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貝爾蒙多這張臉,等于法國電影

作者:虹膜

作者: 裡克·萊曼

譯者: 田彥

校對:輕松兩到三

來源:《紐約時報》(2021 年 9 月 6 日)

演員讓 - 保羅·貝爾蒙多周一在巴黎的家中去世,享年88歲。他輕蔑的眼睛,拳擊手般的鼻子,性感的嘴唇和冰冷的外表使他成為法國電影新浪潮中年輕孤獨者的偶像,最着名的是他在戈達爾的"疲憊"中的存在主義殺手。

貝爾蒙多這張臉,等于法國電影

讓-保羅·貝爾蒙多

他的律師米歇爾·戈德斯特(Michelle Goldster)證明了他的死訊,但沒有給出他的死因。漢弗萊·鮑嘉(Humphrey Bogart)、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和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經常被拿來與貝爾蒙多(Belmondo)相提并論,後者和三位美國演員一樣,經常扮演強硬、無情甚至反社會的角色,他們脫離了資産階級社會。後來,作為法國的明星之一,他在觀衆中飾演了一個比較讨人喜歡的角色,卻沒有完全放棄自己魅力四射、自以為是的品質。

貝爾蒙多這張臉,等于法國電影

用盡

像博加特一樣,貝爾蒙多在銀幕上展現了一個不同的、憤怒的角色,這使他與更傳統、更英俊的浪漫明星區分開來。像迪恩一樣,他成為他那個時代最廣泛模仿的流行文化人物之一。他和白蘭度的共同之處在于,他經常對導演的自命不凡和自負不屑一顧。

"自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以來,沒有一個演員能激發出如此強烈的身份認同,"編劇尤金·阿切爾(Eugene Archer)在1965年《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中寫道。迪恩喚起了年輕一代叛逆的青春期沖動,一種不擁擠的憤怒,面對現代世界,選擇暴力。貝爾蒙多是一個拒絕接受世界晚期表現的年輕人,甚至更令人不安。他完全脫離了父母創造的社會。帶着憤世嫉俗的笑容,他接受了周圍的腐敗,甚至掙紮着。他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盡可能地得到他能得到的一切。像貝爾蒙托這樣的人簡直是無所不能的。

貝爾蒙多的"疲憊"于1961年在美國發行 - 他立即被認為是一個引領潮流的角色;貝爾蒙多淩亂的頭發,他透過大地的煙霧凝視世界的方式,以及他用拇指撫摸嘴唇的方式,是如此生動和令人回味,以至于它們迅速成為世界各地的叛逆象征。

貝爾蒙多這張臉,等于法國電影

貝爾蒙多26歲,戈達爾28歲時,"筋疲力盡"問世。這部電影是根據新浪潮的另一位偶像弗朗索瓦·特呂弗(Francois Truffaut)的想法改編的。這部電影開始在巴黎拍攝,沒有劇本。戈達爾使用手持錄影機 - 除了在街景中,他有時會将錄影機放在借來的輪椅上 - 讓每個演員即興發揮。由此産生的電影是粗糙和不尋常的,但它帶有一種令人興奮的誠實和現實主義的情感。許多主流評論員似乎不确定如何了解它。

《泰晤士報》記者博斯利·克勞瑟(Bosley Crowther)寫道:"這部電影以一種奇怪的攝影風格傳達了故事的緊張節奏和情感上的反複無常。這部電影描繪了兩個徹頭徹尾的可怕角色 - 美國女演員簡·西博和一個名叫讓 - 保羅·貝爾蒙多的"有吸引力和有點醜陋"的演員。

貝爾蒙多這張臉,等于法國電影

許多評論家說,貝爾蒙多的反道德英雄有點過分。但其他人發現這個角色包含了赤裸裸的現實和主題的大膽,與好萊塢制片廠的形象截然不同。

精力充沛,有點無聊

《筋疲力盡》的成功和新浪潮的興起給貝爾蒙多和其他導演帶來了職業上的轉折,貝爾蒙多很快被廣泛認為是新浪潮的代表——盡管在後來的幾年裡,他告訴采訪者,他對他所參與的一些最具智力野心的努力感到厭倦。

他與Jeanne Morrow共同出演了Peter Brooke的"The Sound of the Piano"(1960),他在其中扮演了一名鋼鐵勞工。他說,法國小說家瑪格麗特·杜拉斯(Margrethe Dulas)的戲劇對他來說"太理智了"。他經常對為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e)、亞倫·雷尼(Aaron Rennie)和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等深奧的導演工作感到沖突。

