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數"謀新 加"數"向實 市南區數字經濟加速驅動新質生産力蝶變更新

作者:齊魯發現

青島市市南區牢牢把握高品質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在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數字新基建上深度聚焦、持續發力,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占比及增速連續兩年居全市前2,數字經濟中小企業叢集在全市唯一獲評全省數字經濟特色産業叢集,市南區成為全市唯一連續2年入選全省建設資訊基礎設施和推進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成效明顯區。

一、謀劃産業更新“新布局”,為新質生産力“增動力”

強化數字經濟頂層設計,深入實施數字經濟産業“鍊長制”,聚焦高端軟體、內建電路、人工智能、元宇宙核心賽道,研究數字經濟細分領域産業調研報告,制定産業發展行動方案,打造數字經濟特色産業體系。高端軟體聚焦發展“軟體+硬體+服務”模式,打造以工業軟體、行業應用軟體、基礎軟體為核心的産業體系,依托中石化經緯、中油岩土等龍頭企業,推動石化領域關鍵技術突破和資訊技術創新。獲評省軟體産業高品質發展重點項目19個,省首版次高端軟體産品42個,省軟體工程技術中心5家,數量居全市前列。內建電路聚焦發展“總部+研發+委外加工+貿易”模式,培育科凱、航天半導體、展誠等一批重點企業。人工智能重點培育“算力+大資料+大模型”的産業生态,前瞻布局算商經濟,加速建設省内最大的智算項目—大有智算中心,預計可達到全國高通量算力領域前5水準。着力打造資料要素産業園,聚力培育美迪康、松立、宇樹機器人、格蘭德等骨幹企業,獲評大資料“三優兩重”項目116個,總量占全市1/3以上。元宇宙發力内容制作和場景開發,成立元宇宙産業基金,引進歌爾等頭部企業,培育金東、燧光科技等重點企業,打造XR元宇宙電競館、建設海洋元宇宙、曆史街區元宇宙,推動文旅産業創新更新。

二、打造數字賦能“新引擎”,為新質生産力“注活力”

把數字賦能作為推進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支撐,建構數智融合生态,以數字技術賦能、賦智、指派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積極融入全市、全省、全國實體經濟發展大局,軟體資訊類企業業務輻射至全省、全國、全球占比分别為80%、67.9%、13.2%。加快工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發展,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9%、制造業增加值累計增長25.7%,均居全市首位。1家企業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省級綠色供應鍊管理企業,3家企業場景榮登《山東省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名單》,智能制造、智慧醫療領域入選場景數量分别占全市25%、50%。加速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建構特色産業網際網路平台體系,26個平台入選市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培育庫,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型工業網際網路平台1個,省級工業網際網路平台2個,入選工信部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項目1個。

三、建構企業培育“新高地”,為新質生産力“聚合力”

創新“四個打開”工作法,通過打開名額看行業、打開行業看企業、打開企業看業務、打開業務看服務,把數字經濟跨越式發展細化到具體企業、具體項目和具體服務上。現有數字經濟領域企業4000餘家,軟體資訊類規上企業數量占全市數量的21%,連續2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速達27%,高于全市平均增速3個百分點。聚力項目引領,創新“投創投、招創投、創投招、創投投”資本招商打法,推動蒼穹數位、大有數字等27個區域總部數字項目落地,在談的200多個項目中,數字經濟項目占比達到52%。聚力體系培育,圍繞“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雛鷹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兩條賽道,梯度培育中小企業,建立涵蓋12個細分領域、400餘家優質企業的培育庫,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72家、省瞪羚企業15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家。聚力服務提升,出台全省首個元宇宙産業政策20條、數字經濟18條,在全市落地首筆總規模5億元信用額度的數字經濟貸,搭建融資對接橋梁,用好資本市場服務基地等載體,1家數字經濟企業主機闆上市,9家數字經濟企業進入上市輔導期。堅持“滴灌式”服務,實施重點企業“一對一”專員服務,逐個打開分析、靶向施策,累計走訪企業千餘家次,解決企業訴求近百件,民營經濟增加值增速居全市首位。聚力場景開放,為企業提供數字創意、教育醫療、城市更新等産業數字轉型、市場拓展等場景1000餘個,與阿裡巴巴等頭部企業開展合作項目42個。

四、夯實全域發展“新載體”,為新質生産力“強内力”

把數字科技作為突破有限實體空間的有效手段,以數字空間拓展現實空間,打造全域無邊界創新産業園,形成以數字經濟産業園、元宇宙産業創新園、中島數字創意産業園為牽引,“小而美、專而精”的專業園區和專業樓宇協同發展的“3+N”發展布局。數字經濟産業園加速向數字經濟新興領域高端化、特色化提質更新,着力打造以石化行業為核心,航天軍工、智慧能源、智慧交通行業為主導,輻射數字文旅、電子政務等領域的“1+3+N”産業體系,加快與中國石油大學、國家開源基金會深入合作,夯實技術與人才支撐。聚集數字經濟企業300餘家,數字經濟核心産業收入51.2億元,位列全省成長型數字經濟園區第3位,新獲山東省軟體名園稱号,正在全力建立中國軟體名園。加快建設面積約55萬平米的中島數字創意産業園、元宇宙産業園、浮山灣總部基地等建立載體,加速春峰裡數智都市産業園等數字經濟樓宇園區設施更新和業态煥新。科學布局資訊通信基礎設施建設,5G基站密度達到73.7處/平方公裡,寬帶使用者下載下傳速率居全市第一,為數字産業發展提供堅實的網絡支撐。

(來源:藍睛用戶端、微市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