文明感興趣的學生。

一個外國人是怎樣讓狄仁傑火遍歐美的?他為何喊出:我就是狄公

烏德勒支大學

幾年之後,高羅佩順利從烏德勒支大學畢業,獲得了東方研究碩士學位。

在這個過程中,他不僅練就了一筆好字,還給自己起了中文名“高羅佩”,主要參考了原名中“古”和“羅伯”的讀音。

高羅佩在大學期間取得了非常優秀的學術成績,其發表的《改善荷屬東印度有關華僑法律條文的研究》《馬明王源流考》等學術論文都頗受認可,至今仍然是領域内的必讀之作。

一個外國人是怎樣讓狄仁傑火遍歐美的?他為何喊出:我就是狄公

高羅佩精湛的書法

初次接觸狄仁傑

為了更好地接觸到東方文化,高羅佩研究所學生畢業後,選擇進入外交部工作。

而且這樣一方面可以發揮自己在語言上的優勢,另一方面也滿足了父母對其事業的期待,可謂是一舉兩得。

憑借一口流利的日語,高羅佩在進入外交部門後不久,便被配置設定到東京做翻譯官。

在去日本供職的路上,高羅佩特意在哈爾濱停留了一周的時間。在短短的7天裡,他浏覽了當地大量的名勝古迹,深深陶醉于燦爛輝煌的華夏文明中。

在這個過程中,高羅佩偶然接觸到了一本當時非常流行的公案小說《武則天四大奇案》,這本小說誕生于清朝,講述的是名臣狄仁傑屢破奇案、赢得武皇贊賞的故事。

其中,狄仁傑給高羅佩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個外國人是怎樣讓狄仁傑火遍歐美的?他為何喊出:我就是狄公