貝爾蒙多這張臉,等于法國電影

"鋼琴和聲音一樣響亮"

貝爾蒙多還出演了許多傑作,包括克勞德·夏布洛爾(Claude Chabrol)的《二重奏》(1959年)中的匈牙利人,他在其中與普羅旺斯家族建立了浪漫的關系。1961年,他在梅爾維爾的父親萊昂·莫漢(Leon Mohan)中扮演一位年輕的鄉村牧師。1960年,他在Desica的"Mother and Daughter Tears"中的表演也幫助另一位明星Sophia Rowland赢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這部電影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在意大利中部山區的一位年輕的共産主義知識分子中出演。

貝爾蒙多這張臉,等于法國電影

《母女之火淚》

然而,到了1960年代中期,他在一部又一部電影中扮演一個年輕的反英雄的角色,卻感到惱火。貝爾蒙多告訴一位采訪者:"很多時候,當我和一隻小雞出去約會時,一些叛逆的孩子會想給我一些顔色來看看,我曾經和他們一起打石頭,現在也是一樣。每個人都想說他想打倒貝爾蒙多。

菲利普·德布羅卡(Philip de Broca)的《裡約追蹤》(Rio Tracking)是貝爾蒙多(Belmondo)的轉折點,貝爾蒙多是一部1964年上映的間諜驚悚片,類似于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的電影。觀衆喜歡這部電影,他們喜歡貝爾蒙多在其中的角色。更重要的是,貝爾蒙多喜歡這樣做。盡管一些評論家說貝爾蒙多"偏離"了新浪潮的嚴肅導演。但他告訴采訪者,這部電影仍然是他的最愛。

貝爾蒙多這張臉,等于法國電影

裡約跟蹤

在他職業生涯的後期,貝爾蒙多表現出謙虛的态度,對自己的成功不屑一顧,但在1960年代的票房巅峰時期,他一點也不謙虛。在1966年接受影評人雷克斯·裡德(Rex Reed)的采訪時,他幾乎嘲笑了排隊觀看他的電影的美國影迷。

"我不怪他們,"他說,抽着雪茄,在威尼斯哈利酒吧的桌子下伸展長腿。我應該排隊讓他們看到它。當時有傳言說,貝爾蒙多仍然與其他女性有染,盡管他在1955年與前芭蕾舞演員埃洛迪·康斯坦丁結婚。但當裡德問他這件事時,他聳了聳肩。

"聽着,我隻有32歲,我不是死人。記住,我是法國人。我很高興我今年結婚了,我很高興,但上帝知道明年會發生什麼。

一年後,他們的婚姻以離婚告終。貝爾蒙多與康斯坦丁有三個孩子。長子帕特裡夏(Patricia)于1994年在一場大火中喪生,但他們最小的女兒弗洛倫斯(Florence)和兒子保羅(Paul)幸免于難。

貝爾蒙多這張臉,等于法國電影

君士坦丁和貝爾蒙多

有傳言稱,離婚是貝爾蒙多和他的一個伴侶烏蘇拉·安德烈斯(Ursula Andres)之間羅馬曆史的結果。離婚後,他和安德烈斯确實有長期的公開關系。他後來愛上了另一位女演員勞拉·安東内利(Laura Antonelli)。但直到2002年,當他70歲時,他才再婚,與24歲的女演員娜塔莉·塔迪維爾(Natalie Tadivier)結婚。六年後,兩人離婚了。他們有一個名叫斯特拉的女兒。

左岸的童年

讓-保羅·貝爾蒙多于1933年4月9日出生于巴黎塞納河新郊區的一個中産階級家庭。小時候,他的家人搬到了城市的左岸,在那裡他在蒙帕納斯和聖日耳曼德佩附近的一個社群長大。他的父親保羅·貝爾蒙多(Paul Belmondo)出生于阿爾及爾的一個意大利家庭,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雕塑家。他後來告訴采訪者,他的兒子是一個脾氣暴躁的男孩,經常在學校打架,表現不佳。

貝爾蒙多的母親瑪德琳·雷諾茲-理查茲(Madeleine Reynolds-Richards)希望他變得更好,但他拒絕了。最後,他在十幾歲時就完全辍學了。16歲時,他成為一名狂熱的業餘拳擊手(盡管他著名的鼻子受傷不是來自有組織的打鬥,而是來自操場上的一場打架),當他轉向表演時,他放棄了拳擊手的職業生涯。

