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平安一季報點評:核心資料保持增長,綜合金融模式迎來挑戰

作者:保觀

近日,中國平安正式釋出2024年一季報,這也是國内上市險企的今年披露的首份季報。

先來看基礎資料,一季度,中國平安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387.09億元,同比下降3.0%;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67.09億元,同比下降4.3%。其中,壽險及健康險、财産保險以及銀行三大核心業務恢複增長,三項業務合計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398.16億元,同比增長0.3%。

保費端,平安人壽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約為1733.02億元,同比增長0.9%;平安财險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約為790.76億元,同比增長2.8%;平安養老險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約為67.71億元,同比增長1.5%;平安健康險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為52.73億元,同比增長10.7%。合計保費收入為2644.22億元,同比增長1.64%。

另外,截至2024年3月31日,中國平安總資産達11.9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4%,逼近12萬億元大關;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規模超4.9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4.4%,逼近5萬億元關口。

總體來看,平安這份一季報幾個核心資料還是維持了自從去年以來的增長,但用來計算新業務價值的首年保費同比下滑13.6%,略顯不足。

同時在一些外部消息上,平安在今年開年以來似乎并沒有那麼“平安”,尤其是平安信托旗下産品延期兌付事件一度在網際網路上造成了非常大的聲浪,即便平安信托及時通過公告安撫了市場情緒,但對平安集團造成的負面影響也已經實質性出現。

今天我們就來解讀平安這份一季報。

1

核心資料表明複蘇仍在繼續,代理人端迎來企穩

首先是大家最為關注的幾個核心名額。保費端一季度平安旗下的幾大細分保險公司合計保費收入為2644.22億元,同比增長1.64%。橫向比較來看,平安集團的保費絕對值以及保費增速均排在行業第二。

平安一季報點評:核心資料保持增長,綜合金融模式迎來挑戰

整體來看,行業内幾家上市險企的增速均表現一般,其中增速最快的中國人壽也隻有3.18%的保費增速,而排名最後的新華保險更是直接較去年同期下滑11.7%。

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有兩點,首先是去年1季度是疫情政策優化後的首個完整的季度,被壓制許久的投保需求在去年一季度出現了較為集中的釋放,導緻去年一季度基數較高,進而影響今年一季度的增速表現。

其次則是2023年10月監管向各人身險公司下發《關于強化管理促進人身險業務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禁止開門紅大規模預收、險企科學制定年度預算、合理規劃全年發展任務,疊加前期銀保管道嚴格的“報行合一”要求,各大險企均重新進行産品重新變更、開發、教育訓練和業務節奏調整,這些因素都導緻了保費短期波動。其中太保壽險、新華保險、人保壽險這些銀保管道保費占比較大的公司今年一季度都收到了比較大的影響,平安盡管銀保管道占比不高,但依舊存在一定影響。

再來看新業務價值,這也是行業内最為關注的保險公司名額之一。一季度,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新業務價值達成128.90億元,可比口徑下同比增長20.7%;新業務價值率22.8%,可比口徑下同比增長6.5個百分點。

平安一季報點評:核心資料保持增長,綜合金融模式迎來挑戰

如果說之前市場上還有不少質疑平安複蘇或者行業複蘇的聲音的話,那在平安最新一季度的财報公布後,我們基本能夠确認行業确實是已經告别了2020-2022年連續三年的周期低谷階段,逐漸在走出新一輪的增長。

代理人端,最新資料顯示,平安一季度代理人數量為33.3萬,較年初下降4%,也告别了過去幾年單季度動辄10%以上的代理人數量下滑,同時根據财報介紹,平安壽險代理人管道經營品質出現優化,隊伍産能持續提升,以2024年第一季度代理人管道人均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 56.4%,新增人力中“優+”占比同比提升11.0個百分點。

是以從幾個基本核心資料來看,我們基本可以确定平安負債端自2023年以來的複蘇并不是昙花一現,未來複蘇的态勢還有望繼續下去。

2

産險保持穩定,平安銀行面臨“增利不增收”

産險這邊,繼續保持出穩定的增長,一季度,平安産險保險服務收入806.27億元,同比增長5.7%。平安産險整體綜合成本率同比上升0.9個百分點至99.6%;剔除保證保險後的整體綜合成本率為98.4%。在财報中,平安也給出了産險整體綜合成本率同比上升的原因,主要原因在于受春節前期暴雪災害以及出行恢複影響,暴雪災害增加本季度綜合成本率2.0個百分點。

