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蘋果的新 iPad 很好,但我和你都不會買

作者:極客公園

某種程度上,蘋果終于複興了 iPad Pro。

今年的新 iPad Pro 是史上最薄、最輕,同時在性能,特别是螢幕性能上毫不妥協的一代 iPad Pro。對比過去幾年,因為采用 mini LED 螢幕,導緻機器厚度、重量、功耗都顯著增加,可以說,最新的 iPad Pro 終于回歸了硬體疊代的「正軌」。

但這樣一代最好的 iPad Pro,并沒有得到最高的關注度。

釋出會在一個小時内結束,輿論的回報也隻能算不溫不火。人們期待的已經不再是一代「最輕、最薄、最強」的 iPad,而是蘋果在 AI 上的大動作。這個大動作,至少要等到下個月的 WWDC24 上才會公布。

釋出會後,蘋果股價在小幅震蕩中持平。蘋果公司的發展和命運,已經不再與 iPad 息息相關。

「複興」 iPad Pro

如果你是一個老 iPad Pro 使用者,這将是一代你很難挑出毛病的 iPad Pro。

一方面它終于回歸了輕薄。13 寸機型相比上代的 12.9 寸,重量減少了 15%,厚度減少了 20%,讓它成為了蘋果曆史上最薄的産品,比 iPod nano 還薄。11 寸機型則幾乎是有史以來最輕的 iPad Pro,446g 的重量與早年間比它小一圈的 9.7 寸 iPad Pro 持平。

但在最核心的螢幕性能上,iPad Pro 卻沒有任何妥協。新的雙層 OLED 螢幕不僅保持了與 mini LED 同樣的 HDR 峰值 1600 尼特亮度,同樣的最高 120Hz 動态重新整理率,還把這塊最先進螢幕同步配置在了 11 寸機型上,不再是 12.9 寸獨占的功能。

配合新的 OLED 螢幕,蘋果還為 iPad Pro 增加了抗眩光的「納米紋理玻璃」選項,相比普通玻璃貴 800 塊錢,但要 1TB 以上儲存的機型才能選配。這意味着最便宜的霧面屏 iPad Pro,即 1TB 的 11 寸機型,價格也要來到 14899 元。

蘋果的新 iPad 很好,但我和你都不會買

除了 OLED 螢幕帶來的厚度和功耗改進,新 iPad Pro 還跳過 M3,直接采用了 M4 晶片。相比 M3,M4 晶片采用了同樣的 3nm 制程,但增加了兩個 CPU 效率核心,使 CPU 變成了「4 大 6 小」的 10 核架構。M4 還配備了新的「顯示引擎」,可用于控制螢幕亮度、色準,以及最關鍵的,控制 iPad Pro 上的「雙層 OLED 螢幕」。

盡管在實測之前,很難說這些變化會對實際性能和功耗帶來多大改進,但很顯然,蘋果希望推動 iPad Pro 進一步增強能效,回歸輕薄。

蘋果的新 iPad 很好,但我和你都不會買

這是過去幾年 iPad Pro 最大的問題所在:擁有最先進晶片、螢幕的 iPad Pro,卻變得越來越笨重。之前的 12.9 寸 iPad Pro 加上妙控鍵盤,甚至比 13 寸 MacBook Air 更重更厚。

而現在,iPad Pro 的便攜性終于得以複興。新的妙控鍵盤也經過重新設計,将材料從之前的塑膠換成了鋁,以及換上了一塊更大的玻璃觸控闆。蘋果沒有公布新鍵盤的确切重量,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也比前代更薄更輕。

除鍵盤之外,蘋果還釋出了新的 Apple Pencil Pro,配備了更多傳感器,改進了互動,售價與上代同樣是 999 元,并沒有因為多一個 Pro 而漲價。

蘋果的新 iPad 很好,但我和你都不會買

Apple Pencil Pro 增加了傳感器,能完成旋轉控制等功能|圖檔來源:Apple

最後,蘋果也釋出了新的 iPad Air。新 iPad Air 在尺寸上與 iPad Pro 對齊,也有了 11 和 13 寸兩個選擇,但它們都比同尺寸的 iPad Pro 更厚更重。

是以 Air 在這裡的含義,可能僅僅代表你要支付的錢的重量。

iPad 的定位難題

對老使用者,特别是一大批還在用 2018 款 iPad Pro 的「釘子戶」來說,新 iPad Pro 或許是非常值得更新的一代,但它依然難以解開 iPad 真正的自我定位難題。

