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藝觀察丨讓大曆史觀大時代觀照亮文藝創作前路

作者:南國文藝
文藝觀察丨讓大曆史觀大時代觀照亮文藝創作前路

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十周年。為全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重要論述精神的體系化研究和學理化闡釋,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體悟這篇閃耀着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芒、充盈着中華文化獨特氣韻的綱領性文獻的思想魅力、實踐偉力,近期,《中國藝術報》結合推動文藝文聯工作高品質發展,組織撰寫了系列理論評論文章,以飨讀者。

讓大曆史觀大時代觀照亮文藝創作前路

文新達

曆史觀和時代觀關乎格局、關乎境界,決定了文藝往何處去,能走多遠。如果把時代比作馳而不息的快車,曆史便是它留下的深深車轍。植根曆史、借鑒曆史、赓續曆史,文藝才能在民族精神血脈的傳揚中輝耀自己的創造;緊跟時代、融入時代、反映時代,文藝才能在人類文明的宏闊圖卷中留下屬于自己的印迹。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号召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樹立大曆史觀、大時代觀,眼納千江水、胸起百萬兵,把握曆史程序和時代大勢,反映中華民族的千年巨變,揭示百年中國的人間正道,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唱響昂揚的時代主旋律。”這就需要文藝工作者秉持大曆史觀大時代觀,心系人民大衆的心靈渴望和精神追求,按照藝術的規律把時代的廣度、曆史的厚度、人性的溫度轉化為思想的深度、精神的高度、審美的氣度。

大曆史觀之“大”,關鍵在于以宏大的視野、博大的胸懷,把握曆史發展的連續性和整體性,從長時段的經濟社會結構演化中體會曆史脈動,從天與人、時與勢的辯證關系中探尋曆史規律,科學回答曆史之問、現實之問、未來之問。目前,曆史車輪正沿着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大道滾滾向前。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秉持大曆史觀,應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突出的創新性、突出的統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在曆史長河中錘煉神思,在文明新鑄中陶冶文心,通過優秀的作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氣質與文化品格中,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大時代觀是大曆史觀的邏輯必然和當下展開,其關鍵在于思接千載,視通萬裡,把握主流,縱覽全局。遍覽曆史的斑斓畫卷,最深刻反映時代的作品最有可能産生超越時代的影響。時代精神總是在曆史文化血脈中孕育萌生,在時代風雲際會中迸發彰顯。當今,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交融交彙,“東升西降”的趨勢不斷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當代中國正在經曆着從落後時代、跟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正在新的考驗和挑戰中為自己也為全人類創造更加光明的未來。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程序已然不可逆轉,屬于這個時代的文化創造必然競相湧現。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秉持大時代觀,應深刻把握民族複興的時代主題,以精益求精的創作回應時代的铿锵足音,刻畫時代新人的迷人風采,書寫時代潮流的奮進畫卷,激勵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古往今來,文藝經典承擔着曆史書寫者和參與者的莊嚴使命,以深沉的曆史意識和獨特的藝術創造,激發着人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大陸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為文藝提供了無限滋養和想象空間。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新時代文藝必須感國運之變化、循曆史之正道、立時代之潮頭,自覺擔負新的文化使命,以更艱巨的努力、更自信的創造、更豐碩的成果,弘業培元,立心鑄魂,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不斷前行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來源 | 中國藝術報

編輯 | 鱗鱗

核校 | 安安、君君

審定 | 汐汐

南國文藝

文藝觀察丨讓大曆史觀大時代觀照亮文藝創作前路

微信視訊号

文藝觀察丨讓大曆史觀大時代觀照亮文藝創作前路
文藝觀察丨讓大曆史觀大時代觀照亮文藝創作前路
文藝觀察丨讓大曆史觀大時代觀照亮文藝創作前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