銀行闆塊方面,平安銀行在今年一季度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增利不增收的态勢。資料顯示,平安銀行2024年一季度實作營業收入387.70億元,同比下降14.0%。通過數字化轉型驅動經營降本增效,加強資産品質管控,加大不良資産清收處置力度,實作淨利潤149.32億元,同比增長2.3%。

其實在2023年,平安銀行就已經出現了增利不增收現象,其中2023年全年平安銀行實作營業收入1646.99億元,同比下降8.4%,淨利潤則實作了464.55億元,同比增長2.1%。

平安一季報點評:核心資料保持增長,綜合金融模式迎來挑戰

營業收入的減少實質上反應的是公司經營政策的收縮,在2023年的業績釋出會上,平安銀行管理層在談及業績表現“增利不增收”時坦言,一方面是利差收窄,另一方面,則是該自去年下半年起根據經濟環境,主動管控了高收益、高風險業務,對短期營業收入産生了影響。

未來營收何時能夠重回增長賽道,是外界對平安銀行最為關注的重點。

3

平安信托事件“出圈”,一季度不“平安”!

其實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平安一季度最“出圈”的事件可能就是平安信托延期兌付事件。就在本月上旬,平安信托旗下有産品暴雷的消息開始在市場中流傳。根據流傳的資訊,此次疑似暴雷的産品為平安信托福甯615号信托計劃,該産品成立于2021年9月29日,募集資金約為7.7億元,以股權的形式投資廈門市榮璐置業有限公司70%股權,進而間接投資廈門聯正悅投資有限公司名下的“臻華府”項目。該産品到期日為今年3月29日。

産品公告稱,由于房地産低迷,項目開發公司正榮地産暴雷,以及銷售資金須進入監管賬戶等原因,截止公告日,該信托計劃尚無現金回收,信托計劃延期至信托财産全部變賣之日或存續受益人預期信托利益足額配置設定之日。

這也成為了平安信托福甯615号信托計劃延期兌付的直接原因,對此,平安信托也是第一時間在官方公衆号上發文說明相關情況。

平安一季報點評:核心資料保持增長,綜合金融模式迎來挑戰

此外,根據媒體報道,有平安信托佳園468号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以下簡稱“佳園468号”)投資者向記者回報,其購買的佳園468号同樣面臨延期,且投資者将相繼赴深圳詢問産品情況。

而在本月19号,平安信托再度對福甯615号信托計劃延期做出說明,稱未來會持續跟進底層項目的開發營運、銷售及利潤配置設定情況,保障項目施工建設,加強營銷推廣力度,加快項目銷售,提升資金回籠效率,加快實作現金回收。

平安一季報點評:核心資料保持增長,綜合金融模式迎來挑戰

整體來看,目前平安信托的整體規模在6600多億,此次确定延期兌付的福甯615号信托計劃規模約為7.7億元,整體占比非常低,是以短期來看并不會對平安信托整體營運造成大的負面影響。但此次事件對于平安信托以及平安集團的負面影響已經實質性造成,未來平安還需要拿出更多更有力的行動來安撫市場情緒。

4

綜合金融模式迎挑戰,平安需拿出更多有力手段!

一直以來,平安最引以為傲的便是其打造的綜合金融體系。在去年11月的平安投資者開放日上,集團總經理兼聯席首席執行官謝永林表示:平安的綜合金融模式核心在于,始終以客戶需求為驅動,全面覆寫客戶日常生活中的金融場景。

三十多年來,綜合金融始終貫穿平安的發展曆程,是平安發展的核心戰略之一。

平安介紹,依托強大的科技基石,憑借“綜合金融+醫療養老”兩大商業模式,聚焦中國市場多樣化的金融、生活服務需求,平安始終緻力于成為國際領先的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服務集團,通過“一個客戶、一個賬戶、多種産品、一站式服務”的解決方案。根據一季報最新資料,截至2024年3月末,平安個人客戶數近2.34億,較年初增長1.0%;客均合同數達2.94個。自2019年末至今,在客戶數增長了17.9%的同時,客均合同數增長了10.1%。

不誇張的說,沒有綜合金融的驅動,可能就沒有現在如此龐大的平安。

但在經濟大環境較為低迷的背景下,平安綜合金融這台引擎也出現了一定的疲态,特别是平安銀行、平安信托等這些平安綜合金融版圖重要組成部分在過去一段時間給平安帶來了不少的煩惱。是以如何更好的降低一些潛在的風險,其實是平安集團現在非常需要重視的問題。未來,我們也将持續關注平安如何處理這些可能出現的風險點。

繼續閱讀