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舟”載人飛船,可謂是越來越厲害,近些年神舟飛船承載着大陸宇航員往返中國空間站的重要任務,備受國人的關注。然而,近些年,西方國家的載人飛船往往總是事故頻出。
據悉,波音公司Starliner的最新延誤,此前該項目因太空艙問題而被推遲多年。它将在阿特拉斯五号火箭上發射,該火箭将把宇航員巴裡·威爾莫爾和蘇尼塔·威廉姆斯送往國際空間站。
然而,在發射前兩個小時,波音公司在發現阿特拉斯五号火箭的閥門問題後,在最後一刻取消了其首次宇航員發射任務。據知情人透露“可能是由于火箭上級的氧氣洩壓閥開始打開和關閉,産生了巨大的嗡嗡聲。”
據悉,此次推遲是波音公司首次機組人員飛行的最新延誤,由于太空艙故障而擱置多年。不少網友紛紛表示“這技術還不如中國神舟飛船”“美國還想快速實作載人登月,現在載人上太空都難”等等。
ULA的阿特拉斯火箭到底如何?
ULA(聯合發射聯盟)的阿特拉斯火箭,也被稱為擎天神運載火箭或宇宙神系列運載火箭,是一種由美國研制的運載火箭。
據了解,ULA這個系列是在宇宙神洲際飛彈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擁有多種型号,包括阿特拉斯-2、阿特拉斯-3(也被稱為宇宙神三号運載火箭)以及阿特拉斯-5(也被稱為宇宙神五号運載火箭或Atlas V)等。
阿特拉斯-2型運載火箭:采用了三引擎及“半級式火箭”(stage-and-a-half)設計,這種設計可以在火箭推進途中将三部引擎中的兩台丢棄,進而在發射時提供足夠推力,同時也能維持長的推進時間。它被設計為發射衛星至低地軌道及地球同步軌道,從1988年至2004年共發射了63次。
阿特拉斯-3型運載火箭:即宇宙神三号運載火箭,為兩節式火箭,第一節是新技術,第二節則是半人馬座火箭。它所使用的引擎是俄羅斯制的RD-180引擎。
阿特拉斯-5型運載火箭(Atlas V):是目前ULA正在使用的主要型号。它是一種大型固液捆綁運載火箭,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制,聯合發射聯盟持有和營運。
執行發射Starliner航天器任務的阿特拉斯5火箭,有哪些優勢?
阿特拉斯5火箭采用兩級或兩級半的構型,核心一級配備俄羅斯RD-180液氧煤油發動機,單台推力約為424噸。而一級則搭載0至5枚由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研制的GEM63固體火箭助推器,單台最大推力約為168噸。
核心二級則配備1至2台RL-10系列發動機,其中RL10A-4-2單台推力約為10噸。阿特拉斯5火箭的最大長度為58.3米,芯級最大直徑為3.81米,最大起飛品質為590噸,近地軌道(LEO)運力在9.8噸至18.85噸之間,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運力在4.75噸至8.9噸之間。
阿特拉斯5火箭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靈活性,被廣泛應用于各種航天任務,包括向國際空間站運送貨物和人員、發射政府和商業衛星等。此外,阿特拉斯5火箭還采用了許多先進的技術和設計,以確定其在發射過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總的來說,ULA的阿特拉斯火箭是一種高度可靠和靈活的運載火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和潛力。
啟程失敗!Starliner航天器搭乘阿特拉斯5号火箭
NASA與波音公司曆經數載坎坷,終于迎來了Starliner航天器載人任務的重大時刻。這一備受矚目的裡程碑标志着陷入困境的航空巨頭及其合作夥伴聯合發射聯盟(ULA)首次涉足載人航天領域。
據了解,此次曆史性的使命将由ULA的傑出代表——阿特拉斯5号火箭承擔,它将搭載波音公司的CST-100Starliner航天器以及兩名英勇無畏的NASA宇航員,向着國際空間站進發。然而,就在萬衆矚目的發射前夕,挑戰與考驗卻悄然降臨。
Starliner航天器在搭乘阿特拉斯5号火箭升空時遭遇挫折,發射未能如願成功。經過專家的深入調查,發現問題源自一個關鍵閥門,該閥門可能已經超過了其預定的200,000次生命周期,是以必須進行更換。這一發現迫使整個發射計劃不得不推遲至下周進行。
此次推遲再次将波音公司在載人航天領域的挑戰置于公衆視野之下。該公司首次機組人員飛行計劃因太空艙故障而多次推遲,這無疑對其聲譽和實力構成了嚴峻考驗。
最後
Starliner航天器因火箭的故障,未能準時釋出,宇航員未能按照預計運送到國際空間站。然而,面對困境,波音公司和NASA都表示将堅定信心,繼續緻力于確定下一次發射的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