"當我在鏡子裡看到我的臉開始改變時,我想我不應該再打拳了。貝爾蒙多說。

貝爾蒙多這張臉,等于法國電影

在他20歲之前的幾年裡,他的父母支付了他在一所私立音樂學院的表演課程的費用。在阿爾及利亞服完兵役六個月後,他于1953年回到巴黎,并被國家戲劇學院錄取,在那裡他學習了三年。那是一所保守的學校,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個傲慢的年輕人,他在莫雷爾的一部戲劇中悠閑地把手放在口袋裡走上舞台。1956 年貝爾蒙多畢業時,他的老師隻給了他一個榮譽稱号,其他學生把他扛在肩上,把他擡出劇院,對老師們做了一個的手勢。

盡管貝爾蒙多的性格華麗,偶爾會打架,但據說他在片場是完美的職業選手。然而,在随後的幾年裡,他繼續與新浪潮的一些最偉大的導演合作,最着名的是與特雷弗合作的"婚姻的欺騙"(1969年)。但他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制作最受歡迎的主流電影上。自1960年代中期以來,他的許多電影都是由他自己的制作公司拍攝的。

貝爾蒙多這張臉,等于法國電影

"欺騙婚姻"

貝爾蒙多以流行的冒險電影而聞名,其中大部分是喜劇驚悚片。他以精心制作的特技而聞名,他對自己的表演感到非常自豪。他把自己吊在摩天大樓裡,跳過一列飛速行駛的火車,或者把車開下山坡。與他合作的演員說,他看起來幾乎無所畏懼。當他在南美洲拍攝一個場景時,他被警告說他即将跳進一條充滿蛇和食人魚的河流。貝爾蒙多抓起一大塊鹹牛肉,扔進泥濘的水中。過了一會兒,什麼也沒發生,他跳進去拍下了這部劇。

貝爾蒙多後來談到這段經曆時說:"照顧好他!如果他們沒有吃那牛肉,他們就不會吞下我。

然而,當他在1985年拍攝《小醜》時,他受傷了,被迫将他的特技工作留給了特技演員。

遠離好萊塢

在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中,貝爾蒙多得到了很多球迷的支援,盡管他在法國的粉絲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多。他的法國粉絲知道他的綽号,Bebel。

無論場景是什麼,無論聯合主演是誰,無論螢幕上發生多麼混亂的事情,貝爾蒙多總是能夠冷靜而冷靜地控制一切,仿佛他對周圍人的行為比被他們吸引的行為更荒謬。他為他的動作片角色帶來了一絲喜劇色彩,也為他的喜劇角色帶來了一絲危險。不難想象,如果他在1980年代的美國動作系列中扮演無助、俏皮的英雄,比如《虎之勇的龍》,會是什麼樣子。

貝爾蒙多從未涉足好萊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不想踏足好萊塢。"為什麼要讓我的生活更複雜?"他說。"我太笨了,不能學習好萊塢語言,這隻是一場災難。

1989年,他因在克勞德·勒魯(Claude Le Roux)的《獅子山姆》(Sam the Lion)中的表演而獲得凱撒獎最佳男主角獎。在電影中,他飾演一位中年企業家,他創造了自己死亡的幻覺,然後環遊世界。

貝爾蒙多這張臉,等于法國電影

獅子山姆

隨著時間的推移,貝爾蒙多已經減緩了他早期的狂熱,在1980年代隻拍了九部電影,在1960年代拍了41部,在1970年代拍了16部。

在1990年代,他出演的電影越來越少——隻有六部,但部分原因是他姗姗來遲的職業轉型。貝爾蒙特自1959年以來就沒有出演過戲劇,但在1987年重返劇院。他1990年在巴黎主演的戲劇《大鼻子》(The Big Nose)的門票被搶購一空,廣受好評。

然而,2001年的一次中風迫使他停止工作。直到八年後,他才重新出現在鏡頭前,拍攝了《男人與狗》。這部電影于2009年上映,講述了一位年邁紳士突然發現自己無家可歸的故事,伴随着他忠誠的狗。

貝爾蒙多這張臉,等于法國電影

男人和狗

在他生命的盡頭,貝爾蒙多胖了一點,頭發也白多了。正如我剛才提到的,他喜歡表現出謙卑,這在1960年代的鼎盛時期顯然不存在。

當一位采訪者要求貝爾蒙多解釋他長期以來的受歡迎程度,特别是在女性觀衆中時,貝爾蒙多像往常一樣不假思索地聳了聳肩:"感謝上帝,每個人都知道,善良,醜陋的人可以得到一個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