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同僚得知我回家摘桑葚,來電話說20塊錢一斤買給她五斤,我拒絕了

周末的陽光透過朦胧的窗簾灑在了李靜華的臉上,爬上五點的鬧鐘讓她有些不情願地掙紮着離開溫暖的被窩。今天她得提早回老家,春末夏初正是桑葚成熟的季節,那黑紫閃着油光的漿果是父親李明最喜歡的味道。

車水馬龍中,李靜華坐上了回鄉下的公共汽車,在搖晃和嘈雜聲中緩緩合上眼。鄉村漸成背影,午後的慵懶也随之彌漫開來,兩小時後,她抵達了那個熟悉的小鎮。腳步匆匆,她穿過熟悉的街道直奔那片桑樹林。

到了父親家中,那個瘦高的身影已等在門口,李明的臉上挂着和煦的笑容:“回來了,丫頭。”他的聲音溫和而略顯沙啞。

同僚得知我回家摘桑葚,來電話說20塊錢一斤買給她五斤,我拒絕了

“爸,看您身體硬朗多了!”李靜華邊說邊上前抱了抱父親。

午後的陽光撒在桑樹林裡,慈父的笑容、兒時的回憶,李靜華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機,在朋友圈分享這份鄉愁:“桑葚熟了,每一粒都是兒時的味道,想給老爸一個小驚喜。”

分享之後,不一會兒,同僚張翠芬的電話就打了過來。

同僚得知我回家摘桑葚,來電話說20塊錢一斤買給她五斤,我拒絕了

“小李,你朋友圈的桑葚看着真不錯啊!”張翠芬語氣裡帶着點兒興奮,“告訴你,我最近在做薏米桑葚湯,聽說那玩意兒養生美容,簡直就是女人的聖品呢。我20塊一斤,給我留五斤怎麼樣?”

李靜華有些為難,“翠芬姐,這個……”

“怎麼,你還嫌少啊?”張翠芬在電話那頭笑着逼問。

同僚得知我回家摘桑葚,來電話說20塊錢一斤買給她五斤,我拒絕了

“不是,其實我這次回來,是想摘些新鮮桑葚帶給爸爸的。你也知道,他年紀大了,嗜甜如命,特别喜歡這個。”

“帶給你爸爸呀?”張翠芬聲音略微低沉了一些。

“對,咱們城裡雖然什麼都有,但這種自家種的新鮮桑葚,哪兒找去啊。翠芬姐,您也别急,我看看有沒有多的,要是多了,肯定先想着你。”

同僚得知我回家摘桑葚,來電話說20塊錢一斤買給她五斤,我拒絕了

聽出了李靜華的尴尬,張翠芬意識到自己可能太直接了,“哎,小李,别介意,我這人就是嘴快,說話沖了點。你先忙你的,有剩的記得給我帶兩斤嘗嘗呗。”

“沒事,翠芬姐,我懂你意思。”李靜華搪塞着,挂了電話,她低頭看着手機螢幕上的亮點,感受着稍顯憂慮的朋友間的微妙情感變化。電話挂斷後,李靜華依舊覺得心裡不是滋味。她知道張翠芬是個直率的人,說話從不拐彎抹角,也确實是個好同僚。她深吸了一口氣,決定不讓這件小事影響到她帶給父親的驚喜。

桑葚樹下,老李明早已準備好了梯子和籃子。李靜華小心翼翼地爬上梯子,一邊摘,一邊與父親閑聊。“爸,您身體還好吧?”

