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蘋果在華份額跌出前五,不到24小時,美國宣布禁止對華為出口晶片

作者:孫緒聞

據環球網援引美媒華爾街日報發表的評論文章稱,根據權威調研機構6号釋出的最新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的出貨量終止了連續11個月的下滑勢頭,總出貨量為6330萬台,對比同期增長了1%。但值得注意的并不是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複蘇,而是被視為一向“很能打”的蘋果手機,竟然破天荒地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佔有率中跌出了前五名。取而代之的是強勢歸來的華為,以16.6%的市占率位列第三。至此,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銷量最好的五個品牌皆為本土廠商。

而就在美媒放出這則新聞之後不到24小時,拜登政府對華為發起了新一輪的攻勢。觀察者網援引多家外媒5月7号釋出的報道稱,拜登政府于當天對外宣布,撤銷高通、英特爾兩家晶片制造商向華為出售半導體的許可證。同日,美國商務部證明了這則消息,但拒絕透露究竟有哪些美國晶片制造商會受到新出口禁令的影響。

蘋果在華份額跌出前五,不到24小時,美國宣布禁止對華為出口晶片

有美媒分析認為,日前華為釋出的搭載了AI功能的筆記本激怒了國會當中的極端反華勢力,更有共和黨議員借機批評英特爾幫助華為“削弱美國出口禁令帶來的影響力”。不難看出,拜登政府對于“舉同盟之力”都無法徹底消滅的華為,已經産生出外界無法想象的忌憚和抗拒。

以至于任何與華為有關的貿易往來,都被美國視為禁忌,更不用說向華為提供晶片,即便高通、英特爾向華為提供的并不是擁有最先進制程的晶片,但是在美國政客眼中依舊是“政治不正确”。但是另一方面,這種完全排他性的貿易壁壘,早已經被反複證明無法遏制住華為,反而激發出以華為為首的中國本土科技企業的韌性,加速了美國高科技産品在中國市場的敗退速度。以此次被擠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前五名的蘋果為例,當初美國在窮盡一切手段打壓華為時,占盡優勢的蘋果并沒有趁勝追擊。

蘋果在華份額跌出前五,不到24小時,美國宣布禁止對華為出口晶片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内并沒有提升自身品牌的競争力,選擇了“坐吃山空”,用毫無創新可言的新品壟斷着中國,乃至于全球高端手機市場。這種不思進取的心态固然為蘋果公司創造了短期收益,但也讓蘋果公司失去了“卷”的動力。而遭到美西方集體打壓的華為,則是選擇了截然相反的道路,依靠不斷的技術創新來提升“内功”,為日後的“突出重圍”夯實基礎。尤其是在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訪華的當天,對外釋出應用中國自主研制和生産的高性能晶片的手機,更是讓國人揚眉吐氣。

目前,拜登政府又犯了“路徑依賴”的老毛病,試圖通過切斷出口來遏制華為的上升勢頭。殊不知,類似這樣的打壓隻不過是在将美國半導體企業在華市場佔有率拱手讓出,即便能夠對華為産生一定負面影響,卻無法從根本上阻止華為回歸市場,更談不上在半導體領域維持對華領先優勢。

蘋果在華份額跌出前五,不到24小時,美國宣布禁止對華為出口晶片

随着美國選舉日益臨近,“中國議題”必将充斥着美國各大輿論的關鍵版面。但這種完全基于意識形态而非自由市場經濟的反應,隻能讓美國變得更加保守和封閉,而當一個科技大國抗拒競争、回避競争,甚至連競争的自信都開始逐漸喪失時,就是自身走向堕落的開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