從 iPad Pro 推出伊始,蘋果就一直在推動 iPad 進入生産力領域。早年間蘋果出過一個廣告片,片中小女孩用 iPad Pro 幹了各種各樣的事情,最後媽媽問她你在用電腦幹什麼,她反問,「電腦是什麼?」

蘋果一直在暗示,iPad 将會成為下一代年輕人的「電腦」。

過去幾年,iPad Pro 在形态和技術上也确實不斷向 MacBook 靠攏,不僅支援了滑鼠,配備與 Mac 一樣的 M 系列晶片,這一代就連妙控鍵盤也開始采用與 MacBook 一樣的鋁制外殼和玻璃觸控版,來增加它的強度和質感。

新 iPad Pro 上的兩個細節設計,也暗示着這一變化。一是前置攝像頭,從與 iPhone 類似的「頂部」,被挪到了「側邊」上。早期使用者使用 iPad 自拍或視訊通話時,往往是豎着拿的,但現在,越來越多使用者開始将它橫放在桌子上開電話會。以及蘋果還取消了 iPad Pro 與 iPhone 同步的攝像頭配置,将後置攝像頭「減配」至單攝。顯然,沒有多少使用者會用 iPad Pro 這顆後置拍照。

蘋果的新 iPad 很好,但我和你都不會買

硬體上,iPad 确實越來越像一台 Mac 了。與此同時,它的軟體能力,卻依然受到 iPadOS 的局限。這次新 iPad Pro 釋出的同時,蘋果還釋出了新的 iPad 版 Final Cut Pro 和 Logic Pro,增加了一系列功能。即便如此,它們依然無法和 macOS 版的相提并論,連蘋果自己都在介紹時說,這些 App 的存在是讓 Mac 使用者能夠「延伸它們的工作流」。

問題并不隻出在 App 上,macOS 擁有的是數十年積累下的 Web 生态,從最基本的郵件、文檔、Office 套件,到今天最受關注的 AI,普通打勞工 90% 的工作可能都是圍繞浏覽器展開的。但 iPadOS 直到今天,連一個真正全功能的浏覽器都沒有。

技術上,蘋果完全可以給 iPad 裝上一個 macOS,讓它成為一台真正的電腦。但這樣又必然會向上擠壓到 Mac 的生态位。是以到最後,iPad 使用者更多的使用場景依然停留在「看視訊、玩手遊」,這些移動場景的娛樂功能上。

誕生之初,iPad 的定位是「更大更便宜的 iOS 裝置」,它能幹的事情和 iPhone 更類似,隻是不具備 iPhone 那麼便捷的通訊和網絡能力。後來,随着大屏 iPhone 的普及,蘋果開始讓 iPad 開始向 Mac 靠攏,推出 iPad Pro 并直到今天。

從始至終,iPad 都是被「夾在中間」的一款裝置,從未擺脫尴尬的定位。

根據蘋果的财報資料,iPad 在 2023 年因為缺乏更新,銷售收入相比 2022 年整體下滑了約 20%,為 248 億美元。在蘋果公司總收入的占比跌至 6%,低于 Mac、可穿戴裝置、軟體服務和 iPhone,成為蘋果版圖裡最小的一塊拼圖。

考慮到 AI 逐漸成為産業熱點,如果蘋果接下來也将發展重心進一步向 AI 傾斜,并成功轉化為收入增長。未來蘋果的業績增長會進一步依賴于軟體服務,而不是 iPad。

可以說,蘋果公司的未來發展和關鍵命運,将愈發與 iPad 解綁。

這或許并不隻是蘋果一家的問題。

過去十幾年,電子消費品的演進主軸是圍繞硬體展開的。從 CPU、顯示卡,到螢幕分辨率、機身厚度,數位産品的疊代可以說就是在追着「更輕、更薄、更強」的目标前進。每一次跨越式創新,都是以硬體、設計為基礎。

但現在,情況已不再如此,至少目前最炙手可熱的生成式 AI 産品,核心模型都跑在伺服器上,使用者通過任何一台電腦的浏覽器就可以通路,與終端裝置的性能關系并不大。

此時推出一款性能強大,設計優美的平闆電腦,即便它再優秀,也依然要向使用者傳遞一個更充分的購買理由才行,這是 iPad Pro 自誕生之日起,始終繞不開的問題。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新 iPad Pro 還新加入了 2TB 的儲存選項,意味着如果選到滿配,你最多可以花費 27746 元,購買一台 iPad Pro。

「我再看看」,可能是大部分消費者的第一反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