同僚得知我回家摘桑葚,來電話說20塊錢一斤買給她五斤,我拒絕了

老李明笑着擺擺手,“我這不還蹦跶着呢麼。這兩年鎮上也修了醫院,再有個小毛病小病也不愁了。”

李靜華點頭,心裡卻有些愧疚。工作忙碌,她回家的次數也在不斷減少。尤其是每次回來,除了買些補品,其他能做的也不多。這次帶桑葚回去,算是個小小的心意。

籃子漸漸裝滿,李靜華小心地從梯子上下來,一抹溢出的汗水在額邊閃閃發亮。“您老人家稍等,我去廚房弄點涼水。”她對着李明說着。

同僚得知我回家摘桑葚,來電話說20塊錢一斤買給她五斤,我拒絕了

進了廚房,手機又震動了一下。是張翠芬發來的消息:“小李,其實我剛才言重了,你别往心裡去。對了,你家老頭兒身體如何?”

李靜華看着消息,指尖在螢幕上輕輕打了一行字:“沒事的,他很健康。對了,我們公司不是有個公益基金麼,下次有活動的話,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考慮下鄉下這邊,也是幫幫他們。”

資訊發送出去後,李靜華沏了壺茶,端着出門,她還沒想到張翠芬會如何回應這突如其來的提議。

同僚得知我回家摘桑葚,來電話說20塊錢一斤買給她五斤,我拒絕了

回到桑葚樹下,李明接過水,喝了幾口後笑道:“丫頭你還真是個心細的,老爸我可享受到你的好了。”

突然間,手機又響起。是張翠芬來的電話,這次李靜華猶豫了一下還是接了起來。

“小李,你的提議我看挺好的。”張翠芬的聲音中透着誠懇,“這事我來和上司說說,看能不能下次幫幫你們這邊的老年人。”

同僚得知我回家摘桑葚,來電話說20塊錢一斤買給她五斤,我拒絕了

“真的?那真是太感謝了,翠芬姐!”李靜華的聲音裡充滿了驚喜和感激。

“得了,咱們互相幫助嘛,都是同僚一場。”張翠芬的語氣松弛了不少,還帶了幾分愉悅的情緒,“對了,你弄的那些桑葚,可有多的?我就是想嘗嘗你家自種的。”

李靜華笑了笑,“翠芬姐,您放心,您那份我一定給您留着。”

同僚得知我回家摘桑葚,來電話說20塊錢一斤買給她五斤,我拒絕了

兩人閑聊了幾句後,李靜華挂斷電話,臉上挂着舒心的笑容。她轉頭看了看老爸李明,心想,或許這不僅僅是帶給父親的驚喜,還能進一步把鄉親們連結起來的契機。李靜華心中暖流湧動,小小的桑葚,卻也能串起一份份淳樸的人情。李靜華和父親在田間忙碌了一整天,摘了不少桑葚。天色漸晚,父女倆坐在院子裡的藤椅上,老李明指着滿籃的桑葚說:“丫頭,你這次回來,可真給老爸幹了不少活啊。”

李靜華笑着說:“爸,這有啥子,能為你做點事,我高興還來不及呢。”

正在這時,張翠芬的電話再次打了過來。李靜華按下接聽鍵,電話那頭傳來張翠芬略帶歉疚的聲音:“小李,昨天我說話可能太直接了,沒考慮到你的感受,對不起哈。”

同僚得知我回家摘桑葚,來電話說20塊錢一斤買給她五斤,我拒絕了

“翠芬姐,那都是小事兒,不要放在心上。”李靜華心态平和地回應。

“其實我是想問問,你那個關于基金會的想法進行得怎麼樣了?還有啊,你爸爸身體怎麼樣?是不是很不好?”

聽着張翠芬關心的話語,李靜華忍不住歎了口氣:“哎,爸爸他老人家,前段時間心髒不太好。醫生說要注意飲食,是以我想着給他帶點自家種的桑葚,既健康又能讓他高興。”

同僚得知我回家摘桑葚,來電話說20塊錢一斤買給她五斤,我拒絕了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張翠芬溫柔地說:“原來是這樣啊,那我更不該那麼計較了。老人家健康最重要,你這做女兒的心,我挺佩服的。”

李靜華微微一笑:“謝謝翠芬姐了解,我們城裡人忙忙碌碌的,有時候真的忽視了最應該關心的人。”

