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紙短情長 | 媽媽,我想你了

作者:永不消逝的電波
紙短情長 | 媽媽,我想你了

作 者 | 王哲學、張宇軒

時光的列車穿過四季,站台上永遠奏着離别的曲,去年您和爸爸送我的場景還曆曆在目,轉眼間,已經一年有餘。

紙短情長 | 媽媽,我想你了

之前打電話的時候,您說新兵連寄回的那封家書您和爸爸看了很多次,每次想我便打開來看看,讓我有空多寫點,我有點意外也有點心疼,在這個連4G都覺得慢的時代,視訊通話20秒不接便沒有再等下去的耐心,網際網路時代的少年不懂“家書抵萬金”,鮮少主動去用文字聯結親情,直到入伍後才驚覺,原來有人願意陪我按下暫停鍵,跟着我看世界的速度,關注我的世界。

紙短情長 | 媽媽,我想你了

小時候一直走讀,住家裡不知道離家的苦;長大後在外求學,通信發達交通便利,也不知道想家的滋味;初來部隊,新鮮感蓋過其他情緒,直到想家的念頭達到了頂峰。

紙短情長 | 媽媽,我想你了

有一天洗衣服的時候,想到小時候朋友說我有體香,隻有我自己知道是媽媽手洗衣服的味道,每次一打開衣櫃都會和那種獨特的清香撞個滿懷,淡淡的并不濃郁,但持久鋪墊在我的童年裡。

紙短情長 | 媽媽,我想你了

有一次聽戰友說小時候一直以為一天隻有兩頓飯,才想到自己小時候從來沒有缺席過的每一頓豐盛的早餐。國小、國中、高中,小時候總想吃外面的早飯,長大後吃膩了外賣、大鍋飯,才想到小時候您那一碗碗蛋羹、炒飯、炒菜有多精緻。

紙短情長 | 媽媽,我想你了

有一句話說“要永遠愛媽媽,畢竟她是唯一一個和你共用過心髒的人。”新兵連初期,入伍即圓夢,圓夢即迷茫的我看不清自己,您問我:“部隊和你想象的一樣嗎?”“你在那裡适應嗎”“你找到你想要的了嗎”;下連後,面對細碎的業務,我在自我懷疑的瓶頸,您說“我希望你一直是快樂的”;不久前您也問過我“你覺得你變化大嗎?”每一個問題,每一句話,都給我很大的啟迪和鼓勵,支撐着我完成各項訓練和工作。而其中最令我感慨的,便是深谙“報喜不報憂”之道的我總是掩飾着我那些負面情緒,然後,我們心有靈犀,您總是能在恰好的時機說些恰好的安慰,不多不少,一語中的。

紙短情長 | 媽媽,我想你了

幾天前,一個懷胎五月的姐姐讓我摸到了胎動,姐姐一臉滿足的感受着小孩的“拳打腳踢”,我問她疼嗎,她笑着搖了搖頭。身邊另一個姐姐孩子已經兩歲有餘,我聽着她甜甜的跟寶寶打電話,看着她手機裡記錄下的寶寶成長的每個精彩瞬間,她也會向很多人興緻勃勃地分享她和寶寶的故事,她們好像補齊了我由于年幼而缺失的對“媽媽”這個詞的了解,耐心、細膩、愛孩子。

紙短情長 | 媽媽,我想你了

中國人的情感深沉内斂,親情更甚,而我好像對親情一直有着極度的“自信”,我知道您們就在那,不會走,昨天在,今天在,明天依舊在,是以我不懼這兩年離家,也鮮少表達過對家的思念,時間緩慢又禁不起推敲,從到北京至今已有400餘天,已經超過了我因為在外上學離家的最久時長,慢慢開始想家了,情緒偷偷地從心底生發,順着血管的通路一點點蔓延,一點點填滿整個心房,媽,想家了,想你了。

紙短情長 | 媽媽,我想你了

都說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很榮幸,我是前者,能做您和爸爸的女兒,我很滿足,閑暇之時跟朋友提及原生家庭,我的語氣淨是自豪,很喜歡李榮浩的一句歌詞:“爸爸媽媽給我的不少不多,足夠我在這年代奔波,足夠我生活”,十足地诠釋着咱們這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小康家庭,甚至,橫縱對比身邊人,我從沒羨慕過别的家庭。

紙短情長 | 媽媽,我想你了

媽媽,夜太深,情緒噴薄,可惜這紙張太短,文字表不盡思念,您放心,我在部隊挺好的,每天作息規律,堅持鍛煉,吃的也很好,不必挂念,您和爸爸在家也要照顧好自己,吃飯不要對付,有空多出去走走多出去轉轉,找個機會一起休假出去玩玩,趁年輕,趁我不在,多享受享受二人世界。

紙短情長 | 媽媽,我想你了

——愛您的女兒:張宇軒

紙短情長 | 媽媽,我想你了
紙短情長 | 媽媽,我想你了

編 審 | 張大鵬

主 編 | 陳一凡

校 對 | 王曦丹

編 輯 | 李沐澤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投稿電話 | 010-66-896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