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融媒記者蔺陽天:正值五月,也到了馬鈴薯種植的季節。目前,我們來到了福星鎮馬鈴薯良種擴繁基地,我們也看到了農田中農民忙碌的身影,接下來跟随我們的腳步,一起去看看優質的馬鈴薯是如何種植出來的。
來到福星鎮種和村馬鈴薯良種擴繁基地,放眼望去,成片的高标準農田裡覆滿了黑色的地膜,勞工們正在搶抓農時點播馬鈴薯種薯。福星鎮種和村黨支部書記、隴西縣三泰肉羊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鞏淑珍正巡回田間地頭,指導勞工規範科學播種。
隴西融媒記者蔺陽天:鞏書記您好,這一路我們看過來,我們的地膜是黑色的,然後我們播種下去馬鈴薯的原種也是黑色的,這樣是有什麼講究嗎?
隴西縣三泰肉羊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鞏淑珍:因為我們現在用這個黑膜,第一就是防草,第二就是提高我們馬鈴薯的産量。我們的馬鈴薯原原種是用“薯管家”來拌種的,如果用“薯管家”拌種以後,就會芽根同生,還能防止蚜蟲和馬鈴薯根莖的腐爛。今年我們主要種植品種有青薯9号、隴薯15、隴薯10,還有隴薯12(這)幾個品種。
從2017年開始,隴西縣三泰肉羊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鞏淑珍開始在福星鎮流轉土地進行馬鈴薯規模化、标準化、良種化種植。目前,合作社馬鈴薯種植面積已擴大到1000畝以上。
為實作今年馬鈴薯豐産豐收,合作社對1000畝流轉土地提前進行了機械化深耕覆膜進行保墒。為了更好地保證種薯品質,除了一部分自繁自育的馬鈴薯良種外,合作社還從甘肅裕新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專門購進了一定數量的馬鈴薯原原種。合作社還專門邀請縣種子站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指導,提高合作社馬鈴薯科學化種植水準。
隴西縣種子站站長管青霞:今天我們種子站全體職工,技術人員都來到了這個基地,主要是在這個基地上作為全縣馬鈴薯百畝攻關方,我們今天主要做的就是進行一個新品種的引進,準備計劃引進32個新的品種,另外對其中引進的8個品種進行展示。我們通過黑膜覆寫、科學施肥、病蟲害的綠色防控以及機械化的耕作,我們把整個馬鈴薯基地的生産水準和生産能力進一步提升,起到示範帶動的作用。
近年來,隴西縣立足自然條件優勢,結合市場需求,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标,持續推進馬鈴薯産業走上布局科學化、種植規模化、品種專用化、生産标準化、經營産業化和加工精深化的路子。全縣馬鈴薯年種植面積約34萬畝以上,其中早熟馬鈴薯約2.5萬畝,馬鈴薯良種化率達80%以上,形成了以隴薯7号、隴薯10号、青薯9号等為主的晚熟馬鈴薯以及荷蘭15号、希森6号等為主的早熟馬鈴薯種植結構。全縣馬鈴薯年總産量達40—50萬噸,年産值7億多元。今年,縣上規劃打造1000畝以上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3個,500畝以上馬鈴薯标準化種植基地9個。目前,全縣馬鈴薯種植已全面展開,預計6月上旬全部播種完畢。
隴西融媒全媒體記者莫紅霞 蔺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