張翠芬在電話那頭歎了一口氣:“說得也是啊,我這兩年也是忙着賺錢,有時候都忽略了家人。咱們工作再忙,真不能把親情給擱一邊了。”

同僚得知我回家摘桑葚,來電話說20塊錢一斤買給她五斤,我拒絕了

“翠芬姐,我想隻要我們心裡有這個意識,總會找到平衡點的。”李靜華語氣溫和地安慰道,“既要忙工作,也得顧家啊。”

“對對對,我以後得向你學習,抽時間多回家看看老人。”張翠芬的聲音中帶着一絲決心。

他們的談話就這樣在溫馨的氣氛中繼續了一會兒,兩人約定下班後一起去看望老李明。當李靜華挂斷電話的那一刻,不僅情感上與張翠芬拉近了距離,心中更多了一份對待工作和家庭平衡的深刻認識。

同僚得知我回家摘桑葚,來電話說20塊錢一斤買給她五斤,我拒絕了

夜幕低垂,李靜華在微微的晚風中,望着老李明漸漸睡去的身影,她心中暗暗發誓,不論工作多忙,都不能忘了家庭的溫暖和父親的笑容。城市的繁華與鄉村的平靜在李靜華的心中交織,而這次回家,不僅讓她的父親感受到了女兒的關懷,也無意中媒介了一次心靈的串聯。

公司裡,張翠芬經過一番溝通和準備,決定發起一場為李明老人募捐的活動。一天下午,李靜華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工作之餘,聽到了身旁的竊竊私語。

“你聽說了嗎?翠芬姐在組織給李靜華爸爸的那個募捐活動。”

同僚得知我回家摘桑葚,來電話說20塊錢一斤買給她五斤,我拒絕了

“哦,那件事啊,我聽說了,還特意準備了點兒錢,打算捐一點。”

這突如其來的消息讓李靜華感到突然而又溫暖。當她找到張翠芬詢問時,隻看到對方帶着欣慰的笑容。

“翠芬姐,是真的嗎?你要為我爸爸發起募捐?”李靜華的聲音顫抖着。

同僚得知我回家摘桑葚,來電話說20塊錢一斤買給她五斤,我拒絕了

張翠芬點頭:“是啊,你不是說你爸爸身體不好嘛,我想咱們公司這麼多人,大家捐點小錢,也能為你家出點力。”

“我……”李靜華有些語塞,眼眶微紅,“太謝謝你了,你真是太好了。”

接下來幾天,募捐活動如火如荼地在公司内部進行着。同僚們紛紛伸出援手,小額的捐款彙聚成了一股暖流,這股力量不僅凝聚了同僚間的無形紐帶,也帶給了李明老人實實在在的幫助。

同僚得知我回家摘桑葚,來電話說20塊錢一斤買給她五斤,我拒絕了

募捐活動結束後,一份厚厚的愛心清單和實物捐贈被送到了李靜華手中。她再度回到了老家,将這份來自同僚們的溫暖轉遞給了父親。

“看,爸,這是我們公司的同僚們給您準備的。”李靜華臉上綻放着幸福的笑容。

老李明接過東西,眼眶也濕潤了:“真是有心了,我這輩子沒受過這麼大的恩惠。”

同僚得知我回家摘桑葚,來電話說20塊錢一斤買給她五斤,我拒絕了

夜色漸深,李靜華坐在父親家的小院中,望着繁星點點的天空,心情無比愉悅。原來,友誼與親情的橋梁,并不一定要建立在物質之上,有時候一個小小的行動,就能溫暖人心,拉近彼此的距離。

她按下手機,準備将這份感動再次分享到朋友圈。指尖蕩漾開去的是感激,螢幕上映出的則是對生活的期許。将手機放到一邊,涼風拂過,李靜華望向浩瀚的星空,心中湧起一個問題——相比于繁忙的生活,溫馨的友誼與家庭的溫暖,又豈不是我們應該更加珍惜的寶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