來到日本後,高羅佩結識了許多知名學者,并常常利用出差的機會去北京參觀故宮以及各類博物院,了解華夏文明。

在這個過程中,他對東方文化的認識越來越深,還掌握了書法、篆刻、繪畫、鼓琴等技能。

不看外表,隻看談吐和氣質的話,高羅佩比很多中國人都像古代的士大夫。

太平洋戰争爆發後,荷蘭和日本斷絕了外交關系,高羅佩不得不離開了東京。

之後的一年裡,他輾轉于東非和南亞的多個地區,最後通過一系列運作,成功當選為荷蘭駐重慶的外交官。

一個外國人是怎樣讓狄仁傑火遍歐美的?他為何喊出:我就是狄公

撫琴的高羅佩

這個任命讓高羅佩興奮不已,他終于可以正大光明地待在中國,認真研究華夏文化了。

事實上,重慶有很多驚喜在等着高羅佩,他來到這裡後不久,便遇到了一位很有教養和文化的淑女,完美符合他對東方女性的想象。

這個女子名叫水世芳,她是名臣張之洞的外孫女,高羅佩苦苦追求許久,最終在1943年與其結為夫婦。

不僅如此,當時重慶是國民黨的陪都,集中了大量優秀的飽學之士。高羅佩憑借外交官的身份,與他們結為朋友。

這些人經常聚在一起讨論中國文化,每次都讓高羅佩受益匪淺。他們甚至還組建了“天風琴社”,專門從事古琴技藝的研究。

一個外國人是怎樣讓狄仁傑火遍歐美的?他為何喊出:我就是狄公

高羅佩和中國妻子

某次聚會上,有人恰好提起了《武則天四大奇案》這本書,還對其中的内容進行了梳理。這讓高羅佩對此書有了新的認識,回家之後立刻将其翻出來細細品讀。

這一次看完後,高羅佩深深迷上了公案小說,對狄仁傑則愈發推崇。

他仔細分析了書中的推理邏輯和偵破手法,認為狄仁傑是不輸給福爾摩斯以及格雷警長的優秀偵探,而且書中很多對犯罪心理的描寫更是讓他拍案叫絕。

一個外國人是怎樣讓狄仁傑火遍歐美的?他為何喊出:我就是狄公

狄仁傑畫像

在這本書的影響下,高羅佩看了多部中國古代優秀的公案小說,并對其進行了深入研究。

他驚訝地發現原來在推理小說領域,中國不僅不落後,甚至還早了西方國家很多年。

而此時西方各國對中國的此類小說卻多加貶斥,這讓高羅佩内心非常憤懑,決心為其正名。

一個外國人是怎樣讓狄仁傑火遍歐美的?他為何喊出:我就是狄公

22年時間撰寫《大唐狄公案》

事實上,越是深入研究,高羅佩對狄仁傑就越是佩服。

這位名臣不僅能推理破案,還有着高尚的情操、深厚的文學造詣以及對古琴的熱愛。

這讓高羅佩産生了深深的共鳴,将狄仁傑視作偶像,他有時候還恍恍惚惚覺得自己身上就有狄公的某幾面的結合,甚至一度認為:狄公就是自己。

慢慢地,高羅佩内心有了一個執念,他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狄仁傑,了解這位優秀的名臣。

是以從1946年開始,高羅佩開始翻譯《武則天四大奇案》。

對其他人來說,這可能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因為裡面有很多晦澀的成語,難以準确翻譯成英文。

不過高羅佩是個語言天才,對中國文化了解非常透徹,此前也翻譯過很多優秀的中文書籍。

一個外國人是怎樣讓狄仁傑火遍歐美的?他為何喊出:我就是狄公

是以,他在經過幾年的努力後,順利完成了《武則天四大奇案》的翻譯,還順手創作了以狄仁傑為主角的英文偵探小說《銅鐘案》,并将其翻譯為中文和日文。

不過,這兩個版本的《銅鐘案》并沒有在兩國得到重視,出版商對其也不太看好。

但英文版的《銅鐘案》因為其與衆不同的視角和另辟蹊徑的偵破手法得到歐洲讀者的認可,一度賣到脫銷。

這本書的大獲成功讓歐洲出版商對高羅佩極為認可,不斷催促他創作新的小說作品。

就這樣,《迷宮奇案》《黃金奇案》《鐵針奇案》《漆畫屏風奇案》《朝雲觀奇案》等多部小說先後誕生。

而每一本都取得了非常優秀的銷售成績,這讓高羅佩非常滿足。

是以,當他得知自己已經身患重病、無法治愈後,依然不願停下筆耕,在最後的幾個月裡依然奮力完成了《廣州奇案》。

一個外國人是怎樣讓狄仁傑火遍歐美的?他為何喊出:我就是狄公

《大唐狄公案》英文版封面

最後,歐洲出版商将這些小說整合到一起聯合出版,它便是後來風靡歐美多年的經典名著——《大唐狄公案》。

這本書包括15個中長篇和8個短篇,全書一共130多萬字,采用仿宋元話本的體裁撰寫而成。

據悉,此書在歐美國家風靡一時,累計銷量高達數百萬冊。荷蘭王子伯恩哈德對其推崇不已,甚至親自翻譯了西班牙文的譯本。

上世紀70年代,美國電影公司還購買了改編權,拍攝了名為《狄仁傑之朝雲觀》的電影。

這是狄仁傑第一次出現在大熒幕上,和梁冠華老師一樣,美國電影中扮演狄仁傑的男演員體型也偏胖。

正是受到這兩部經典影視劇的影響,大部分人潛意識裡都認為,神探狄仁傑是個胖胖的“可愛老頭”。

一個外國人是怎樣讓狄仁傑火遍歐美的?他為何喊出:我就是狄公

美國電影版狄仁傑

結語

因為幼年的經曆,高羅佩早早就愛上了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并把一生的時間都放在研究漢學以及了解中國文化上。高羅佩對中華文化的推崇不是淺嘗辄止,而是深入核心、虔誠地探索。

她的妻子水世芳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丈夫高羅佩對漢學愛的深沉,他就是個道地的中國人。

參考:

《大唐狄公全傳·一·雨師黑箭》

——高羅佩

《中國琴論随筆》

——高羅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